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北城急报(1 / 2)

北朝南国 江山至 3812 字 9个月前

城头点燃了上百根火把,照耀的整个城头如同白昼,换班的士卒在各处城墙巡逻,警惕地盯着远处的叛军大营。

尽管只是站在城头督战了大半天,但陈凉已经相当疲惫,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赶紧回将军府弄点吃的,再去好好睡一觉。

虽说城中粮食已经逐渐匮乏,但陈凉也没兴趣去装什么“同甘共苦”,每天两顿荤菜下酒,还是有这个条件的。

想到这里,他就不禁加快了脚步。

从城墙到将军府,是一大片民宅,陈凉刚在一队亲兵的保护下走上街,随即看见远处的一群人,乱哄哄地围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什么。

人,很多。

陈凉眯起眼睛,城外的叛军来攻城,他自然可以命令士卒毫不留情地还击。

可若是城中内乱,那就相当棘手了。

“让开,让开!”

辛枚和吕康带着几名亲兵喝退人群,这两人现在算是陈凉的门面,或许是经常打着龙骧将军的名头替陈凉四处跑腿的缘故,城里认识他们的人比认识陈凉这个正牌龙骧将军的人还多。

“是陈将军!”

陈凉循声望过去,只见十几名面露尴尬的兵卒中间,跪着一群百姓。

原本还乱哄哄的人群,看到陈凉过来以后,顿时安静下来。

在如今的石头城,虽说不是谁都看见过陈将军,但连陈凉都不清楚,自己已经在很多人心里,是等同于人间活佛的存在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叛军本就是蝗虫一般的存在,建康的惨状早就传到了这里,大部分人都明白,如果不是陈凉带兵在这里镇守着,那么,自己、或者是自己的亲人,早就成了俘虏、又或是城外乱葬岗的一具尸体。

更何况,陈凉下令开府库,允许百姓用劳动来交换粮食,在这些人眼中,已经是天大的仁慈。

提到南北朝,最应该被世人铭记的,不是什么世家风流、什么男欢女爱,而是应该先想想,在这人人欲问鼎江山的数百年乱世里,

多少百姓死于战乱、饥饿、瘟疫,走投无路的时候,卖儿鬻女,甚至是全家都死在路边,变成几具无名枯骨。

士族穷途末路的时候,尚可以一尺白绫了此残生,或者,饮一杯鸩酒,死前再叹一声:

“来世,不愿再生帝王家。”

现时的大部分百姓,真的就是但凡你能给他一条活路走,他都能像温顺的黄牛一样,继续老老实实活一辈子。

一群百姓看见陈凉,顿时对着陈凉磕头跪拜,他有些不知所措,让自己的亲兵上前把那些人拉起来。

自己则是沉下脸,喊来那些士卒,冷冷问道:“这儿是怎么回事?”

为首的那名士卒,尽管也和身边的同伴跪了下来,但脸上却流露出一种憋屈的神情。

“羊公子有命,自今日起,为了削减粮草消耗,减少了发放给城中百姓的粮食份额,就在刚才,这些百姓趁夜聚在粮仓面前,在小人看来,

他们想要去抢粮仓!”

听到这伙,陈凉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平时可以让自己显得宽厚善良一些,但粮仓,是守城的根本,城中五千多名梁军,现在肯老老实实听从他的命令,一是因为他已经获得几次较大的胜利,在这些人的心里建立起了一定的威望,

二,则是因为城池还有守住的希望。

大梁也至少太平了将近五十年,城中的守军脑子里还是愿意认大梁做正统,所以能当官兵,脑子坏了才会和叛贼去造反。

一旦这些人真的抢了粮仓,所引发的一系列反应,对陈凉来说,都是相当致命的。

自己侥幸占了一座城池,好不容易才收拢起一支军队,这将是自己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

这些百姓,想要抢粮?

不用陈凉派人去喊,羊躭也很快来了,他看了一眼那些还跪着的百姓,抿抿嘴,对陈凉低声道:“削减口粮的命令,是我下的。”

两人对视片刻,陈凉忽然出手,狠狠一耳光甩在羊躭脸上,因为连日操劳,羊躭整个人直接被打的踉跄一步,坐倒在地上,狼狈不堪。

“我等,是大梁将士,镇守此城,护佑百姓,

本就是职责所在,我且问你,为什么要......”

然而,让陈凉出乎意料的是,原本安静跪着的那些百姓,此刻却喧哗起来,而其中声音最大的,陈凉听到之后,随即沉默不语。

为首的几个老人,脸上老泪纵横,苦苦哀求道:“陈将军,羊郎为我等小民日夜操劳,他实在没有过错啊!”

“我们只是听说城中要削减口粮,怕城中粮食不够,这才和一些乡邻商议,想要凑出些粮食,再送进府库里,先紧着守城将士们吃用。”

事情,很快就明了了。

这些人聚集起来,只是想要给守军送粮食。

陈凉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却又实打实地觉得有些荒谬。

自己对这些百姓又没做过什么好事,最多是按照自己心里的观念去做事,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