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去羊城 一路顺风(1 / 2)

人和人相处, 真是看个缘分。

有些人认识的很久,但是称不上什么朋友,但是有的人认识时间不算特别长, 但是就能称得上一句很不错的朋友了。像是陈青妤和蔡明明就是这样。

她俩性格其实天壤之别。

陈青妤看着柔柔弱弱,娇滴滴的没主见, 但是骨子里是个强硬的性格。而且,她强硬的也有依仗,那是真敢动手,不过别人不知道罢了。

蔡明明五大三粗的,北方人特有的高个子,人也壮壮的, 性格风风火火,但是骨子里是个很相夫教子的传统好女人性格。

她跟陈青妤都有点“表里不一”,而且性格也是真的相差很大,但是两个人三观算是一致,所以相处的倒是挺好。这一次陈青妤想去南方,她也是第一时间就跟自家男人说了, 并且忧心忡忡:“小陈一个人娇滴滴的, 你说要是单独一个人走, 出事儿咋整啊!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不放心。”

也不等自家男人说什么,她继续碎碎念:“其实他家生活很稳定的,不算是咱大院儿富裕的,但是也很不错了啊。干啥要折腾那么多呢。做小贩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你看小涛他们都遭了多少白眼儿。”

蔡明明忧心忡忡的叹息, 说:“再说南方哪里是那么容易闯一闯的,这要是遇见坏人可咋整?这路程可不短的啊。”

马健:“我看小陈是个有成算的,既然是打算好了,应该也没什么的。”

他看了媳妇儿一眼, 说:“你也别总是觉得小陈多软弱,我就觉得她不好惹。”

相比于其他人,马健从头到尾都坚定的认为,陈青妤不是外表看起来那样的简单。不过陈青妤一个寡妇,他一个大老爷们也不好总是说人家这个那个的,好像显得他多关注似的,这样的避嫌他还是懂的。

所以即便蔡明明跟陈青妤关系不错,他也不太靠边儿的,更是很少说陈青妤的闲话。

这会儿是看着自家媳妇儿太过忧心,这才开了口:“你也甭担心,我觉得找一条出路也不是不好。我年前去前门买年货,都看到好几茬儿卖东西的了。你看赚钱也没啥不好。”

“那怎么一样,小陈一个女同志,哪能跟一些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比。”

马健失笑,说:“那你咋想的?”

蔡明明期期艾艾的,犹豫了一下,说:“你说,我跟小陈一起去行不行?”

马健瞬间睁大了眼,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家媳妇儿。

蔡明明:“我是真的有点不放心,她是我的朋友哎。我跟她一起,也有个照应。”

马健感叹:“你可真行。”

不过马健倒是大院儿难得的好男人了,他只是犹豫了一下就说:“我也不是要阻拦你,可你也是个女同志,而且性格还憨厚,我哪里放心的下?”

“我们是两个人,总归好很多吧。”

蔡明明:“你就答应我吧,一来我不放心小陈;二来也是跟着出去见见世面。”

她说:“我如果能靠这个赚钱,那不是很好?也能让家里宽裕些。我觉得小陈有句话说得对,孩子大了,用钱的地方就多了。如果摆摊儿真的行,我也能干啊。”

其实蔡明明自己内心都挺矛盾的,她既觉得其实他们大院儿的人犯不上干这个,大家日子过的明明就不错了,用不上啊。但是又隐隐约约觉得陈青妤说的也是有点道理的。

孩子大了,总归用钱的地方多。

赚钱吗,不磕碜。

她抿着嘴,说:“咱家孩子虽然现在还小,但是早点多攒点钱也是对的。”

马健叹息一声,想了想,说:“如果你真是想去,我也不拦着你。但是你如果出门,一定要跟陈青妤时刻都在一起,千万别落单。不然我才是真的不放心、你们两个一起,总归多个照看。”

蔡明明高兴:“我就知道你不会拦着我,不过,爸妈那边……”

