第二百四十四章 踏平(1 / 2)

第246章 踏平

“既然城中无处安置,府尊何不把这些百姓送出城去?”

知府同知韩昭宣在一旁听了半个时辰,觉得这些人的顾虑简直是莫名其妙。都到了这等关紧的时候,还在操心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他是青州的土着,对大明没多少感情,对于什么忠君爱民也没多少认同,只是希望守着故土,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

因此在王鳌永和方大猷来招降时,他毫不迟疑地投靠了清军。

在他看来,大明已经呜呼哀哉,闯军也成不了什么气候,青州想要安定,只有靠清军了。

然而事情却没有他想的那般简单,清军对于山东,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像青州这样的战略重地,清军只任命了知府、兵备道和守备。既不派兵镇守,更没有什么粮食兵器支援,几个官员在当地发号施令,都没有什么底气。

其后赵应元能趁着空子,将青州抢了过去,很大原因就在于,青州根本没有相应的防备力量。

当日在赵应元的胁迫之下,他也杀了清军的一个统领,算是彻底断了他和清军之间的关系。这几日他又辗转打听,他的家人因他之故,已经被济南官府那边杀死。

到了如今的这步田地,能苟活一日便多苟活一日而已。

在他看来,如今大军压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保得城池才是要务。

那些从临淄带过来的百姓,没什么难安置的,直接扔在城外,给他们划一片土地自生自灭,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韩昭宣此问,也代表了几个青州土着的态度,是以话出口,有几个吏员默然点头。

杨玉林愣了一下,愕然道:“你们的意思是,让他们在城外等死?”

“知府大人,不是让他们等死,而是各安天命。城中没有安置这么多人的粮食,一旦清军围城,总不能大家一起在这城里困死吧?”

杨玉林当即摇头反对,“如此不妥,这些百姓也是青州的百姓,本府既为一府太尊,就不能坐视他们死于非命。”

韩昭宣还要再劝,赵应元也道:“建虏一向喜欢驱赶百姓作为先驱,若是这些百姓放在城外,反为建虏所用,不利于我军守城。”

有了赵应元这句话,其他人便不再多说,只是以韩昭宣为首的几个本地土着官员,脸上皆有不满。

陈子龙看在眼中,淡淡说道:“赵总兵,杨知府,我看不如这样,派出去一队兵,将这些百姓护送到临朐或昌乐。清军的目标是咱们这里,只要咱们守住了城池,他们自然也安然无事。”

这句话,引得堂中所有人的赞同,事不宜迟,当日青州府便出了告示,鉴于眼下清军大军逼近,若是有不愿意呆在青州的,由知府衙门派人,将人送到临朐和昌乐安置。

不单单是那些从临淄过来的百姓,包括青州府治所益都县所辖的百姓,若是想避难,也可同去。

许多青州的百姓听说了一些清军屠城的风声,急不可耐的随军一道南下或者东撤。

那些大户却是不以为然,他们又不是没经历过清军的到来,对于眼下传的愈演愈烈的流言也是嗤之以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