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振奋的灵帝(2 / 2)

洒脱不羁的郭嘉,性子比较直,只要他认为是对的,说话就不会遮遮掩掩,不会在意他人的感受,才不管你是不是荀彧。

“奉孝言之有理!”

戏志才第一个站出来力挺郭嘉。

陈群、辛评虽然没有出声,但也点了点头。

就连注视着郭嘉的荀攸,轻捋胡须,深邃的眸子中闪过一抹赞赏的神采。

“不破不立,这便是我辈一显身手的好时机!”

郭嘉忽视了荀彧的难堪,由着本心说事。

“奉孝之言,甚善!”

这回荀攸也忍不住出声了。

“乱世,是危及,也是机遇!”

越有才华的人,越期望乱世。

唯有乱世,才有他们重塑权贵秩序的机会。

见众人话里话外都似乎在赞赏陶应,荀彧心中很不舒服。

“你们莫要忘了,济南侯对大姓世家似乎并不友好!”

荀彧瞥了一眼陈群,似乎在提醒众人莫要忘了陈纪之事。

“长文的父亲元方公,至今生死未卜啊!”

其实,荀彧内心还是赞同众人观点的。

但荀彧就是一个传统的人,对忠孝节义看得很重。

即便别人说荀彧有点愚,但荀彧也不会改变,这是荀彧的操守。

“群打算近日前往青州临菑!”

既然提到了自己的父亲,陈群也不再沉默,将自己前往青州之事说出来,省得走后被人恶意猜度。

“长文,你想好了?”

荀彧的眸子里闪过一抹担忧,立即提醒陈群一句。

“那济南侯,绝非善类啊!”

荀彧的意思很直白,围坐的几人都听懂了。

“莫要你父亲陈纪没有救回来,连你陈群也搭进去!”

荀彧内心很矛盾,既想劝阻陈群不要前往青州冒险,又不能阻止人家陈群救父、尽孝。

其实,说白了,荀彧更担心陈群投入陶应阵营,他不愿看到颍川人“助纣为虐”,危及大汉皇权。

“文若多虑了!”

陈群眉头一挑,眼眸深处一丝不快一闪而逝,心中暗暗压下对荀彧的不满。

“诸位莫要担心,群此番青州之行,定安然无虞!”

环视一圈目光熠熠地望着他的众人,脸上已堆起一抹笑意的陈群解释其由。

“前几日,群已讨得孔文举手书一封,想必,济南侯会给他老师一点薄面的。”

与孔融相交甚厚的陈群,已得知陶应与孔融的关系,如今有了孔融的书信傍身,相信陶应不会为难他。

再说,颍川陈氏与丹阳陶氏,本就没有利益冲突,陈群不担心陶应会对他们父子二人不利。

“这就好!”

心情很是矛盾的荀彧,很想将自己已托付程昱前往济南见陶应的事告诉陈群,可程昱能不能说动陶应放了陈纪,荀彧没有把握,便忍住没有说出来。

“哈哈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若有所思的郭嘉,深邃的眸子从陈群、荀彧脸上掠过,忽然仰头大笑。

“陶重光心怀大志,想要仿效周公吐哺,礼贤下士,却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善用人才!”

郭嘉适时转移话题,让室内气氛又为之一松。

“奉孝想多了!”

郭嘉话音刚落,荀攸闪烁着绚丽逼人光芒的眸子骤然大亮。

“济南侯能否知人善用,这与我等没多大关系。”

“自古以来,凡是有识之士,皆能审度其主,方而立功扬名。”

“若济南侯不能知人善用,他所谓的大志,也不过笑话耳!”

像戏志才、郭嘉、荀攸这样的人杰,绝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尤其是在乱世,他们的本性就是投机。

今日看好陶应,他们可以投奔,若明日出现更强大的明主,他们一样可以舍弃陶应,另攀高枝。

这一幕,曾在袁绍集团体现地淋漓尽致。

“先生,冀州有新消息了!”

荀彧刚想给郭嘉泼冷水,门外突然传来家仆的声音。

“乌桓人败了,济南侯已回青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