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113章 柳暗花明(1 / 2)

郑楠说着, 抬头看向小华道:“这是轻工业部组织的学习班,大概是有大规模建厂的机会,想提前培养些人才, 小华, 你好好努力, 或许工作上也会有新的调动。”

“楠姐, 那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小华是听出来了, 如果学习的好,后面可能会把他们放在更重要一些的岗位上,怪不得日期还没正式定下来, 艾大姐就急匆匆地写了这封信来。

这个机会确实很难得。

郑楠微微抿唇笑了下, 摇头道:“我就不去了。”

小华想要再劝, 这时候计少川走了进来, 看到许小华, 笑问道:“哎呦,小许同志过来了, 听说你上次的交流讲座搞的不错,还讨论了什么糕点方子,怎么样,回头抽空我也领教下?”

许小华没心思和人斗嘴, 淡淡地道:“抱歉, 我最近还真没空。”

计少川也不以为意,“唔”了一声, “那好吧,下回我自己也去东北学习学习。”说着,就走到了自个位置上去。

许小华应付完,再准备劝郑楠两句, 就见她怔怔地望着桌子上的笔记本,像是有些神思不属一样,心里微微叹了一声,没有再说,转身走了。

计少川探头朝门口看了一眼,见她走了,抬了抬下巴,问郑楠道:“哎,我说郑楠,你们那个柑罐头搞的怎么样了,这个小许,怕是拖后腿的很吧?”

不待郑楠回答,又自顾自地道:“你看刚才,她那口气大的,不就是出去学习个把月,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郑楠淡淡地道:“说不准以后,她还真是个人物呢!”

计少川嗤笑了一声,“不是我从门缝里瞧人,故意把人看扁,咱们就实打实地说,一个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初中生,即便能跟在咱们后面学些经验,挤到技术员的岗位上来,她还能越过我们,搞什么推陈创新不成?”

“是,一般人混到技术员的岗位上,已经是到顶了,但是小华不一样,我相信她,日后能够在咱们这个行业做出成绩来。”郑楠的语气很平静,似乎对自己说的话深信不疑。

计少川见她这么笃定,一时也有些语塞,微微咳嗽了声,想掩饰下尴尬。

郑楠倒是和他说起另一件事来,“计工,你刚才提起小华前些天的技术交流会,那于访在会议上故意为难她,想必你也有所耳闻吧?”

计少川眼睛闪了闪,含糊地道:“倒是听了一两句,怎么了?”

“于访是你的徒弟,我以为他会和你说。”

计少川摸了摸头道:“他后面不是跟了老覃吗?可不算是我的徒弟。”

郑楠“哦”了一声,“那就算了,我本来还想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呢!”

计少川“呵呵”应了,郑楠没再理他,转头整理自己的材料来,心思却全不在这上头,想到小华拿来的信,忍不住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如果放在一年前,她肯定是愿意去的,但是现在……

想到躺在病床上的章厉生,郑楠立即又摇了摇头。

**

傍晚,小华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郑楠骑着车从她旁边过,刚喊了声“楠姐”,就见郑楠像是没听见一样,车头拐了个弯,朝友谊医院那个方向去了。

明显是去看尚在住院的章厉生的,不由心里微微叹了一声。

回家的时候,和奶奶说起这事,老太太也叹道:“这姑娘也是想不开,结婚过日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钱,再有个小病小灾的,日子可愁人了。”

小华道:“楠姐的性格比较坚强,大概日子苦点也能过。”

沈凤仪不认同地道:“她能过,那她的孩子呢?她自己苦点没什么,小孩子可以吗?”

小华瞬间无言以对。

沈凤仪温声道:“虽说找对象,不能光看人家门第如何,但是奶奶和你说句心里话,基础的温饱还是得有保障才行,像你,奶奶还希望对方不会阻挠你前进的脚步,即便结婚了,也不会被家庭琐事绊住脚步,依旧能够有自己的追求。”

这也是为什么,沈凤仪格外看好徐庆元的缘故,这个孩子心胸豁达,不会觉得女同志就该比自己低些,还愿意帮助小华进步,充分尊重小华自己的意见。

她家就这一个孙女,她是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自由地过这一生,不像她们老一辈一样,进了夫家的门,人生里就是孩子和灶台了。

她以前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文章,男人嫌弃每天回家,不是流水账一样的没完没了地吃饭,就是判不尽的婆媳官司,或者是没完没了的小儿啼闹,让他感觉窒息,完全无法沉下心来工作,然后批判华国的家庭模式。

她当时看完,就觉得触目惊心,在这饭食、官司、啼哭背后,难道没有映现出一个个无奈、崩溃、焦心的妻子、儿媳和母亲的身影吗?

她甚至觉得这个作者有些无耻,但是也不可否认,有很多男同志是认同这位作者的“烦闷”和“苦恼”的,当时她还拿着这份报纸问丈夫,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丈夫倒是和她推心置腹了一番,感谢她这些年为家庭的付出,她当时一口气才顺了些。

现在和孙女儿聊起婚姻来,心里仍是有无尽的担忧,如果小花花真和庆元没了缘分,以后还能再找到这样尊重、爱护小花花的孙女婿吗?

想到这里,仍不住叮嘱孙女道:“小花花,奶奶这一辈子因为投了女胎,就困在这四四方方的天地里了,但那是旧社会的缘故,现在是新社会了,奶奶相信我的孙女也能够做出一番成绩来,不管这成绩是大是小,奶奶都希望你能坚持,千万不要有靠人的想法,靠谁都不信。”

许小华忙应道:“奶奶,你放心,我都知道的。”说到这里,许小华忽然想起艾大姐的信来,立即和奶奶说了个大概。

听到艾雁华想让小花花去春市进修一年,沈凤仪笑道:“这是好事,虽然你去这么久,我们会想你,但这是你的前途,奶奶支持你去。”

说着,心里忽然一动,望向孙女问道:“庆元有说这次是去东北哪里吗?”

许小华摇了摇头,“我忘问了,回头我问下。”

沈凤仪点头道:“要是去一个地方,你们还能互相照应下。”握着孙女的手,叹道:“要是能和庆元调到一个地方去,也可以试一试。”

许小华怔了一下,“奶奶,我要是去那么远,你和爸妈怎么办呢?”

沈凤仪笑道:“我倒没什么,又没有工作了,你要是不嫌弃奶奶,奶奶去你那里住个一年半载的也不是不可以,你爸爸常年不在家,你去哪儿,对他影响不是很大,就是你妈妈,才调回京市来,怕是不好再走。”

又拍了拍孙女的手道:“奶奶也就这么一说,回头你还得和你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听到奶奶愿意和她走,许小华心里有些感动,忽而转念一想,她先前不还愁着以后用什么理由劝服家人和她一块儿离开京市吗?

眼下这不是现成的理由吗?

她真是一叶障目了,这两天就光着急庆元哥调走的事儿,竟然忘了,自己本来也是准备在1966年之前,把一家人带离京市的。

先前她还想着,等到了年底,找个什么理由劝家人和她一块儿走,心思全在她自己的工作这边,完全没想到,突破口也可以是庆元哥那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