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兵谏(1 / 2)

第269章 兵谏

高弘图所说的,是崇祯年间最常见的法子。

因朝廷屡屡欠饷,官军也没什么士气。每有战事,为了调动军士的积极性,朝廷便会拨付一大笔的军饷,补发欠下的旧饷,也能勉强顾及大军的军用。

只是经过上下层层盘剥,落入到普通军士手中还有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长久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旦遇到调兵遣将的时候,各处兵马便以粮饷不继为由,向朝廷讨要银钱。

因需要应付日益增多的战事,朝廷不得不想办法克扣日常的军饷,导致平日里的粮饷更是难以为继。

到了最后,临时拨付的军饷,比平日花费的军饷还要多。

而朝廷不堪调兵的重负,只得屡屡向百姓加派;百姓不堪重负,便又逃窜成盗。

盗匪越剿越多,官军越来越疲累,地方上的驻军却是越来越骄横,终至一发不可收拾。

高弘图的这个提议,显然还是借用以往的思路,以银饷笼络地方驻军,以期让地方听从朝廷的调令。

蒋德璟和李邦华都皱起了眉头,各地驻军不听朝廷号令,也不是一朝一夕。

究其原因,正是因当年的督师杨嗣昌急于剿灭匪寇,给了各处兵马太多的好处。

以致于左良玉、贺人龙、李国奇等人,个个阳奉阴违,不但坐视贼寇做大,还以剿匪为由拿捏朝廷。

马士英胆敢在这个时候借故迁延,也是看准了朝廷羸弱,需要他的大军来守江淮,不敢拿他怎么样。

群臣们都想清了其中的厉害,虽然没有立时反驳高弘图的话,却也无人附和。

几人正思索间,左懋第忽而对着众人道:“左某倒是有个主意,只是有些风险,各位先生可做参详。”

其他人素知左懋第的为人,一向谨慎周全,他既然说有主意,想必已是深思熟虑。

“哦?仲及有何锦囊妙计?”

“倒也不是什么妙计,只是一些小的算计。当今山东疲敝,百姓流离,各府县荒无人烟,王永吉哪怕是有天纵之才,也难做无米之炊;河南则不然,不但有黄河阻隔,更有越其杰、陈潜夫、袁枢等人长久经营,眼下已然占了归德府、开封府和汝宁府,听说南阳府也归附到我大明的治下。既然如此,不如让河南的驻军出兵河北,抢下卫辉府,看建虏如何应对,看马士英如何说。”

李邦华当即赞道:“仲及这一招围魏救赵,甚是高明,听说建虏还在向山西用兵,大军都放在了大同和固关。一旦我军占据了卫辉府,进而攻入北直隶的大名府,便是将河南山东连成一片,北上可威胁北都,撤兵可固守黄河。如此,建虏在平定河南之前,必不敢轻易从山东南下。”

蒋德璟和方岳贡登时也想通了其中的关窍,齐齐点头赞同。

只有高弘图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仲及,咱们如此做,不会激怒建虏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