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急报 伤人害命。(1 / 2)

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①

碧莹纱内郎情妾意,恩爱缱绻。

远处候着的顾问行从怀里掏出一只镀金怀表瞧了瞧时间,转头吩咐梁九功赶紧带人去抬水:“快去快回,别耽误了主子们用。”

光是抬水还不行, 这地方四下开敞, 没有遮挡, 主子们连个梳洗的地方都没有。

不过这点儿小事,难不倒十项全能的顾总管。

沈菡揉着瘫软的腰从席子上起来, 心道今天这闲暇的午后避暑算是告吹了,浑身黏糊糊的,还是赶紧回清溪书屋洗洗去吧。

谁知还没等她招呼人,紫裳眼色伶俐地带着几个宫女小心翼翼进来:“主子,可要奴婢伺候您洗漱更衣?”

洗漱?在这儿怎么洗漱?

玄烨懒洋洋地躺在席上摆摆手:“你先去吧, 他们应该都备好了,朕等会儿再过去。”其实男的也没什么洗的必要。

方方正正的一间‘小房子’,骨架是用竹竿现搭建的棚子, 四周都用布幔严丝合缝地罩住了,里面点着灯,走进去后, 里面宽敞又干净,浴桶蒸腾着热汽,旁边的衣架上平铺挂着干净换洗衣裳,里面竟然还有一架梳妆台, 摆着她常用的首饰匣子。

沈菡:“……”顾总管是个人才呐!

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 换上新衣裳,两人并排躺在软褥凉席上,吃着冰碗乘凉。

头一次席天幕地, 沈菡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见玄烨神态自然,并没有拿这件事打趣,仿佛这事再正常不过,沈菡那点儿不太多的羞窘便也慢慢退了下去。

竹林清凉,微风徐徐,竹叶簌簌轻响,好不自在。

沈菡靠在玄烨身上假寐了一会儿,突然觉得好像缺了点儿什么,起身左右看看:“小十一呢?”

出去玩了这么久,还没回来吗?

玄烨半眯着眼睛,一手轻轻捏着她的胳膊玩儿:“这个点儿他该困了,应该是让奶娘带回去了。”

沈菡放心了,侧身躺到他的肩膀上,搂住他的腰,还顺手捏了捏。

——劲瘦有力,搂着手感极佳。

沈菡特别满意玄烨的一点,就是他异于常人的自制力。

他吃饭永远都是七八分饱,肉菜主食、水果蛋奶,不管这些东西他喜不喜欢,只要是这个时令应该吃,吃了对身体有好处的,他每餐都会如常吃下去。

而不管多好吃的东西,他从不会放纵自己暴饮暴食,沈菡和他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见他吃撑过。

除了饮食上的克制,玄烨一年四季闲了就去跑马打猎,弓马不歇,每天晨起练拳,除了生病的时候,几乎从不间断。

虽然这与他天生性格闲不住,不爱在一个地方呆着有关系,但能数十年坚持不懈去做一件事,也是很让人佩服的。

玄烨把玩着沈菡的手:“嫌屋子里怪闷的?不然咱们今儿的晚膳在这边用,朕叫他们把灯点起来,在亭子里摆个席面,把女儿们也都叫过来。”

他也有几日没见过乌云珠和布尔和了,两个女儿年纪不小了,见一日少一日。

沈菡:“好啊,夏天吃些大鱼大肉怪腻歪得慌,叫膳房做几个家常菜来吃吧?”

酸辣土豆丝、韭菜炒鸡蛋、地三鲜、干锅花菜。

吃御膳吃了这么多年,家常菜吃的少了,一时都叫不出几个名字了。

沈菡:“乌云珠爱吃麻婆豆腐,布尔和爱吃鱼香肉丝,对了,清溪书屋后面那块地里的小葱长起来了,叫人拔几颗,做个小葱拌豆腐吧。”

雅利奇和小十一去西苑玩了几天土,回来后就心血来潮搞了这么块地,沈菡也没拦着,随他们去了。

不过说是姐弟两个的地,实际上小十一万事不懂,只管玩土,雅利奇技能不熟练,正经的活儿都是策楞和胤禛、胤祥干的。

这三人又都忙,不可能整日在地里盯着,三天两日的,也不能指望种出什么复杂的东西,能长起这点儿小葱还是亏得后院的太监帮忙浇水。

玄烨自然都说好:“再让他们加个蒜香烤排骨,用辣椒油拌个小油菜,青蒜炒个如意菜。”这都是沈菡爱吃的。

最后再加一个清炒藕片,这就差不多了。

竹林微风徐徐,两人半闭眼睛靠在一起扯闲篇儿,天南海北,长辈、孩子、吃食,无话不可聊。

“太后这几年上了年纪,难得的是身体还不错,极少生病,真是祖宗保佑。”