劝说马健本来就不难,难得是公婆那一关。

“你帮我去跟他们说吧。”

马健:“……”

蔡明明:“你帮我劝劝他们,我也是为了这个家。”

马健再次叹息:“你啊……”

马健夫妻两个的夜话,陈青妤是不晓得的,她倒是跟赵大妈絮叨着出门的事儿呢。

主要是叮嘱孩子的事儿。

她说:“虽说小佳小圆长得高大,但是他们才九岁,就是小孩子,我如果不在家,婆婆你一定要上心。可不能有一点的大意。”

赵大妈:“我知道的。”

陈青妤:“平日里吃吃喝喝也别糊弄,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该吃还是要吃的。”

赵大妈:“我知道的。”

陈青妤:“如果有些流言蜚语,你都护着点孩子,总归别让他们受委屈,孩子的心里状态也是要关注的。”

赵大妈:“知道知道,我知道了,你可真能絮叨,谁家孩子不都是随随便便养养。”

陈青妤:“我家就不行。随便养养,你以为是小猫小狗吗?我的孩子就不能受委屈。”

她自己小时候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还是希望孩子享受的。

赵大妈:“行行行,这个我知道,谁要是敢哔哔你投机倒把,笑话我们家小佳小圆,我就扇她。行不?”

陈青妤点头:“可以的。”

赵大妈:“这打架的事儿你就放心,我是一把好手儿。胡搅蛮缠我更是。”

她还挺洋洋得意的。

陈青妤斜楞眼,赵大妈迟疑了一下,有点犹豫又有点纠结,好半天,说:“那个……”

陈青妤:“嗯?”

赵大妈的纠结十分明显,她吭吭哧哧的,迟疑了半响,说:“那个……你出门,需要钱不?”

陈青妤挑眉:“咋的?要把你攒的养老钱给我?”

赵大妈工资是固定的,以前的存的养老钱也没多少,所以她手里有多少钱,陈青妤还是有数儿的。

她故意的说:“行啊,给我吧,穷家富路,我正缺钱。”

赵大妈:“啊?”

她心疼的都要昏过去了,忍不住按住自己心口窝,说:“你你你,你真要啊。”

陈青妤:“我为啥不要?你都要给我了,我还不要,我是有病啊?”

赵大妈恨不能扇自己一巴掌,咋就那么嘴欠儿呢。这可是她的养老钱,就算是现在两个人相处的很和睦,但是也不是完全交心的。就没见过谁家儿媳妇儿跟婆婆能够亲如一家人。

赵大妈期期艾艾:“呃,呃……其实,其实我觉得我手里还是留点钱,呃,有点钱,你出门要是不顺,咱家也有点兜底。你说、你说对吧?”

陈青妤:“嗤。”

赵大妈:“真的,我觉得,我觉得这个事儿……”

陈青妤笑了出来,说:“行了,不用解释了,我还不知道你?不舍得就说不舍得,还装大方!咋的,你以为我不会要还想卖个好?那就别指望了啊。”

赵大妈:“……”

陈青妤:“行了,不用你,我自己有钱。不过你搞清楚,我的钱是我的钱,你的钱是你的钱,我有钱没钱的,你也别给我动心思。不然你是知道我的,我可不会因为你是我婆婆而让着你。”

赵大妈:“知道知道,这个你放心,我懂。”

赵大妈最识时务了,她也算是看懂了,现在政策都跟以前不一样了。陈青妤可没那么需要她了,这事儿是赵大妈用了快一年才琢磨出来的。

她想了好久才终于想明白,陈青妤以前为啥要“软弱”。仔细想想,是因为社会风气。

但是现在那场风暴已经过去了,陈青妤就不怕那么多了。

所以她也不需要软弱了,正是因为这个,赵大妈才更加夹着尾巴做人。

她期期艾艾的问:“哎,儿媳妇儿,你哪来的钱啊?”

