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重回圣西罗还是王(1 / 2)

比赛正式开打。

国际米兰的442对阵ac米兰的4321!

虽然今天看台上的氛围和以往历次米兰德比完全不同,可是场上的队员们彼此之间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对于今天比赛的这块场地他们也都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

所以大家完全没有任何适应的必要,一上来就开始了真刀真枪的对攻。

国际米兰沿着右路发动了一次进攻。

萨内蒂持球往前突破,卡卡在内线回追。

萨内蒂把球传给中路的后腰坎比亚索,自己顺势顺下。

西多夫跟住萨内蒂,哈维阿隆索上前顶住坎比亚索。

菲戈往中路内收,把卡拉泽也一起带到中路,留出了边路的一条走廊。

萨内蒂撒腿如风,不惜体力的沿着边路一路顺下。

坎比亚索一脚斜传,给自己的国家队老大哥送出一脚提前量相当大的斜线传球。

这是要让萨内蒂和西多夫拼速度呀!

由于萨内蒂占据身位优势,抢先一步追上落点。

不等西多夫靠近,他一脚斜线地滚球传中把球贴地扫到中路。

在ac米兰的大禁区边沿,阿德里亚诺扛住马尔蒂尼抢到落点。

他用庞大的身躯倚住马尔蒂尼,让后者无法伸腿破坏皮球,然后突然蛮不讲理的转身就是一脚左脚射门。

这是标准的中锋处理球的方式。

大力射门一直都是他的必杀技之一,放在以前状态好的时候,加上转身速度快,这一招真的是又简单又高效。

不过现在他的转身速度已经比之前慢了不少,所以马尔蒂尼还能来得及先出一脚进行封堵。

不过虽然转身速度慢了,可是阿德里亚诺的力量还在。

大力爆射出去的皮球打在马队的脚上边线,线路虽然高了,可是速度并没有降低多少。

迪达被这次变线吓了一跳,好在皮球弹起的线路够高,呼啸着飞出横梁变成一个角球。

梅阿查的看台上,国际米兰的球迷们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呼应。

场边,曼奇尼也忍不住拍了几下巴掌。

从开场来看,今天阿德里亚诺的状态似乎不错,进攻欲望也蛮强烈的。

没准儿今天让他首发还真是赌对了呢。

ac米兰防住了对手的角球进攻,双方在中场显然混战。

今天曼奇尼对这场比赛极其重视,赛前也花了大力气进行了研究,并且针对ac米兰的头牌叶玄也做了专门的部署。

由于双方阵型和站位不同,所以从先发站位来看各有优劣势。

国际米兰摆出四中场站位,而ac米兰只有三中场,不过却有两个前腰。

所以,国际米兰在中场边路有优势,而ac米兰在中场中路有优势。

对于ac米兰来说,在防守的时候叶玄和卡卡会经常往边路回撤协防,以堵住西多夫或者加图索对于中场边路防守的空档。

而曼奇尼因为自己这两个不边前卫的特点不同,所以也专门做出了不一样的安排。

右路的菲戈自然不必说了。

从1990年首次代表葡萄牙体育一线队出场开始,这位技术出众、速度奇快、身体力量和协调性堪称完美的边路球员就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好、最全面的右边锋。

后来他在巴塞罗那和皇家马德里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他踢国际米兰的右前卫那是老本行,轻车熟路。

而左边的斯坦科维奇就不一样了。

这个塞尔维亚人不是踢边路出身,中路才是他最得心应手的区域。

只不过由于维埃拉的到来,曼奇尼又要在前面摆上双前锋,所以斯坦科维奇只能客串左边路。

因此,曼奇尼就对这两条边路布置了不一样的战术。

当右路发起进攻的时候,菲戈可以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随意处置自己的应对。

通常情况下他会首先选择沿着边路直线发起进攻,利用自己的盘带能力和变向以及节奏变化打乱卡拉泽的防守步点,然后伺机突破或者传中。

内切中路是他的第二选择。

而斯坦科维奇这边正好相反。

当国际米兰从左路发起进攻的时候,斯坦科维奇的第一选择是内收中路,带开加图索的同时,把边路空档留给身后的格罗索。

在右路,菲戈经常是脚下持球的人,身后的队长萨内蒂更多的是给他进行策应,牵制对手的注意力。

而左路则相反,斯坦科维奇往往是那个起到牵制作用的人,真正持球或者制造威胁的往往是身后套上的格罗索!

而且球迷们很快看出了门道。

曼奇尼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还有一个更深远的用意,那就是对叶玄的防守。

斯坦科维奇经常性的在中路活动,可以尽可能的靠近叶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