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水泥修路赚名声(1 / 2)

回到酒桌,与老吕嘀嘀咕咕咬耳朵。

“王妃准备把菜肴的配方,让王爷送进宫里,你心里要有数,进了宫里,就能传的天下都是,这个肥肉咱们得先吃”

老吕是不敢抱怨王妃的,其实这个送不送没啥加成!加官进爵和王爷没关系,只要不造反,临淄王就是铁打的,职位固化,没上升空间,更别提上升通道。

“明白,宫里不缺这口吃的,吃饱了再说!眼看就要大笔进账,天王老子也不让!

“王爷回来我去禀告”这个老吕担了。

在潞州如火如荼搞钱得同时,长安的李隆基也没闲着。

“太平姑姑,皇帝不理朝政,大权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大肆卖官鬻爵也不制止,大加纵容,长此下去恐要上演武皇旧事,李家江山又要落入旁人之手,姑姑何以教我?“在太平公主府的密室内李隆基忧心忡忡的说道。

“三郎,你有何要说?”太平公主就在武则天的羽翼下抚养成人,她亲妈呗,武皇上位的套路也是清楚的,只是涉及江山社稷,不能轻启事端,轻易表态。

“诛杀韦后、安乐,整顿朝纲!“当下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李隆基想法是对的。

在妫州受了易安教唆,整的热血沸腾的,来到长安别说是打探消息,就是结合自身的情况,这事成不了,最多就是夜深人静思量的白月光,李隆基的父亲是李旦,封为相王,与当今圣上李显是亲兄弟,相王自从脱离了皇家政治后,毛事不管,前文说过,让武皇帝吓怕了,曾经也是配合武则天出镜的傀儡皇帝,老人家觉得平平安安就是福气。相王没有嫡子,做傀儡时的皇后都是追赠的,李隆基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李成器大哥和李撝二哥,他是三郎嘛。这就是带来一个问题:当今圣上虽然是自己的伯父,可皇位不会传给相王,人家有孩子,只有生不出男孩子才传位及兄或子侄,这就堵死一条路。就算上天眷顾,造反也好、传位也罢,自己的父亲登上皇位,之后的皇位传承也是按顺序来,没嫡子嘛,自己是老三啊,皇位真的没啥希望,李家先人已经用血泪证明坏了国本的规矩是啥后果,祖父李世民嘛!再说自己和大哥、二哥兄弟情深,丝毫没有皇家的嫌隙,更不用说骨肉相残了,第二条路也堵死了。所以说头脑是热的,心是凉的,以前没动过心思,现在动了心思,一盆子凉水彻底浇灭。既然流淌这李家先人的血脉,总得干点正事吧,让潞州百姓吃饱穿暖是正事,诛杀韦后更是正事。

太平公主听了李隆基的想法也是赞同的,韦后要干啥,说的太多了,因圣上纵容让有识之士灰了心,得过且过混日子。在太平公主眼里,垂帘听政、天下共主不稀奇,亲娘武皇帝也是这么过来的,可韦后及其子弟愚蠢,只要对其阿谀奉承,讨好媚上,就奉为可用之才,格局之狭隘,没有天下,只有皇位,其党羽韦温、韦跨、韦播、高嵩对朝政毫无建树,收受孝敬都是一把好手,当年自己的亲娘那可是一手斗争一手施政,手段刚烈,小人不多,更多的是治世能臣,这与武皇帝一比,韦后啥也不是,再说倘若事成,国家啥样不敢说,李氏族人肯定又要死一片,自己怕也不能置身事外。

太平与韦后平时也有交集,不过是逢场作戏各取所需而已,对韦后是真的看不起,心思挺大,智商情商配不上!

“我可将薛崇简,苑总监钟绍京派给你差遣,可有筹谋?“太平公主也有效仿武皇帝的想法,她要拿捏的是皇子李重茂,其积攒的势力也就一般,毕竟不是造反,当然就是想壮大势力也没条件,韦后背靠皇帝一大独大,太平能把儿子薛崇简和心腹钟绍京派给李隆基,算是诚意满满。

朝堂之上无怂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嗯,李显除外!

