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Someday in the moonlight(1 / 2)

此“告白”当然非彼告白!

不然岂不是团长一发疯,世界又要搞得一团糟?

当然上面只是调侃,这个片段主要是在阿虚返回现实后,与长门有希进行了一段对话,对故事的结尾进行一个总结。

原著中关于这个情节着笔不多,而在定下由八田真一负责这个情节后,监督武本康弘与编剧志茂文彦专门商量了一下,不定下固定的脚本,而是给八田真一最大的发挥空间。

在八田真一的预计中,这将是一个长达6、7分钟的片段,如果有人将这部电影称为“世上最壮丽的告白”,那这个场景将是最后的高潮,算是对全篇的总结与升华之处。

而由于人物与场景的限制,这种戏码只能是站桩对话,即两个人没有大幅度空间关系改变的静态对话。

这种要素极其缺乏,画面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增加信息量,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两个角色的台词的普通戏,着实太过考验演出家的功力。

就京都动画自身而言,关于站桩对话的戏是有两个佳作的,其一是日后的《冰菓》19话,用一集的站桩对话来展示折木与千反田二人在社团教室听广播推理的过程。

其二还是后来作品,《吹响吧!上低音号》第二季中第5话,在七分半里,以完全不变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了tv动画史上前所未有的完整交响乐演出,所有人站桩吹奏,只有音乐,连台词都没有。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

而八田真一需要做的不仅是将这场站桩对话拍出趣味,牢牢勾住观众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这一段必须营造情感爆发点,以此作为这部动画电影的最后高潮。

虽然这段戏之后还有大概五六分钟的结尾戏,但那些只是填补一些前面挖的坑,给观众一个交代,这里才是决定性的地方。

结尾是很重要的,有时甚至可以提升整部作品的格调。就像《鲁鲁修》第二季,前面的故事都快兜不住了,但结尾《零之镇魂曲》一出,立马神作。

甚至不客气地说,这场戏如果没做好,那么京都动画从漫无止境的八月开始铺垫到现在的所有工作都是白费。

漫无止境的八月指的是京都动画用不同的分镜做了八集相同的故事,目的还是为了给剧场版做铺垫。

要画分镜,首先要了解故事要表达的东西。和很多华夏作品要表达的大格局不同,霓虹的作品经常是在宏伟的世界背景下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羁绊。

那么阿虚与长门有希的羁绊到底是什么性质呢?

八田真一端了杯茶,细细品了两口以解酒乏,他先在纸上写下阿虚与长门有希的名字,又画了几个箭头。

这个羁绊并不难懂,阿虚对长门有希是友情,长门有希对阿虚却是爱情。

是的,爱情。虽然书中将其解释为之前重复五百多年的错误导致,但在进行动画处理时,无论从表现力还是观众的接受度来讲,突出这种若隐若现的爱情成分是有必要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阿虚是长门有希的全部,所以长门有希可以放弃原来的世界;长门有希对于阿虚来说是特别的,但这个队伍中还有其他的团员,他们一个也不能少,阿虚不能放弃原来的世界。

那我呢?

八田真一的手突然有些颤抖,原来的世界被我放弃了吗?

想到这里,他突然有些莫名烦躁,推开了椅子,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一步、两步、三步,慢慢地不由自主地跑到了窗边,今天是农历的八月十二,椭圆的月亮有些清冷。

但屋内的灯光显然有些惹人厌,真一干脆将灯按灭,方才感受到了美妙。

那句话怎么说?

“吹灭读书灯,一身尽是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