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插定额田(1 / 2)

“扯秧呢!快点起来扯秧。”鬼还冒天亮,生产队长许叔就一边吹口哨一边扯起嗓子喊。

“老小,我们扯秧去。”老大在床上用脚碰了碰老小。

“什么时候了?”老小问。

“半夜过了吧。”老大朦胧地回答。

“我眼睛都睁不开呢。”老小打着阿欠说。

“我也浑身无力。”老大说。

“快点起床啦。要赶季节呢。”许叔又在喊。

“双抢”已经进行了几十天了。首先是抢收,在抢收稻谷的过程中,他们两兄弟的手已经弄得十指九伤了,已经精疲力尽了。可是,收完稻谷后,抢插的任务更为繁重。荷花园生产队的学生又是抢插的主力军。他们兄弟俩是荷花园抢插战斗中主力的主力。

“老大、老小,起床了!快点来扯秧。”许叔在点他们的名了。

于是,老大从床上滚下来,穿上一件烂衣服,系根旧布皮带,把一大把秧草插在皮带里,向秧田走去。老小在后面也高一脚低一脚的跟来了。

一路上,那些尖尖的泥角,被太阳晒得异常的坚硬。老大的脚走在上面,是钻心的痛。所以,他在路上走时,就不能让脚板完全落地。只能要么是脚尖落地,要么是脚跟落地。所以这样走路就不很平稳,别人看起来就像是在跳舞。又不能穿鞋子去,免得别人说闲话。

有一次,老大拖了一双冒屁股鞋子脱在田埂上,天亮时,正好遇上大队的夏支书来检查。就被他训斥了一顿:

“到田里来扯秧,还穿双鞋子来。真是香(乡不像香(乡绅,臭不像臭绅(畜生。”

当时,老大只想在田里挖一坨泥巴拍在他的嘴巴上,可是,那他这一生的前程就此完蛋了。因为你如果想要出去,什么事情都需要大队公社签字同意。

来到秧田里,他们兄弟俩一人选了一帘秧,就开始扯起来。他们兄弟俩扯秧的技术是又快又好。两手同时扯秧,只要扯两手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秧,然后就是左手抓住秧,右手击水,双手配合,大约是一分钟左右就扯好洗好系好一只秧。转钟一两点起来扯秧,扯到早晨六七点的时候,他们两兄弟大约每人要扯三百多只秧。一般是每人扯一帘秧。

吃了早饭后,老大首先挑了一担秧来到牌子丘,先把三五寸架子拖好,然后把秧打成一线。让老小先插,他就用箢箕挑秧。大约十点钟的时候,秧已经挑完了。老大也开始插秧。他们两兄弟每人插六蔸,就是这样一行一行的向前插。“双枪”插秧是插定额。三五寸插一亩田是6分工分。牌子丘是223亩。插完后可记工分:1338分。“双抢”是他们“四属户”捞工分的好时节。他们的工分多,不仅可以少出钱,而且还可以少听闲话。只是自己多吃点苦而已。

到了太阳快要下山时,他们两兄弟终于把牌子丘插完了。他们创造了荷花园插田的最高纪录。插三五寸,自己扯秧挑秧,自己拖架子,一人一天可插一亩一分多田。当时荷花园生产队的工价是每1分为2元。那就是说,他们两兄弟今天的工价是:2676元。

老大插完后,带着一身汗一身泥扑向了黄家塘。躺在水里,仰望着夕阳的天空。老大的思绪在飞扬。他知道:

插定额,都是一家一户劳作。毛砣她们可以晚一点来扯秧,可是,她们为了表现好,也是冒天亮就来到了秧田,早饭后,她哥哥挑秧,她和姐姐还有细砣妹妹插秧。她妈妈在家做饭。

建满他们和老大他们一样也是他们两兄弟和姐姐一起插。也是他妈妈在家做饭。因为他们的父亲是政治队长,管全面工作的。

夜晚,尽管一身痛,可是,老大毅然提笔写下了一篇诗歌日记。

插秧

半夜哨声响,翻身滚下床。

眼含朦胧意,神态懒洋洋。

腰上扎秧草,身穿旧衣裳。

脚软泥尖硬,颤颤走到场。

左手为抓手,右手水击秧。

两手为一把,洗尽系成章。

田里水声响,远处狗汪汪。

盼得东方亮,一帘已扯光。

大妹端钵饭,二妹递茶汤。

兄挑秧步快,弟插秧倍忙。

不觉秧挑满,秧苗一行行。

腰酸哪顾痛,却惜白天长。

足下如水煮,背上烈日光。

头如蒸气绕,喉似火烧伤。

太阳将落水,满田穿绿装。

和衣扑向水,仰望天苍苍。

匆匆吃晚饭,急急上了床。

全身处处痛,谁去细思量。

日夜周而复,农事不容荒。

第二天,插完田后,回家的路上,汤队长对老大说:

“明天你和你许叔、贵叔,还有巨鸭筋和秋长子一起去送粮谷,好啵?你一连插了几天田了,也去伸伸腰。”

“我们生产队连续送了几天的公粮了,为什么还要送啊?”老大问汤队长。

“我们要把早稻这样的好粮多交些给国家,这才显示出我们荷花园生产队是真爱国。”汤队长说。

“早稻为什么好些?晚稻难道不好吗?”老大不解地问。

“早稻气温低些,禾苗虫子少些,所以打农药也少些,早稻吃了身体好些。而且,早稻出米率高些,化头也好些。晚稻呢,恰恰相反。所以早稻比晚稻好些。”

“难怪有人说他喜欢吃早稻米些罗。我还总以为晚稻米好些,嫩软的又好吃。这会才知道稻谷的秘密。”

原来爱国就是把好的东西交给国家。老大突然醒悟。这比老师在课堂上讲爱国容易懂得多。汤队长真是一个好政治老师。那就是说,爱一个人,也是要把好东西送给她。

“送什么好东西给毛砣呢?”老大心里想。

“以前送公粮都是正劳动力去的,明天为什么要我这样的学生也去呢?可我挑不起一担谷啊?”老大有点为难。

“不要你挑谷,只要你撮谷。”汤队长说。

“撮谷啊,我最会撮了。我小时候就……”老大发现自己说漏了嘴。他马上又说:

“四个人挑谷我一个人撮,只怕撮不赢呢。”

“应该差不多。上船的时候,就是从队屋里挑到旁边的船上,只有几十米远,很近。你一个人撮谷,确实撮不赢。我会派人来和你一起撮的。你主要负责的是下船。下船时,船靠在电排站,他们四个人要把谷挑到粮管站。那段距离来回恐怕有两三里路。你一个人努把力,还是可以撮赢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