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邀请函(下)(1 / 2)

好人好运 飞羽爸爸 4094 字 10个月前

与此同时,冯萍萍同样也拿着这样一封请柬发呆。

她曾经是市属纺织厂印染车间的先进工作者,从不到2岁招工进厂,坚韧不服输的性格让她在一众姐妹中脱颖而出。很快就成为了这个工种的佼佼者。当年工厂改制,她也作为解聘人员分流下岗了。虽然很多外地的私营企业聘请她去任职,无奈3岁出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为了照顾家庭,只能拒绝。但又没啥其他技能,工作不好找,几经周折,最终在汽车客运总站当了个保洁员。

汽车站是个鱼龙混杂的场所,每天流动人口密集。世间百态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意志,保洁这份工作被她干得有声有色。

1多年来,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外,光是旅客的感谢信就收到了上百封。拾金不昧是家常便饭,甚至她靠着自学的一点急救知识,帮助抢救了几个急性休克的病人。更神奇的是她还协助警察抓住了两名a级逃犯。来自上级领导的表扬和奖励让她干劲十足。

家里也是夫妻和睦,冯萍萍老公是个本分人,老实巴交,吃喝嫖赌都不沾边。一双儿女也都有出息,一个考上了国内顶尖大学,另一个今年上高中了,成绩在学校也是名列前茅。

满足之余,冯萍萍却始终觉得有一块大石头压在她心上,时不时的让她觉得喘不过气来。因为直到现在,一家四口还只能挤在一间不到3平米的195年代工人新村的老平房里。就这还是当年她当选先进工作者以后厂里奖励她优惠购买的职工宿舍呢。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越来越不方便。

商品房是买不起的,眼看着房价一天天上涨,冯萍萍这心里已经不抱希望了。她只能祈祷能有开发商看上这里来拆迁,哪怕住得远一些也要给儿女有个单独的小空间啊。

每天回家的路上,看着日渐萧条的纺织厂家属区,那些曾经的喧闹早已不复存在。有门路有办法的人早就搬走了,目前家属院里只剩下了不多的老人和一些在路边流浪的猫狗。路灯大多坏了没有人换,马路边的草地也因为没人修整,杂草都涨到了一人多高,晚上一片黢黑。女儿每天上下学都必须由她爸爸接送,生怕路上出点什么意外。

她也曾经不止一次的幻想如果当初纺织厂不是那么着急改制,而是顺应市场引进竞争机制,凭着工人的齐心协力,情况应该不会比现在更差吧,那些当年对改制投了赞成票的人有后悔吗?

谁知道今天突然一张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砸中了她。半小时前来了一个自称她的置业顾问的人给她一张请柬,说她是准业主,邀请她参加锦城最核心地段的桃源新村开盘仪式。迷迷糊糊的她答应了下来。但那人走了以后,她开始怀疑自己刚刚经历的是不是真实,有些似梦似幻的感觉。……

纪登科从二十三岁师专毕业,就被分配到了锦城远郊望江县的一所乡村小学任教。三十多年了,从英姿勃发雄心壮志的青年变成了满头白发身形佝偻的老人,可以说他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为这里的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从纪老师眼前毕业的学生数不胜数。但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对纪登科这个小学老师尊敬有加。原因无他,纪老师是真的把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在纪老师的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很多孩子通过纪老师的教导认识了世界,树立了三观。而更多的孩子们从纪老师身上体会到了人性的善良坚韧和执着。

最开始来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想过调离,条件太艰苦了。几间土坯房最大的那间作为教室,昏暗潮湿,阴天下雨的时候屋里几乎就像夜晚。白天是教室,晚上就成了那些山里出来寄宿念书的孩子们的宿舍。充作教师宿舍的房间还要作为伙房,为这些孩子们开伙做饭。房前不大的一块平地作为操场,周边杂草丛生,时不时的还会有蛇经过。这种环境对纪登科这位从小生长在锦城这种大城市的人来说简直无法忍受。但每当看着孩子们清澈眼神中的依恋,他总是狠不下心,一走了之。既然舍不得,那就去改变。

个人的努力,村集体的支持,又赶上扶贫政策,希望工程等的落实,小学校园逐渐改变了面貌。盖起了三层的教学楼,学生也从最初的1来个,慢慢增加到十多个班。每天看着学生们在校园里欢声笑语,嬉戏打闹,纪老师的心里也倍感自豪。更是不遗余力的想方设法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力求让山里的孩子也能更快的了解世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