“乌云珠和布尔和年纪也不小了,我掂摸了几个额驸人选,但总觉得有些这个那个的不妥当。”

“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对女儿家尤甚。宁可多挑一挑,等一等,也不要选个不妥当的,害了闺女一辈子。”

“你说的是,那我再看看。”

说完女儿的婚事,自然又聊到了三个阿哥的婚事上。

钦天监已经算出了吉日,太子的婚礼定在明年五月初八,胤祉和胤禛的分别定在六月和八月。

因为礼部尚书不再是‘阻碍’,有关太子成婚的各项礼仪流程定的飞速。拖延纠结了好几年的一桩大事,就这样简单的,以闪电一般的速度,尘埃落定了。

若问原因,自然还是因为两江总督之死。

北巡结束后,玄烨回到九经三事殿的第一件事,便是公开下诏,以修《明史》等重要史书为名,重新诏回了当初被贬黜的南方派首领徐乾学,以及王鸿绪、高士奇、韩菼等人。

这一串的人名,沈菡有的有印象,有的没听过,不过她听胤禛说过,这些人基本都是与太子系,太子的老师熊赐履不合的汉官。

看来虽然两江总督的事情因为距离太远,最终没能查出什么实证,但玄烨心里已经给索额图定了罪。

他可以不迁怒太子,但索额图如此猖狂,玄烨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从之前的一系列事情来看,单有明党,显然已经不足以压制索党,所以玄烨选择重新提起蛰伏许久的第三方势力。

虽然徐乾学本人又‘刚好’在接旨前夕身亡……

但南方系重臣、高士奇等御前近臣的回归还是令这几年在朝中备受冷落的南方派官员振奋不已。

王鸿绪接替徐乾学成为了新一任的南方派首领,朝堂也在玄烨的支持下,再次回归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只是,这样加剧党争的做法,显然是玄烨权衡轻重后,做出的十分无奈的一个决定——他无法舍掉太子,只能这样辛苦地去维持平衡。

沈菡听说这件事后,想起了关于康熙朝晚年朝堂混乱的一点儿记忆——这个背景知识大多出现在以‘四爷’为男主的言情小说中,成为雍正夺嫡和后来整治朝纲的背景。

从现在朝堂的发展来看,混乱的苗头已经初现,而玄烨也确实开始有些力不从心。

他虽然是个英明的皇帝,但皇帝也是人,精力有限,何况他的身体还出了问题。

如今内忧外患,党争又从之前单纯的利益争夺上升到伤人害命的程度,再加上自己的亲儿子在里面掺和,需要玄烨权衡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不夸张的说,他现在堪称心力交瘁。

从前年轻时,玄烨经常能抽出时间看书、练字,和张诚、白晋等传教士学习西学。两人兴致最高的那段时间,晚上会一起研究几何,玄烨还曾教过沈菡法语。可是现在,书房里堆的除了折子,还是折子。

他们讨论的话题也从天文地理,变成了朝堂的局势和走向。

玄烨无法和别人说这些,自己憋在心里又难受,只能和沈菡说一说,骂一骂这些只会争权夺利的臣子来出气。

等走出清溪书屋,他就又是那个宽和待下,符合汉臣理想的仁君圣主。

玄烨说起现在的朝堂也是无奈,干脆就不提了,只单纯说孩子们的婚事:“太子的婚事最繁琐,咱们先顾太子。大婚事宜单礼部已经呈上来了,朕看了看,没什么问题。接下来该是内务府那边的差事,但朕现在实在没功夫管这些,所以还是得辛苦你。”

这并不是说沈菡要亲自去给太子筹备婚礼,那是内务府官员们要做的事。

而是接下来,内务府在筹备的过程中,会有无数封折子递上来。

比如太子和太子妃成婚过程中要用到的所有衣服,参照沈菡和玄烨大婚时那数百套各种规制的礼服、吉服、常服,冠、氅、衣、裙、鞋等等,太子和太子妃的用度不会低太多。

内务府需要将这些一一列明,每一件都是哪家织造呈上来的,用的什么缎、什么线,各用了多少,绣娘几人,都叫什么名字。

太子妃的嫁妆用衣几何,太子的衣裳又有哪些,总共用了多少布匹、多少金线、银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