这都好几年了,按照陈青妤这个花法儿,再多的钱也该花光了啊,但是她还能去南方倒腾货,这要还说是当年的赔偿,外人或许会信。但是赵大妈才不会。

她又不是不知道他家是什么日子。

她问:“这钱,是你娘家给你留的吧?”

陈青妤想了想,适当的透漏了一些。

“这是我外公外婆留给我的,不过开始的时候被我爸找到了偷偷藏起来了。”

赵大妈:“什么玩意儿!!!”

她一咕噜坐起来,说:“你说说,到底咋回事儿啊。”

陈青妤:“也没咋,这是我外公外婆去世前给我留的,但是那会儿我爸把着所有的事儿,所以给藏起来了。你还记得俊文哥去世,你去厂里接班那天吗?”

“记得!”

那咋不记得呢?

她就是从那天开始上班的。

陈青妤:“我带着孩子回来的时候,遇见了我爸,恰好看到他鬼鬼祟祟,所以就跟踪了他。他去的正是我外公外婆的老房子,我才知道他私藏了外公外婆留下来的钱。再后来我找到了外公外婆留给我的一封信,所以手里才有了钱。”

她不是一开始就有钱的。

不然她跟林俊文也不至于过的那么辛苦。

她怀孕和生孩子那会儿,林俊文为了给她补充营养,不断地找活儿加班儿,瘦的像是麻杆儿,一阵风都能吹倒。都是为了她。想到这里,陈青妤对赵大妈的态度都好了几分。

赵大妈毕竟是林俊文的亲妈。

林俊文对她是真的好。

陈青妤:“这些年我钓鱼,有时候钓不到也会买一点的,不然你以为我是大罗神仙啊。每次都能钓到那么多。”

赵大妈:“卧槽。”

她震惊,不过震惊之后又觉得理所当然。

怪不得陈青妤有钱。

怪不得陈青妤总是能钓到很多很多鱼。

她说:“竟然是这样,你爹也太不是人了。他咋能干这个,我就没见过这样的老登,真是不做人,丧尽天良,连女儿的东西都贪,这也太贪婪了。”

赵大妈知道自己也不是啥良善人,但是对自己孩子还是有真心的啊。

这如果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真心,那这人得多心狠手辣啊!

“你爸那个人,我都不希个说,真是不做人。”

陈青妤:“习惯了,你看他后来对二儿子也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

“那倒也是,你他那个二弟,提到他那白眼球儿都要翻上天了。”

他们交易山货嘛,那自然是见过的。

陈青妤笑了笑,说:“是啊!”

“哎。你外公外婆给你留了多少钱?”赵大妈贼兮兮的问道。

陈青妤:“这你就别管了。”

赵大妈:“问问还不成吗?”

陈青妤:“反正你用不着多管。”

她又斜楞赵大妈一眼,说:“你就管好自己,少给我整幺蛾子,不然我也不会客气的。”

赵大妈:“……”这什么态度啊。

不过,她倒是谄媚的笑:“你放心,我是不会胡咧咧了。这些年啊,咱家多亏了你。我就说你手里的钱不至于花这么久,原来是因为这个。儿媳妇儿你放心,我虽然不能干啥,但是保证不给你拖后腿。”

“你心里有数儿就行。”

她叮嘱:“我是知道你的,肯定不会吃亏也不是瞎炫耀的人,这个我放心。”

“那肯定的啊,咱们多少年了。我是啥样人你也知道的。”她又问:“你这次去南方,是想去哪个城市?去多久?是打算拿什么回来?衣服吗?”

陈青妤:“我原本是想去鹏城的,毕竟是试点,但是我就怕他们是刚如火如荼的干起来,还不成规模。所以我想去羊城看看。至于拿货,那肯定是衣服了,我也没什么经验,小打小闹的先干起来吧。”

赵大妈:“这也行。”

她说:“这衣服是好东西,就算是卖不完也可以收着慢慢穿,总归是不会浪费的。”

陈青妤:“是啊!”

她也不反驳什么,只是说:“我过几天暖和了就走。”

“成!”

