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学校差别,领袖影响(2 / 2)

就目前十五家店,他们就为社会提供了4500个就业岗位!

4500个就业岗位,虽然其中三分之二属于兼职。

但同样已经算是一个大型企业的规模。

这规模,哪怕是放在鹏城,同样算是不小。

不过想要被特别重视,那当然不存在。

如果这个规模放在一般的地级市,那情况则完全不同。

再放到县级市的话,说话都有一定份量了。

至于放到乡镇之中,那更加不用说,绝对是一个地方的支柱。

李传文已经和学校谈完合作的事情,从学校里面出来。

这一次的谈判只能算是一个试探。

试探学校对他们企业的态度。

通过一个学校,基本上就能推测出后续学校的态度。

大家目前的处境都差不多。

企业到学校抢人的时代已经过去。

现在是蜂拥而出的学生抢夺企业的工作岗位。

通过这一个学校,李传文已经可以确定,后续他想要与多少个学校达成合作都没有问题。

问题是他能接收多少学生。

这一点的话,他需要询问一下苏总,看看后续的扩张计划。

没有明确扩张计划的话,目前管家服务只需要与一家二本大学和一所技校合作就行。

两所学校提供的学生,足够维持现在的管家服务。

需要继续扩张的话,那另说。

李传文没有急着汇报。

等第二天,他再去了一趟技校,进行合作的洽谈。

如果说二本大学的就业办老师还有一些文人风骨的话。

那技校的就业办可真就是利益至上了。

当李传文表明来意后,对方很开心。

本身愿意与技校达成合作关系的企业就很少。

一般技校学生出来,都是自己去找工作,可没有学校帮忙。

学校帮忙也有,电子厂看伱要不要去。

所以李传文来的时候,也是受到了热烈欢迎。

“李总,从我们技校招人完全没问题,你需要的烹饪技术,维修技术,这些专业我们这里都有。”

“就是不知道抽成这一块怎么算?”就业办老师询问道。

“那你们一般怎么算?”李传文反问,虽然技校这边直接谈利益好像更商业化一点,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应该更加方便。

只需要讲利益,也不会出现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李传文却感觉不是很舒服。

技校完全在对自身的学生进行剥削,完全感受不到学校为了学生好的那种感觉。

在昨天的二本大学,他起码还稍微感受到了一点学校的态度。

“像我们与一些工厂合作的话,一般工厂会将学生30%左右的工资发到我们学校手里,作为我们学校给工厂提供员工的代价。”

“工资的事情,我们会和学生商谈,他们只能拿70%,然后获得去你们那里工作的机会。”

“到时候贵公司只需要把其中30%发到我们学校手里就行。”

技校就业办老师说出自己的要求。

显然,只要李传文同意这个要求,他们的合作就能达成。

李传文完全可以不用管那么多,按照对方的要求做就行,他不会损失什么利益,无非就是工资计算这一块需要麻烦一点。

就付出这么一点代价,这一家技术学校就会给他们提供技术人才。

显然,按照对方的熟练程度以及他知道的情况来说。

技校都是这么干的,这些进入技校的学生一般都单纯好拿捏,反抗的不会有多少,说不定在技校的忽悠下,还感恩戴德。

至于一些刺头,都不需要太多手段,一个扣押毕业证就能让他们乖乖听话。

尽管李传文只要点头答应下来,这件事就成了。

可他心里就是不舒服,有点为技校的学生不平。

“当然,也不让贵公司白做,我们可以让利5%。”技校就业办老师直接拿着学生未来的工资开始了谈判。

这种事他已经很熟练,一般他们最多让利10%,这些公司拍来的人就会同意。

就比如工厂,学生过去,工厂肯定是按照正常人力计算工资。

至于学校这边让利让出来的钱会落到谁的口袋里,那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李传文接受的话,完全可以按照正常工资给,学校让利的5%就可以落到他的口袋里。

只是李传文依旧没有说话,技校就业办老师看着不说话的李传文也有些搞不清楚状况。

难道是对他提出的条件不满意?

“李总,你这边什么要求完全可以提,合作这种事情,大家就是要多谈,才能把合作谈下来。”

“一定要抽学生的钱吗?我们公司跟贵校达成合作的话,贵校完全可以拿去当做招生广告,这是我们公司的福利待遇。”

尽管李传文完全可以不用多管闲事,按照对方的要求来就行。

但他心里就是有些不舒服,所以他还是说了出来。

以前他不会这样的,到底是什么时候改变的?

好像是从认识苏总开始。

本来他是不打算给员工那么高福利,但是苏总说要。

本来他打算从员工福利上尽量缩减开支,但是苏总说该给的福利全部给。

本来他也想剥削员工,但是苏总说不行。

慢慢受到影响,导致他现在对于员工同样关怀,不会去剥削员工,甚至看不惯剥削员工的行为。

原来他不知不觉间,已经被苏总影响。

思索间,李传文也是猛然惊觉。

技校就业办老师看着李传文递过来的福利待遇情况。

眼中也是惊讶。

只是惊讶归惊讶,但你说不抽学生的工资?

那怎么行,他们的奖金怎么来,他们的收入怎么提高?

不抽学生的工资,他今年怎么提路虎?

“李总,其实这一块你完全不用多操心,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又何必去当另类呢?”

“大家都有的赚,那合作才有的谈,不是吗?”

技校就业办老师将福利待遇表格放下。

显然并不是太过在意,相比于学生过去后能够获得的好处,他更关心自己能获得的好处。

甚至在看到福利待遇后,他都觉得学校抽30%太少。

抽30%就给这么一个好的工作岗位那怎么行。

抽40%都可以,甚至50%也不是不行.

求月票!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