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1 / 1)

大唐梅花录 刘时嘉 2303 字 11个月前

贞观17年,夜,长安,东宫,密室,宴会,三人。

“我的大侄子呦,这太子的位置你是越来越坐不稳了。”,觥筹交错之际,一位喝的面色红润的男子,笑着说道。

“就是当初你跟我说,要藏拙,要学会收敛锋芒,好了,藏着藏着,敛着敛着,这个魏王倒是越来越锋芒毕露,《括地志》出版之后,倒是全天下文人雅士都在说魏王文采照人,太子无德了。”,这位看起来跟那位男子差不多大的人忿忿说道,此人正是当朝太子李承乾,跟他对话的男子正是和他一般大的叔叔,他祖父李渊的儿子汉王李元昌。

“他妈的说真的这个魏王运气是真好…”,另一位年轻男子话还没说完就被太子给打断了,“喊谁魏王呢,不会直呼名讳吗?”。

“妈的,这个李泰啊,也不知道走了哪门子运气,得天子这般赏识,就我那个叔叔成天在家给我说,要多去李泰那里走动走动,要学会掌握朝局的动态。”,说这话的人正是莱国公杜如晦的次子,当朝驸马都尉杜荷,他叔叔便是正是当朝工部尚书,杜楚客。

“我是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你说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还在世的朝臣,明里暗里,大多都在支持李泰,就这一年间,给了他多少恩宠。再看看我们太子,他妈的打个猎都是错的。李泰可以写得国家地志,太子想研究一下突厥的地理情况就要被人怀疑要拥兵自重,哪门子天理吗。”,李元昌又说道。

“今年的运气也真的是差,本来刺杀李泰的计划都安排的差不多了,谁能想到我那个傻弟弟李佑敢举兵谋反,你说他有什么实力谋反他谋反?现在好了,长安城天天戒严,魏王的府兵都增加了一倍,这个李泰运气可真他妈好。”,太子又说道。

“有些事情怎么能让太子殿下这么操心呢,谁不知道灯下黑,越是这个时候刺杀反而越会成功。”,李元昌一脸神秘的说道。

看着太子一脸疑惑,李元昌又继续说道:“前些日子我就让纥干承基去网罗一帮江湖高手,这帮人跟军中的人不一样,搞刺杀在行的很,算着日子这几天就应该要到了,到时候什么魏王,迟早见阎王。”,李元昌补充着说。

“真的是我的好叔叔啊,为我分忧。”,李承乾十分满意。

“是啊,有时候真的要先下手为强,谁也保不准会不会有第二次玄武门的事情发生…”,杜荷的话没说完,就被太子扔过来一粒花生所打断,“当朝大忌,永远不要提,就算这里是太子府。”。

“要知道,父皇最忌讳提到的就是这个事,当年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叔叔,刺杀李泰这件事情安全吗?毕竟谁都知道李泰死了我是受益最大的人啊!”,太子突然之间反应过来了李泰死之后的后果。

“这件事情你放心,如果皇上查起来,会有几个死士主动暴露出来,他们都是巴蜀之人,摸着线索就会摸到吴王身上了。”,李元昌解释道。

“可是我这个弟弟往日跟我无冤,近日跟我也无仇,逢年过节都会往太子府送礼,这时候嫁祸他会不会过于恶毒了。”,太子一听到要嫁祸给吴王,心开始有些软了起来。

“自从最大的太子党魏征去世以后,这个褚遂良的态度是越来越模糊了,太子你要知道,魏征作为太子党拥护的不是你,而是朝廷的礼法。那个褚遂良更是政治的老油条,在魏征故去以后他不可能作为出头鸟为太子摇旗。倒是兵部那些人这几年有了夸吴王英勇的口风,如果我们把李泰杀了,皇帝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势必会再扶持一个皇子来跟太子斗,太子您想想谁才是最有可能被皇上扶起来的那个人?”,李元昌又跟太子解释道。

“是啊,皇上的皇位也不是名正言顺继承过来的,他最怕的就是皇子过于强大。太子您又是嫡子,又是长子,于宗教礼法上面您已占据了上风,您想想皇上为什么扶持魏王,不就是因为您背后的礼法,无时无刻不在刺痛皇帝的心吗?”,杜荷又恰当的补充说道。

“二位卿家为本王想的如此之远,本王真的无以为报。嫁祸吴王虽然歹毒,但也是为了自保。到时候父皇如果真的要怪罪到吴王那里我拼死上书求情便是。”太子感动的说道。

“太子未来必将成为一代贤君啊。”,李杜二人纷纷感叹,“来,再敬太子一杯酒,敬未来的朝局要开明过贞观。”,杜荷又提了一杯。

太子适逢刚才心情剧变,吃了这一杯酒之后竟然出现了醉意,他喃喃说道:“父皇,父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