陈青妤:“如果赚了钱,我肯定第一时间买房子。”

赵大妈感叹:“哪有那么容易,你看谁家住房不紧张。”

陈青妤:“我知道啊,所以要赚钱啊,有了钱,总归多了机会,到时候我们换个大点的,一人一间房。”

“噗,你可真能吹。”

陈青妤:“怎么就是吹了,你等着吧,有钱肯定可以。”

赵大妈:“那要是这样敢情儿好。”

婆媳两个人说起这些,陈青妤不经意的看向了炕头儿,小圆睡在哪儿,小姑娘睡得安安静静,陈青妤深深的看了一眼,笑着摇了摇头。

小丫头片子,还装睡。

不过陈青妤倒是不担心什么,她说的话,总归是不怕被孩子听见的。

而且吧,有些话他们听见了,也不是坏事儿,小孩子自己偷听来的,就会更加坚信。他们知道的多了,也会更加有底气一些。她不想自家小孩儿是怯懦的个性。

至于会不会往外说……这个陈青妤是半点也不担心的。

自家这两个虽然才九岁,但是可是精明的很。

两个小家伙儿又聪明又机灵,特别像她。嘤嘤。

陈青妤:“行了,睡吧。”

她说:“时间不早了。”

赵大妈:“成。”

过年的日子过得很快,陈青妤有这个打算之后又做了一些“功课”。

现在去羊城,可没有直达的火车,陈青妤他们是要在半路中转的。

至于卧铺,就算是有钱都买不到,这可不是几十年后,这会儿卧铺那都是得托关系买的。陈青妤他们家没有这个关系,所以只能正常买票。

这一次出门,蔡明明已经跟陈青妤商量好了一起走。

两个人首先就是去街道办开了介绍信。

出门在外,没有介绍信是会当成盲流儿的,那真是寸步难行。

因为要开介绍信,他们去南方的事儿就根本瞒不住的,不过陈青妤也没想瞒着。就连街道办都很诧异,不敢相信她们两个女同志就这么大胆。

陈青妤倒是落落大方的,声音绵软但是坚定:“这不是政策都出来了?我就想着,不管啥时候咋都得响应国家号召,既然政策说行,我就想去南方拿点货回来试试,一来是让自己都有点事情做,充实一下自己。二来也是改善一下家里的条件。我们家三十来平,孩子也渐渐大了。总归不能总是等着厂子给我们安排、如果自己能找到出路。不是也给厂子减轻负担?”

她腼腆的笑笑,说:“我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我想干活儿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想着靠着双手自力更生总归没有什么不对的。”

陈青妤这话说的很中听,让办事员都不好劝了。

他给两个人开了介绍信,说:“这是一个月的,你们一个月内一定要回来的。”

再长,可就不敢开了,容易出事儿的。

陈青妤点头:“我们知道的,其实应该也用不上那么久,不过毕竟是第一次出门,时间留的充足点,我们自己也踏实。”

办事员再次点头。

但是点头之后,又严肃的说:“你们去羊城归去羊城,可不要去其他的地方,更不要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可千万别一时错了主意,走错路。外面虽好,但是也不如自己家,懂吗?”

蔡明明:“????”

她迷茫:“啥意思啊?”

陈青妤也没言语,一副不懂的样子。

其实,她听懂了,这会儿他们内地和港城的差距还是挺大的,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往那边跑,然后游水去港城发财。陈青妤懂,但是陈青妤还是装的不懂。

不然她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四九城的家庭妇女,咋可能知道的那么多?是不是也有心跑路?