“多谢姑姑,我在亲军万骑有些关系,暂未有筹谋!”李隆基实话实说,势力不多,亲军果毅都慰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还都是副职军官,想法有,计划没有。

“从长计议吧,听说潞州有煤炭,你可知晓?”太平开始聊家常,姑侄关系嘛

不是封地胜似封地的潞州,李隆基咋能不知道?大管事老吕与王爷是有通书信的,不到二个月入账1万贯,易安是李隆基的肱骨之臣左膀右臂,名副其实!书信中同样写了易安的见解,煤炭王爷一个人吃不下。

李隆基既明白了易安的话,也听懂了太平姑姑的言外之意。

太平是女儿身,也是老司机,先嫁薛绍,后嫁武攸暨,算是外人,所议之事算帮忙,虽说是姑侄,可皇家子嗣太多了,平时别说接触,见面机会都不多,忙不能白帮!

“回头侄儿将契约给姑姑送来“以前抠抠索索是没钱,有了易安,钱算个屁,东来顺每天入账几千贯,专门从临淄封地派了管事去潞州贩羊贩豚,东西供不上嘴。

“哪有姑姑抢侄子生意的,只是府里花销大,也不像三郎手下人才济济,我让府里管事带1两金拿你手书去潞州,给姑姑分润些就好,可万万不可少了王爷府进项”太平假装客气嗔怪着三郎。

李隆基心说,姑姑确实会说话,再看看自己的亲爹李旦!

既然决定割肉,那就割到明面上,李隆基现场写了手书,太平没关注过李隆基,没必要,相王李旦都退休养老了,后辈能有什么依仗?,今天一瞧,怕是小看这个侄儿了,诛杀的事情别管什么结果,起码是敢说敢做,分润利益也是大气,换成自己做不到,要不就哭穷要不就转移话题,激烈点还能对刚,人家李隆基直接给三成股子连个磕巴都不打,相对于每年煤炭的分红,1金就是个遮羞布,听下面人说一年煤炭要进账百万贯,三成就是3万啊。

又仔细的打量这个给自己惊喜的侄儿,要重视!

这样,一个想要,一个愿意给,双方目的都达到了。

李隆基暂时没回潞州的打算,有钱就可在长安多方活动,也没打算把要做的事情告诉父亲,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嘛。

在千里之外的潞州,众人和易安在楼子里喝花酒,庆功宴摆在这种地方也是易安的提议,想来,早就想来了,这不就巧了嘛。

“赵郎,请,府里财源广进,都是赵郎之功,共饮之“无论是新开业的多宝阁、还是东来顺酒肆,还有谢家湾煤矿,短时间内给府里聚了海量的金钱,吃喝不愁,后辈无忧,就连王妃也连连赏赐杜嫣然,这样的能人谁遇到不都得捧着,要不是易安拦着,王爷府里都准备置个大宅子,直接操持着把杜嫣然的婚事办了,无以为报,就怕留不住人!

“老吕谬赞了,我就是起个头,都是管事们用心,托王爷的福”最近听这种话太多,有了免疫力,李隆基一天不上位,所以的生意都是沙上建塔,没啥防御,说完就完。

“赵郎过于谦虚,我等可不拍劳心劳累,此等生意多多益善”李管事打理城北多宝阁,卖221年的商品。仗着人头熟,开起了玩笑。

“赵郎,最近可有想法,说来听听”最近小树一直往外跑,老吕有些猜测。

众人放下酒杯,竖着耳朵仔细听,没办法,王府里卷的很,看看老马、老刘、老李平时趾高气扬的样子,还不是沾赵郎的光,连三春、四春也吆五喝六的。

“壶关县有点东西,这个买卖好不好不清楚,但是用着好用“小树最近去找石灰石,就是水泥的前身。

“此物有何用?”周管事问道,易安接触的不多,点头之交。

“能建房、能筑城、能铺路,无坚不摧”特种水泥别想了,能有个标号就算易安有文化。

“喝酒”吕管事拿起杯子,打断其他人的探究,赵郎没有小生意,楼子里不是谈话的地方。

众人喝酒吃菜聊起闲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