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长远计(1 / 2)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10493 字 2023-05-15

唇齿交融固然好, 就是有点费氧气。

程丹若被抵在墙上,亲得昏昏沉沉,等回过神, 满身的水和汗, 皮肤上的茉莉香粉被融化, 变成一道道乳白色的水痕。

第一个澡算是白洗了,只好重洗。

“去帮我拿衣服。”程丹若指使他,她明明是来送衣服的,结果白搭上自己一身干净衣裳。

谢玄英没听,套上自己的寝衣,把她裹进袍中。

“你又来。”程丹若挣了两下,没成功, 抬头瞪他。

谢玄英面不改色, 仍然把她抱了起来, 推门出去。

外间空气微凉, 吹散浴室中的热气,他不紧不慢地走进内室,停在衣柜前,打开柜门,问她“拿哪件”

程丹若怀疑他在炫耀,但没有证据, 草草一指“背心。”

谢玄英翻了翻她的亵衣, 挑出一件淡紫色的葛纱背心和同色的小衣,花纹是应景的睡莲,这才满意地把她送进帐子。

然后,不等她自己动手,抢先拿起亵衣“我给你穿。”

古代的背心和现代无甚区别, 只不过扣子有些变化。

谢玄英一面系扣子,一面丈量她的尺寸“长了一点点。”

“可能吧。”程丹若是不惜喂自己好东西的,别看她燕窝补品之类的不碰,肉蛋奶每天都摄足,还要吃水果、蔬菜和点心。

什么油糖不健康,能活到那个岁数再说。

她不忌口,但最近运动量大,每天上山下山,人反而结实了很多,体力也有明显得增长。

在鼠疫中消耗的元气,在一年的休养下,缓慢恢复。

“还是多养养,药不能忘记喝。”谢玄英给她系好小衣的腰带,宽宽松松的纱裤像是山间缥缈的雾气,将一切遮掩得朦胧又绰约。

“知道了,你念经呢烦人。”

“养好就不烦你了。”谢玄英瞅瞅她,“谁让你病着。”

程丹若理亏,一口气把床头的灯给吹了。

“睡觉。”她拉高被子,却问,“你明天早起吗”

谢玄英道“明早不去营里,去衙门,晚些也无妨。”

“军营里的人现在老实了吧”程丹若问的是聚众赌博的黎哥一伙。

谢玄英道“关了两天,应该知道服软了。”

“活该。”她半点不同情他们。

以现在的条件,能给普通士卒医疗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居然赌博。

赌、博

不可原谅。

她道“我算过开销,像之前那样的轻伤,耗费的草药和纱布也不在少数,如果加上补液的盐糖,更贵。”

说起这个,谢玄英也很烦恼“钱根本不够花。”

为了平定叛乱,朝廷拨了百万白银做军费,虽然发到他手上就剩几十万,但这钱绝对不算少,可投入一场战争,连个响声都不见。

他这辈子都没为钱发过愁,直到今天。

维持上万人的迁移和日常饮食,要费莫大的心力。怪不得将领在前线打仗,后方得有人统筹一切。

谁说打仗只有排兵布阵大多数时候,这是一场耗时耗力地心力劳动。

他发愁,程丹若也愁。

没钱,最好的办法是问领导要。可国库的钱也不多,战争损耗过大,朝廷就会增加赋税,把压力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

“再熬一熬。”她只好安慰他也安慰自己,“说不定很快就结束了。”

谢玄英不乐观,但什么都没说。

程丹若似乎感觉到了,想想,说起自己的打算“我打算再买些人,教他们粗浅的医理。贵州少医多药,即便以后我们走了,他们也能治疗当地的百姓。”

通过这次练兵,她知道大概伤病会消耗掉多少纱布和药材,试探了士卒对医护的接受程度。

目前一切良好,那就可以再大胆点,搞一搞医学培训。

往近了说,伤兵回来就能得到救治,往长远说,贵州比起富庶之地,缺医少药,百姓多病死,能多一个大夫,就多一分治愈的希望。

和之前一样,谢玄英支持了她的决定“随你。”

他抚住她光滑的背脊“不早,歇了吧。”

“嗯。”

程丹若熟稔地在他怀里找到舒服的位置,很快入梦。

次日,程丹若专程抽了一个上午,请张佩娘来喝茶,顺便告知她前线的第一手消息。

得知前线捷报,张佩娘多少松了口气。

她礼节周到地道谢,却在之后无话可说。

空气倏而尴尬。

程丹若端起茶碗,感觉到张佩娘面对她时,总有一种微妙的难堪。

大概是冯四当初不告而别,让外人窥见了她真实的处境,这位总督女儿很难在她面前维持体面。

偏偏于这个年纪的女子而言,面子是最重要的东西她们还未在夫家站稳跟脚,却已失去娘家的位置,实惠未到手,脸面就变成唯一的筹码。

张佩娘想在贵州社交,打开她的婚后世界,就必须光鲜亮丽。

可程丹若目睹了她最丢人的时刻。

往后三四年,恐怕都没法解决这个尴尬了。

“咳。”程丹若道,“我一会儿还要出去趟”

张佩娘暗松口气“不打扰姐姐了。”

“原该请你常来坐坐,可我近日实在事情太多,分身乏术。”程丹若歉疚道,“怠慢妹妹了。”

张佩娘道“姐姐忙的都是正事,哪里像我,不过寻些乐子打发时间,怎好要你迁就。姐姐不嫌我叨扰,我已经很感激了。”

程丹若“怎么会呢,多谢你来看我。”

两人在社交黑话中达成了一致。

解决了张佩娘的问题,程丹若把精力都投注到医学培训中去。

这件事情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首先得有一群值得信任的班底。

程丹若决定借鉴谢玄英的做法,放弃雇佣,打算先培训一批自己人。

最优选是谢家庄子上的佃户子女,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买人成了唯一的选择。

小孩、少年少女、壮劳力、略微年长的人,全都可以。唯一的要求是能干活,偷奸耍滑的不要。

然后派出梅韵,给他们做个简单的入职培训。

梅韵升级为管事媳妇后,对人事工作适应良好。

她带惯了小丫头,又见过世面,等闲之辈唬不住她。她只要带上家丁,大多数人都会老实听话。

但程丹若要的不是普通听话的奴仆,她提了一个要求“尽量让他们认几个字,至少把药名和数字学会。”

侯府大部分一等、二等丫鬟,都略识得几个字,有的还会打算盘,是主人不可或缺的帮手。

梅韵作为谢玄英曾经的大丫鬟,自然不例外。

她镇定地接下了任务“是。”

有了人手,还得有教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