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念之初体验(1 / 2)

……

“练”:(里昂想将其命名为“盈”,被金一票否决驱动体内的气,挤压气孔,增加气孔压力,使其扩张,加速排出体内的气,单位时间内释放更多的气,达到提升体外可直接控制气量的目的。

经过两人的测试,单纯排出更多的气,并没有明显提高念的攻防能力,即利用气之后的破坏、防御强度。

在增加体外可控气量的同时,也加大了使用“缠”的压力。

但不久后,里昂就发现,通过“练”增加“缠”维持的气量,再减弱“缠”的收束的力度,致使气扩散而不逸散,就能扩张体表气的包裹范围。

基于此,再将心神集中在气的接触与反馈,就能探测到周围事物的信息。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知到周围事物的轮廓,尤其是对气的捕捉尤为敏感。

两人将此技巧称为“圆”。

只是这会花费大量的精力。持续维持“练”与“缠”,保持“扩散而不逸散”的状态,并将精力集中到气反馈的信息上。

在里昂遗憾只能将气规律地扩散至5多米时,金使出吃奶的力气也只能将气扩散至半米左右……

可惜的是,用这种技巧探测周围的事物,似乎不可避免的会暴露探测者的气,也就会暴露探测者。

两人暂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另外,似乎只要“缠”的熟练度够高,又或是扩散的范围够小,所消耗的气就越少。

理论上来说,只要使用者的“缠”是完美的,维持这个状态似乎并不会损耗溢出的气。影响该技巧持续时间的,更多是维持“练”,维持对气的感知力的所花费的精力。

当然,两人隐隐觉得使用者的“缠”很难达到所谓的完美。

又或者,“圆”本身就不完美。

金也做了逆向的尝试,通过“练”增加“缠”维持的气量,再加强“缠”收束的力度,压缩其为高于常态质量的气,最终发现这能显著提升攻防能力。

但问题出现了。体内气挤压强度越大、气的排出速度越快,气孔的压力就越大。体外的气量越多,压缩的难度就越大。

即,“练”的强度越大,对身体的负担越大,对“缠”的要求越高。

摸索这一技巧的影响因素时,即使是里昂,自从感知气以后,各种尝试都得心应手的他,也没办法在“练”的状态下,用“缠”完全捆住比常态迅猛十几倍的气。

金猜测,如果里昂在“练”的情况下,想达到“缠”那样的体内外气的动态平衡,即防止气的逸散,至少得降低“练”的一半强度以上。

并且,这项技巧的实际使用情况应该比想象中更复杂。

即使降低了“练”的强度,通过“缠”对体表气的压缩,达到了更高的动态平衡点,那也不是能长久维持的状态。

那是全身心的强化“缠”才能有的效果。

据金的推测,如果战斗中使用此技巧以期望更高的攻防力,用法肯定有变。

因为使用此技巧需要集中很多的精力维持更强的“缠”,不说能维持多久,耗费的精力必然会导致在战斗中更易露出破绽,显然得不偿失。

答案最终浮现––放出额外的气。

平衡精力与效益,施展“练”,将维持更强的“缠”所花的精力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任由控制不及的气流失。

至此,技巧“坚”也诞生了。

减轻身体、精神的压力,又能得到高于常态的攻防,且攻防力的上下限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即“练”与“缠”的强度可控。

似乎完美的方案,代价只需要持续流逝体内的气,但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

怎么这么多问题……

但这也是两小只的乐趣所在,也是米特“不见了”的原因。

基于“练”的原理,在该状态下,气的流逝速度远超普通打开气孔自动流逝的速度,且速度与“练”的强度成正相关,与“缠”的强度成反相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