这都不好说啊。

所以陈青妤也是一副懵懂的样子。

要不说,一张好脸是很有欺骗性的。

陈青妤这样,办事员语气都放缓了不少,说:“我也就是提醒你们一下不要犯错误,别的没什么。鹏城那边很多往港城跑的,所以鹏城那边审查严格,这不,都往周围跑,然后再绕到鹏城那边去对岸。你们都是有家有业的,可别糊涂错了主意,每年死在海里的,都不知道多少人。那可真是尸骨无存,入土为安都不成的。你们都是有家有孩子的,可不能干这个。”

蔡明明眼珠子瞪的滴流圆,赶紧摆手,说:“这咋可能啊,不可能不可能,我父母都在这边,丈夫孩子也在,日子过得顶顶不错,我干啥要去那边。人生地不熟的,让人欺负死。我们可不会干那个。”

陈青妤:“就是,我还有孩子呢。”

办事员:“行了,我就是提醒一句,没别的。”

其实他也真是没觉得这两个人会游水去对岸。

一般女人都是比较顾家的。

这是例行的提醒。

“你们记在心里就好,出门在外也别听别人忽悠,说什么去了港城就有好生活。别跟着一些不熟的人走,你们自己不乐意去,保不齐还有骗子。”

陈青妤严肃:“我们晓得的。”

两个人又听了一会儿碎碎念,陈青妤是都懂的,也见怪不怪。

但是蔡明明出来了之后倒是一头汗,大冬天的一头汗啊,她抹着汗说:“妈呀,真吓人,你说咋还有抛家舍业的去那边的呢。”

陈青妤笑了笑:“都是为了生活。”

他们开好了介绍信,蔡明明说:“我家给我拿了五百块钱,我自己还有五百,我还是第一次带着这么多钱出门,我都要紧张死了。你说我们不会遇见小偷儿吧。”

陈青妤:“把钱贴身放。”

“那肯定的,我缝到裤衩儿上。”

她说:“这次出门我公婆本来不太赞成的,但是我男人和我小姑子很赞成,我男人还跟他爸妈争取了五百块钱。”

陈青妤笑了下,说:“他们人挺好的。”

“那是。”

蔡明明:“你带多少?”

陈青妤:“那可比你多多了,你看我都不怕。”

蔡明明:“???”

她上下打量陈青妤,陈青妤娇嗔:“咋的?看我不像是有钱人?”

蔡明明点头,说:“你家不是有钱就花吗?”

陈青妤:“我外公外婆去世之前给我留了点钱,俊文去世的时候,补偿金也在我手里。我家虽然有钱就花,但是你也知道我这些年钓鱼还是有收获的,虽然咱不敢投机倒把,但是我经常跟人倒腾东西。你也不是不知道。所以虽然看着我家添东西,但是有不少都是换的,根本没花钱。”

陈青妤半真半假的,但是她也不是存心的。

有时候,这些都是善意的谎言,其实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总归这些半真半假的谎言也并不会伤害人,所以陈青妤真真假假的,掺杂着说。

他家的东西当然是在黑市儿买的,但是她就说是用鱼换的,别人也不晓得。这种谎言并不伤害人又能保护自己,挺好的。

蔡明明惊讶:“林俊文去世的补偿金竟然在你手里?”

她很不可思议。

在她心里,赵大妈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啊。

陈青妤:“俊文的赔偿金,我们家分成了四份,一人一份。但是我是小佳小圆的妈妈,所以他们的钱也都在我这里。我婆婆每个月工资还给我二十五六块钱,所以我也攒了一些。我家是吃的不错,但是鱼不花钱,还能换东西。我婆婆也就在家吃一顿饭,所以其实还能攒下来钱的。我家是看着花光了,其实没有。我不敢太漏财,不然我家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有人图谋不轨怎么办。”

蔡明明大震惊。

她以前一直觉得赵大妈是大院儿刻薄第一人,但是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她每个月给家里交这么多钱!

啊这……

看不出来啊。

老巫婆一下子变成了白莲花!

