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破局(1 / 2)

“为什么有人会愿意做奴婢,而不愿意做个良家子?”

李裹儿不明白。

但既然有师父,那不懂就问。

“仓禀足而知礼节。”这问题在王勃这儿就不是个问题,他很快给出了答案,并还给了个比方,“就像是路边有人施粥,态度很不客气,对着路人说,嗟,来食。此时有一个人快要饿死了,你告诉他不要吃那碗粥。你说他的儿子未来会成为状元,他家会飞黄腾达,贵不可言,而吃了这碗粥,什么都会没了……你说这个人会不会吃那碗粥?”

李裹儿抬起头,露出了明显的迷惑。

“他会吃的。”王勃很是肯定的告诉弟子,“哪怕你告诉他,忍下去,明年你会成为人上人,此刻他还会吃下那碗粥。”

“因为他快要饿死了。”

“可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啊。”李裹儿弱弱的反驳。

她刚学完这一课,记得老师说过,“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气节比饭重要。”

“他又不是君子。”王勃笑了,然后摇摇头,“而且就算君子,谁也不知道在死亡面前,会做出什么选择。

“明天再美好,那也是明天。”

“如果不吃那碗粥,他立刻死亡,就什么也没了。”

“所以是个人,就会吃那碗粥。”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禁田亩买卖,却屡禁不止的原因。”

“朝廷说,百姓只有活不下去了,才能卖掉永业田。”

“可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何其多啊!”

王勃说这些话时,是感慨万千的。

他原来也是不懂得这些。

悯农是写诗的题材,是风雅的装饰,他写过农人,但也写的是优美惬意的乡下生活。

直到流浪时,他才知道农民的生活有多艰苦。

一阵风,一阵雨都可能让他们活不下去。

天气太热会导致庄稼绝收,天气太冷也会导致庄稼绝收。不好的时候颗粒无收,会让农民破产。千载难逢的大丰年,谷贱伤农,百姓也有可能活不下去。

王勃是个文人,还是个多愁善感的诗人,提起这些,就情不自禁的陷入到那种无能无力的情绪中,但李裹儿却不是。

“如果百姓是因为没有钱才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土地。那就让他们有钱好了啊。”李裹儿理所当然的说道。

“这,这怎么可能呢?”王勃被打断了情绪,有些不悦,“钱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钱的确不可以从天上掉下来,但可以从我的口袋里长出来啊。”李裹儿将玉佩放在了桌上,大大咧咧的说道,“谁没钱,我可以给他。”

“郡主心软,这固然很好,但钱粮的事情没那么简单。”王勃先是一愣,然后感觉到暖心。这个小魔星竟然懂得体恤底层百姓,这多善良啊。

只是太过孩子气了,钱粮的事情,哪有那么容易。

“能有多麻烦?”李裹儿好奇的反问,“一个人缺钱,一个人有钱,有钱的人把钱借给缺钱的人,问题不就解决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