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高皇帝向儒冠撒尿,天子裁定通行儒经,皆无才无德之举!(1 / 2)

入夜,北阙甲第,韦氏的私宅,热闹吵嚷了半日,终于逐渐安静了下来。

跟随孔霸来到长安城的孔氏子弟们和孔家奴婢们,已经将落脚下榻之事全部安排妥当了,寨内井井有条。

在中院的正堂上,总共坐着七个人,这些都是当朝有名望的儒生。

距离石渠阁辩经还有五日的时间,天下许多有名望的大儒都已经陆续来到了长安,一场论战已经蓄势待发。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入石渠阁参与辩经,但是能来长安围观这一壮举,本身就是一件可以吹嘘的事情。

施雠和孟喜都还是儒生当中的后背,他们闹的动静再大,哪怕是闹出了人命,也不会对天下大势造成影响。

石渠阁辩经的最终结果如何,还是要由此刻坐在堂上的这些人来决定。

坐在堂上首位的自然是孔霸和韦贤,他们二人是此次“反对派”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

在堂下分坐两边的,则是与他们持有相同意见的儒生。

《易经》博士田王孙,公羊学派代表严彭祖,谷梁学派代表蔡千秋,韦贤的幼子韦玄成及孔霸的长子孔福。

除了韦玄成和孔福二人三十出头之外,其余人的岁数都在四十五到五十之间,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

石渠阁辩经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但是同样也是一次机遇。

抓住这一次机遇,不只有可能在儒林获得更高的地位,还有可能在仕途上往前迈一步。

尤其是严彭祖和蔡千秋,《公羊》博士和《谷梁》博士还空缺,按理是应该由他们接替了。

刚才众人简单地用过晚膳之后,韦贤就用一个时辰,将那日在温室殿里和天子争辩的整个过程,挑拣了重要的内容转述给众人。

这几日来,长安城虽然传出了许多的风言风语,但是那一日在温室殿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却没无人知道全貌。

如今韦贤细细地说出来之后,众人才算是管中窥豹,看到了其中的关键。

在韦贤讲述的过程中,旁人的表情一直在变化,时不时发出了“啧啧”的称奇声。

他们既没有想到那日在温室殿里,论辩竟然如此激烈,也没有想到天子推行通行版经书的态度这样坚决……

但是最没想到的是,天子对儒经经意的了解居然那么深厚,引用儒经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在内心深处,大汉的儒生对历代天子是有些瞧不上的。

原因很简单,虽然历代先帝都算是明君,但是在儒学的造诣上并不算高。

就拿那太祖高皇帝来说,虽然开创了大汉基业,但是只不过是区区一个亭长出身,肯定不治经典。

高皇帝即位之初,更是对儒生颇为不敬,甚至还做过朝儒冠便溺的荒唐之事。

如今,甫一听说当今天子精通儒经,开始是觉得将信将疑,而后是不能理解。

天子既然精通儒术,就应该中庸守礼,可是行事怎么如此癫悖不堪呢?

“韦阁老,是不是有人在县官身后指点,比如太学令王式,又或者是龚遂?”长相有些尖酸的严彭祖不相信地问道。

“我与严公所想一样,县官还未到加冠之年,怎可能有如此深厚的儒学造诣,定然是有高人指点。”圆胖的蔡千秋附和道。

严彭祖和蔡千秋二人分属公羊派和谷梁派,都是当今儒术中的显学,而且正处于相互争斗的关键时刻。

平时在长安城里,他们就常常会爆发论战,其坐下的弟子也总是相互挑衅辩经。

但是如今,这两人不用任何人劝说,就携手站在了一起,犹如同窗一般相互应和,非常默契。

毕竟,他们现在的“敌人”是未央宫里的那位天子——严彭祖和蔡千秋对天子有“怨气”。

一面因为前任《公羊》博士颜公孙和《谷梁》博士胡常几个月前被天子下了诏狱,而后一蹶不振,学派实力大损。

另一面因为天子迟迟不任命严彭祖和蔡千秋接任博士官,让他们无法进入仕途。

再加上平日里他们常常听人提起,说县官不喜读《谷梁传》和《公羊传》,反而给不少朝臣送了《左氏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