“我真是没想到,真是想不到……”

陈青妤:“这有啥想不到的?俊文没了,我们是婆婆仅剩的亲人了。小佳小圆也是俊文留下来孩子,她总归要顾及这个的。”

蔡明明是传统的女人。

陈青妤这么说,她就懂了,随即点头:“是了,是这么回事儿,小佳小圆是林家人,她再刻薄也会对他们有几分真心的。是我一叶障目了。”

陈青妤笑了笑。

“那这么说还真是,这些年大家都没细算过,其实你家看着生活挺好,但是开销不大的。”

她也没见陈青妤添置过太多新衣服,就那么两件倒腾着穿。

家里其他人也一样。

吃吃喝喝,好是比大院儿其他人家好一些的,但是他家吃鱼不花钱,这么看,确实是能攒下来的。

“我倒是真没想到。”

陈青妤意味深长的笑了下。

他家看起来是没添置新衣服,但是里面都换新的了啊。

就是最外层是旧的,就像是棉袄,她隔一年就要翻新或者换一茬儿的。因为外面没变,所以大家不知道罢了。至于秋衣秋裤什么的,陈青妤每次都买一样的,所以大家一直都觉得就是那一套,其实,也根本不是。

陈青妤是属于闷声搞事儿的,她可不在面上折腾。

“你还别说,一想到要去南方,我还有点紧张。”

陈青妤:“这有啥,别紧张,我们可以。我们虽然是女同志,但是也可以做出点事儿,让其他人刮目相看。”

“对!”

两个人开好了介绍信,陈青妤又去找了小涛买了点零嘴儿。

这出门在外,都是必须的。

陈青妤买了糖炒栗子,还有炒瓜子儿,还带了地瓜干儿,想着这些东西太干,自己还带了一个水壶,灌了一壶热水。这肯定是不够的,但是火车上保准可以加的。

陈青妤有准备,蔡明明也有。

她做了几个肉夹馍,还煮了几个鸡蛋。

两个人打算一起出门闯荡的事情已经传出来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嘛!

大院儿还真是议论纷纷,各有各的说法,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很不看好的。这必须不看好啊,别说他们是女同志,就算是男同志都不成。

现在的人都是很看不起练摊儿的。

不过谁要是敢哔哔,赵大妈就敢堵在人家门口骂人,所以大家虽然心里看不起,背后蛐蛐儿,但是倒是不敢在他们面前说,也不会去孩子面前说。

赵大妈的威力,还是很大的。

惹不起。

赵大妈的战斗事迹,那可真是太多了。

要知道,小佳小圆当初上育红班,有个几个小孩儿嘴贱说他们死了爸爸是没人要的小孩儿,骂他们兄妹俩是小扫把星。老师不仅不管,还笑嘻嘻的看热闹。这事儿当天被赵大妈知道,赵大妈可是去育红班大闹一场,不仅给这老师骂的狗血淋头,还闹到了领导那里,不依不饶。她愣是因此挨了处分。赵大妈坚称这个老师一定会打击报复,给自家孩子调到了另外一个班级。

事情要是这样就完了,大家还不会那么记忆犹新。这赵大妈是问了几个小孩儿的家庭,直接挨家闹了,态度好表示一定会处理,真的教训孩子了的,赵大妈就放过了。

那不不耐烦没当回事儿还觉得赵大妈小题大做,嘴巴不干不净的。赵大妈直接请假一天,去他们单位闹。

那是闹得天翻地覆。

当着他们工友的面儿,撕下虚伪的假面具。

赵大妈愣是闹了一个礼拜,挨家闹,家里闹完单位闹。

但凡谁要是碰她一下,赵大妈也不是省油的灯,就直接动手。

别看赵大妈是个老太太,那可真是强的可怕。大老爷们都能揍得鼻青脸肿。

吃亏是不能吃亏的。

赵大妈从不吃亏。

毕竟,她身边可是有拉偏驾强的更可怕的陈青妤帮着下手,哪里可能会输。

最后到底是登门道歉,这事儿才算完。

几个嘴贱的小崽子都被家里揍了。

从那以后,就没人敢在小佳小圆面前蛐蛐不好听的了。又不是疯了。招惹他们家那不是要死?

