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蛋挞(1 / 2)

食全食美 少地瓜 8593 字 2023-05-15

回家把二师兄情况跟江茴一说, 她就松了口气。

“真好。”

之前她也一直担心师雁行跟对方处不来,如今看来,可真是什么人收什么徒弟。

裴远山本人就很有些反骨, 挑徒弟眼光自然也不同寻常。

说话时,师雁行正努力搅牛奶,试图将里面黄油分离出来。

她准备做蛋挞。

大禄人也是喝牛奶,但内地缺少面积广阔草场,养奶牛不多。

而如今运输和牛奶保鲜技术达不到,只能辐射本地市场,导致中原腹地牛奶价格居高不下, 往往被视为富裕人家专用饮品。

五公县北有一片山, 有人包了做草场, 听说养了几十头奶牛在里面,每日挤了奶,用车拉到县城里来。

鲜牛乳价格不低,普通百姓是问都不要问, 故而那奶车只往几家大酒楼和大户人家去,倒也不走空。

今儿傍晌郑家竟打发人送了一大罐子来, 也没多余话,只说送与她们吃,对身体极好。

若不爱吃, 做点心也使得。

以前师雁行还真不爱喝牛奶

可到了这儿, 要什么好东西都没有,偏又是长身体时候, 见了啥都馋, 当即煮了一壶来喝。

鲜牛奶跟市面上常见袋装牛奶真不一样, 口感、粘稠度、香味, 简直不像一个东西。

只略略一煮,满室飘香,稍微冷却下,表层就结出厚厚奶皮子。

江茴用手巾垫着壶把倒出来两碗,分给师雁行和鱼阵,热气氤氲。

鱼阵馋得直咽口水,可看看两个碗,再抬头看看三个人,犹豫了下,拽拽江茴衣角,“娘喝。”

江茴笑着摸摸她脑瓜,“娘不爱喝。”

师雁行见不得这种类似“娘只爱啃鱼头”戏码,就指着旁边那一大壶笑,“还有那么许多呢,如今天暖了,过不得夜。”

郑家送那一罐子足足有四五升呢,撑死了也喝不完。

江茴微怔,自己也笑了,果然又倒了一碗。

以前家里艰难,她习惯了有什么好先尽着两个小吃喝,竟忘了如今早已不同往日。

她们在县城开了铺面,有了稳定收入,过去那些苦和累,都是往事了。

都不用催,鱼阵自己就抱着碗喝出一圈奶胡子,舔着嘴唇意犹未尽。

“好喝。”

师雁行隔着衣裳摸了摸她鼓起来肚皮,“好喝也不能多喝,该撑坏了。”

小孩儿肚皮真有意思,好像弹性尤其大,稍微吃多点就迅速鼓起来,摸着跟个西瓜似。

鱼阵哦了声,想了下又眼睛亮闪闪地问“明天还可以喝吗”

好好喝

师雁行和江茴对视一眼,也不戳破,“能。”

鱼阵听了,复又欢喜起来,心里充满了对明天期盼。

她不知道鲜牛乳不耐保存,一般是不过夜。

虽然剩下大半,但师雁行已经决定做成点心了。

不过既然孩子爱喝,于身体也有益处,不如明儿去酒楼买一壶。

若真受用,从那奶场订了,叫他们日日送来也就是了,左右现在也不差这点牛奶钱。

她也不指望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那目标忒宏大,先立足眼下,强壮了这个羸弱家庭是正经。

女人嘛,就得多吃多喝,长得高高,壮壮,让人见了就不敢欺负瘦麻杆要不得。

市面上没有现成黄油和鲜奶油卖,一切都要自己动手做,忒麻烦,唯一好处就是保证了货真价实。

进到二月后,天气骤然转暖,已经没有天然冰雪可用了。

但劳动人民智慧是无穷,就有人琢磨出木箱、棉套加硝石搭配。

木箱棉套不用多说,以前师雁行就是用这个来给大碗菜保温,而硝石遇水降温,达到一定数量后甚至可制冰,效果直追冰箱。

唯一缺点就是硝石是制造火药原材料之一,不仅价格贵,而且一次不能买太多。

不过硝石可以反复利用,用来保存昂贵食材也值得。

师雁行就买了一点,也不求制冰,能保鲜就成。

今天搅好牛奶,吊在“冰箱”内控一宿,明天就能得到新鲜黄油

了。

就是这个手动搅是真累啊

次日晌午,翠云照例带着饭搭子来吃午饭,才坐下,却见师雁行先端了几块金灿灿点心上来。

“这是”她充满期待地问。

来次数多了,翠云也渐渐熟悉师雁行作风,知道她点子多得要命,隔三差五便有新品推出,又喜欢先拿给熟客尝鲜。

故而如今只要两日不来,翠云心里就猫抓似痒痒,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错过了头一波美食。

正值午饭高峰,店内还有不少客人,师雁行一点儿都没调低音量。

“这是咱们店里新推出点心,叫蛋挞,用新鲜牛乳和鸡蛋做,最是外酥里嫩、香甜可口,老少皆宜。

因用料贵,制作艰难,数量并不多,头几日权当贵宾福利,只送消费累计前十名常客,感谢您对咱们小店关照。”

又有新点心

好些人听见动静,都本能地伸长了脖子看,这一看,眼睛都挪不开了。

甜白瓷小盅内置着金灿灿黄澄澄一个平面,周围一圈酥皮向外翻卷,内中点缀着一点褐色糖斑,强烈色彩对比冲刷着眼球,煞是可爱。

每个不过婴孩拳头大小,十分娇俏,便是妙龄女郎也不过两口量。

味道么,真香啊都不用凑近了闻,隔着老远就被香得晕头转向。

有人才要问价钱,突然想起来小掌柜刚才说什么

“只给前十名贵宾”

过分了啊

人家花钱多,有实惠也能理解,可你开小灶就开小灶吧,关起门来偷偷给不行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