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第八十章朕意已决(1 / 2)

如今有两个消息摆在晏玄钰面前,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西行的人回来了, 但是遭到了南突厥执失部的袭击。

好消息是,突厥人抢走了异邦宝石、金银器具以及玻璃制品, 好在被袭击的地点已经离大周很近, 援兵去的足够及时, 因此从西边带回来的种子幸存下来,只是到底死了不少人。

而且那群人明明已经熬过了向西时未知的各种危险, 却在临回到大周时因意外而死。

晏玄钰闭了闭眼, 下令厚葬。

探索未知的道路本就是充满了可能死亡的危险,所有人出发前都早已做好了准备。可是让晏玄钰接受不了的是, 他们明明已经快回到了大周, 却因为突厥人的袭击死去。

若果可以, 晏玄钰甚至恨不得现在就去打下突厥和戎狄, 让大周的发展永无后顾之忧。

只是不行。

他想尽力让更多人能活下来,而这种情况, 只有在他们的武器更先进,战术更高超,兵卒更强悍, 与将领之间配合更默契来实现。

这些现在他们都还做不到。

大周兵卒比起之前已经厉害了许多,可是想要在与突厥士兵战斗中处于上风仍然需要时间,他们缺的不是毅力,而是时间。

所以现在大周绝对不能先贸然出手, 且一旦出手,就要将突厥连根拔起,因为突厥擅游牧, 无论是撤退的速度还是在一个新地方生长起来的能力都十分强悍,只要给他们一个地方,他们就能很快恢复元气,而且一直以来的历史来看,他们永远存有野心,永远不会真正的归顺,永远有野性和不甘。

只是历史用事实证明,他们并不适合做天下的主人。

突厥,王帐。

“哦终于坐不住了么”男人斜靠在宝石镶嵌的王座上,玩味地看着盖有大周国玺的文书。

“啊,议和”男人一手托腮,似乎真的在思考这件事。

“王,大周的使臣怎么处置”一个半裸着上身的络腮胡汉子粗声粗气地问。

孜罗抬眼看向说话的男人“把他扔到狼窝去。”

络腮胡男人一愣,孜罗却又哈哈笑了起来,“本王说的是你。”

他随意地一抬手,身边几个侍卫顿时将络腮胡男人压在地上。

“王”男人急切地求饶。

孜罗缓缓起身,抬脚在络腮胡男人脸上狠狠碾了几下。

待络腮胡男人求饶的声音远去,孜罗才重新回到了王座上,“议和可以啊,让晏玄钰亲自来和本王谈。”

他笑眯眯地看向下首“诸位以为如何啊”

王帐内寂静一片。

突厥王室要么是归顺于孜罗被他拿捏,要么早已被一抔土掩盖,哪里会有什么意见

孜罗初即位时,那群自大的王室贵族或者突厥将领还不知其厉害,他们低估了这个心计深沉的前二皇子,下场显而易见。

孜罗让突厥这群粗犷勇猛的汉子们说起都不禁汗毛竖立,如果用什么来形容他,他们首先想起的就是每个人小时候阿妈或阿嬷口中那只在草原夜里出现的会吃人的游鬼。

他明明白白告诉晏玄钰,议和可以,他愿意亲自出面,但是也希望晏玄钰能亲自来,他都已经退了一步同意议和了,晏玄钰不愿意拿出一丝一毫诚意吗当然,如果晏玄钰不愿亲自来,那他也没办法咯。

“他做梦”朝堂之上,众官员对突厥王大骂特骂。

“他一个突厥王也配称得上君主了么”

晏玄钰同样面容严肃。

阿史那孜罗和他的哥哥与父亲,还有曾经为了复辟前朝的姜相完全不同,如果说晏玄钰和那些人周旋尚有余力,对上阿史那孜罗,他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注意。

不管是从原主的记忆中还是这一世,他都知道阿史那孜罗是心机深沉之人。

只是这般明晃晃昭告天下,他愿意与中原议和,互通有无,但是前提是要中原拿出诚意来啊,他如今是突厥之主都愿意亲自来和谈,中原如若不拿出诚意,是根本不想和谈,还是

为了保证彼此安全,阿史那孜罗提议将议和地点设在黄沙城外。

“呵呵,他阿史那孜罗不来京城,又是怕什么呢”

“陛下,您千万不能答应,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知那突厥王又在打什么主意。”

晏玄钰按了按太阳穴, “他要的就是你们这样想。”

“陛下”

不能去。

理智告诉晏玄钰,可是另一个声音在说,或许这是唯一打破僵局的办法。

晏玄钰既不想现在就出兵与突厥对战,又不想看到再因为突厥而导致大周的子民死亡。一直不直面这个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

或许阿史那孜罗并不是真心议和,只是另有谋划。

他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

边境再次来文书时,除了照例汇报大周边境情况,还有一封给晏玄钰的信,上面盖着袁康的私印。

数月前晏玄钰说起武器,让袁康想到了一件事,说十几年前,天下闻名的铸剑师伍双隐退,从此在江湖消失。

伍双铸剑,吹毛短发,削铁如泥。

若是能找到伍双,若他愿意为大周士兵铸造武器,剑指突厥之日又会缩短很多。

只是他说,伍双早已隐退不知去向,天下之大何处去寻

如今武器一事已经被晏玄钰先放到一边,让他略感焦灼的是阿史那孜罗派来大周的使臣带来的文书。

于是晏玄钰飞书一封,问袁康的意见。

山高路远,袁康的回信竟只有短短一句

“但凭陛下吩咐,康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意思是,如果晏玄钰决定去和谈,那么袁康就算拼死也会保他周全吗

晏玄钰一愣。

朝臣一致认为陛下应留在京城,不应信那突厥王的鬼话。

这似乎是所有人的共识,在其他朝事上,官员们会因为各种想法碰撞而吵得不可开交,可是在和谈这件事上,没人有第二个意见。

就连晏玄钰也知道,让他去边境见阿史那孜罗这在京城乃至天下看来都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是袁康只说,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这本是一句夸张的表忠心之语,从袁康嘴里说出,却让晏玄钰知道,袁康这样说,便一定会这样做。

他看出晏玄钰的犹豫,知道即使现在朝廷上下都持反对意见,可晏玄钰内心深处是想去的。

不顾一切的,幼稚又危险的想法。

“陛下,臣仍是那句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况您是天子”由晏玄钰一手提拔的官员站在朝堂上第一次“忤逆”了他。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朝堂中一片附和声,晏玄钰看去,不管是从前不对付的还是互相看不顺眼的,此时竟都如此一致。

若是之前,晏玄钰该欣慰他们终于学会“合作”了。

只是现在

“朕意已决。”晏玄钰说。

朝堂上,一切声音都消失了。

“若陛下执意要去,老臣便执意跟随。”就在这时,原本坐着的韩元站起,手持笏板跪了下来。

他即使已经白发苍苍,早年已露老态,可不知道是近几年身心舒缓了还是因为商场里膳食多样而吃得下饭了,看上去竟然比从前更显年轻。

此刻,晏玄钰似乎又成了曾经那个君主。

而韩元,又变成了曾经那个三朝元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