其实这事儿也有不好的影响,有些家长也会教孩子不跟小佳小圆玩儿,生怕一个不好招惹到赵大妈这个泼妇。但是他们面上不敢做的太明显,疏远会有的,但是却不敢露出来。

小佳小圆感觉不深刻。

他们都不敢做在面上,除非特别敏感,不然真是不会有特别深的感触。而且,小佳小圆也不缺玩伴儿的。谁也不可能跟所有人都成为朋友。有一些人不乐意跟小佳小圆玩儿,但是总归也有乐意的。

慕强嘛!

小佳小圆都学习好,还是有小伙伴的。

也有人是因为赵大妈而乐意跟小佳小圆玩儿,他们还觉得,赵大妈挺厉害的呢。

这连老爷们都能打过,想学!

小孩子的心,大人哪懂!

所以小佳小圆还是快乐成长。

这次陈青妤他们打算去南方进货练摊儿,大家也只是敢背地里蛐蛐,不敢在明面上扯话茬儿。

至于小佳小圆,那就更没有影响他们了。

同学们更是不敢说,赵大妈是不打他们,但是,他们自己的父母会打啊!

这要是有人蛐蛐,小佳小圆的奶奶那是真的要去他们父母单位闹得。这要不要了命了!

不敢惹!

人要是混一点,名声虽然不好听,但是真的省事儿啊!

脸面也不当饭吃,所以赵大妈不需要。

陈青妤他们顺顺利利的准备好了一切,再二月下旬终于踏上了去南方的路。

陈青妤和蔡明明两个女同志一起出门,他们去车站买了火车票,嗯,卧铺别想了,她们只能买硬座,这会儿出门的人还挺多,他们四九城是首都,妥妥的大站。

大概是正好赶上二月末开学季,人山人海。

陈青妤:“大意了啊!”

但是介绍信都开了,也不能改日子了。

陈青妤自己不上学,就忘了现在是开学季。

平日里感觉身边上学的人也不多,但是出门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儿。人还是很多的。

四九城的大学虽然不少,但是也有考去外地的,所以车站的人真是多的不得了。不少年轻面孔。陈青妤她们是在武汉中转。其实陈青妤也不知道从这里中转是不是最优路线。

但是现在火车可不像是几十年后那么发达,这会儿就这样,她们去羊城没有直达火车,中转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就算是绕路,也得这么走。

陈青妤和蔡明明随身带的东西都不是很多。

两个人都背着书包,这是陈青妤提议的,出门在外,还是轻便为主。

书包背在前边,也更安全。

虽说是书包,但是不是买现成的学生款,而是自己做的,没那么花里胡哨的图案,两个人一同出门,陈青妤还是第一次坐这个年月的火车,蔡明明倒是坐过,毕竟她几乎每年还是要回娘家一次的。

两个人一起往车上挤,陈青妤仗着自己力气大,很快的就拽着蔡明明挤上了车!

两个人:“呼呼呼!”

呼哧呼哧大喘气。

陈青妤:“走吧,去座位。”

蔡明明感叹:“这人也太多了。”

陈青妤点头,他们这还是始发站呢,如果不是始发站,更不晓得是啥样儿。

你别看火车都是有座位号的,但是还真不是每个人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不少占了座那是不让的,软弱的可能就没办法。陈青妤当然不是软弱的人,但是也不想遇到这种人争辩,索性早点上车,不给人这个机会。

陈青妤有劲儿,挤得厉害,倒是第一波上车,她本来就是在自己车厢这个门口上车的,所以倒是也很快就找到座位,两个人的座位是对面,两个人都是靠窗。

这是陈青妤买票的时候说好话要求的。

他们这是长途车,都是三排座,到时候很快也人多,坐在里头肯定是比坐在外头更舒服的。

两个人很快的就坐下。

蔡明明:“我们真幸运,竟然是第一波挤上来的。”

陈青妤点头,把自己带的好吃的掏出来放在小桌板上,这靠窗还有这个好处呢,能放东西,这要是坐在靠过道,东西放过来拿东西都不方便。

蔡明明:“还是你机灵,我本来还说挨着坐,还是这样更好。”

陈青妤:“那可不,虽然我是第一次坐这个,但是我也是做了功课的。”

蔡明明含笑竖起大拇指。

她说:“我们去年回我爸妈哪儿,是坐在一排的,我抱着孩子呢,就有个中年妇女要跟我换座儿,说是自己晕车,想坐在窗边。让我给她让个座儿。可理直气壮了。当时就被我家马健给挤兑走了。也不知道我们今天能不能遇到这样的,如果遇到你看我的,我都跟我家马健学会了。”

陈青妤:“噗!”

