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神兵天降(1 / 2)

蛮巫被杀,蛮族大军顿时混乱起来,就连哥舒部落的蛮王哥舒贺鲁也不敢置信地瞪大了双眼。

一个搬血境的武修,看起来还没有小成,怎能杀死五境蛮巫!

而另一边,右果毅都尉得手后,来不及诧异蛮巫为何如此孱弱,扭头疯狂地全力向玉门关城墙跑来。

而突厥蛮族由于此刻乱成了一锅粥,居然也没人来追他,因而右果毅都尉得以顺利返回关上。

城墙上,苏鹤正在不断地吹嘘夸耀王昌龄的才华,王校尉也激动地拍了拍侄子的肩膀,目录喜色。

谁也没能想到,左果毅都尉居然真的斩杀了蛮巫,须知两人相差了整整一个大境界,可以说全靠王昌龄的镇国诗才能够成功。

劫后重生,全军将士都仿佛得到了莫大的鼓舞,士气大增。

左果毅都尉心里也有疑惑,回来后立刻问清了事情原委,随即来到王昌龄面前郑重地行礼道谢,并问道:

“不知此诗何名?”

“《从军行》。”

左果毅都尉脸色兴奋道:

“少伯,此诗威力如此之大,岂不是只要在临战前吟诵,我军就能凡战必胜了么?”

众人闻听此言,也都各自激动起来,纷纷用希冀的目光看向王昌龄。

王昌龄迟疑了一下,摇头道:“恐怕不行。”

“都尉不知,儒道诗词初次现世,伟力最为强大,但之后再使用,就不会再如方才那般效果明显了。”

“况且,使用诗词之力需要消耗才气,晚辈现在才气枯竭,除非军中还有其他的儒道修士才行。”

苏鹤又补充了一句,“还得是四境儒修,除了传天下的诗词,其余诗词的吟诵瓶颈一概都由作者决定,王郎君创作《从军行》时是四境,其他人想使用《从军行》,也必须是四境。”

右果毅都尉有些失望,叹道:

“可惜啊。”

军中一向不喜那些夸夸其谈的儒生,哪里会有第二个儒修,更别提是慎独境的了。

王校尉则宽慰道:

“无论如何,又挫败了蛮族的一次攻势,应该庆贺才是,只要再坚守数日,援军到来,玉门关和我等就都得救了。”

右果毅都尉点点头,旋即和校尉们指挥着守军们搬取药物、救治伤兵、补充弩矢、加固城防等等。

半个时辰后,蛮王哥舒贺鲁下令处死了几个蛮奴,解决了蛮巫死后的混乱,紧接着大军便重整旗鼓,再度冲杀而来。

双方一通交战,各有死伤。

……

第二日,临近午时。

苏鹤灰头土脸地守在城墙后面,嘴里咬着胡饼,左臂传来轻微的刺痛之感。

战场上刀剑无眼,他已经足够小心了,但还是中了一箭。

好在这一箭应该是个蛮奴所射,只是将将刺穿了皮甲,入肉不深,箭头也没有染毒,伤势不重。

这么点伤,就不必动用杨柳露水了,太浪费。

况且一场大战下来,别人或多或少都受了伤,如果唯独苏鹤一个人毫发无损,也容易遭人怀疑。

从昨日到一个时辰前,突厥蛮族前后又对玉门关展开了三波攻势,其中还复刻了一次饕餮袋装破城槌之计。

苏鹤的最后几颗雷火珠也交代在了那里,好歹算是勉强守住了关门。

把最后一点饼子丢到嘴里,正嚼着,外面滔天的喊叫声再度响起,苏鹤端起玄机弩向外一瞅,果然是蛮兵又开始了新一轮冲锋。

王校尉抓着剑柄冲到烽燧边,望着玉门关后方的茫茫大漠,眼神中泛出一丝绝望之色。

烽燧的狼烟一直在不断地燃起,可关后仍不见一个援军。

蛮族先前的几次攻城,已经让玉门关守军折损了五六百人,此刻仅剩一半不到。

“照这么下去,玉门关,恐怕今日就要顶不住了……”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