因为她们两个没带什么东西,所以都没让家里人来送,两个人坐下来没一会儿,他们这边都坐满了。倒是没遇到那种想要换座的。蔡明明有点遗憾:“我还想表现一下呢。”

陈青妤笑了出来,说:“没人找茬儿还不好啊!”

蔡明明:“我这不是跟我男人学了怎么怼人?想发挥一下啊。”

陈青妤笑的更厉害。

火车还没有发车,但是眼瞅着人倒是越来越多,竟然还有很多没座儿的,还有的挤不上来,已经从窗口开始往里爬了。

陈青妤看的目瞪口呆。

没见过,真的没见过啊。

她好奇的抻着脖子张望,这可真是切切实实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气息了。

陈青妤感叹:“我的妈呀,就这么往里塞啊。”

“你们第一次坐车吧?这是常事儿。”坐在对面一个中年男同志搭话儿。

陈青妤笑:“第一次见。”

“你们这是去哪儿啊?”

“武汉。”

“我也是去武汉,你们这是去干什么?探亲么?还是中转?”

这会儿的人,果然是没有什么边界感,张口就问。

蔡明明警惕的看着这人,觉得他问的也太多了吧。她立刻搭话儿:“我们干啥跟你没关系吧。”

中年人被噎了一下,一愣,随即说:“我没什么恶意的,你们别误会我,我是武汉的,来四九城出差,这往回走呢。我是厂子里的销售,本来出来公干都是做卧铺,结果这次赶上正好月末,倒是没定上。”

他适当的彰显自己的实力,伸手将水杯放在小桌板上,适当的露出自己的手表。又多看了陈青妤一眼。

陈青妤根本看都不看他,她对春运好奇,对老式绿皮车好奇,但是对老爷们不好奇。

蔡明明把话茬儿接过去,她倒是不言语了,仍旧靠在座位的后背儿上,好奇的看热闹。兴趣十足。

中年人抿抿嘴,说:“这一趟过去,差不多也得一天多了。”

“哦。”

蔡明明也不是很想搭话儿的。

出门在外,谁不小心谨慎啊。

又不熟,有啥可唠的。

大概是看出人家不太想搭理他,中年人终于不说话了。

而这会儿火车也终于动了起来,“开车了。”

蔡明明看着窗外的景色变化,说:“我还是第一次去武汉。”

陈青妤:“我也是啊。”

中年人又想接话儿,还没开口,就听陈青妤说:“好在我们是冬天出门,要是夏天,你看这些人,这车上就指不定什么味道了。现在最起码还没什么特别的味道。”

蔡明明:“是了是了。”

两个人唠嗑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倒是不给人插话儿的机会。

现在坐火车的人可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少不得唠唠嗑儿什么的,陌生人也能搭话儿说几句。但是两个女同志出门,到底是要谨慎不少的。所以陈青妤她们只聊自己的,不太跟人搭话儿,倒是也不奇怪。

那个中年男人试图加入,但是没成功之后,也就不强求了。

陈青妤她们也是无聊,索性聊着家长里短。

蔡明明:“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石晓伟想跟袁皓雪好那事儿不?”

陈青妤点头:“知道,你过年那天说的,咋的?又有后续了?”

现在都二月末了,也过去差不多一个月了,没看有什么动静啊!

蔡明明:“有啊,我们两家是对门,我盯的真真儿的呢。石晓伟竟然跟袁皓雪说,他知道皓雪的家庭配不上他,但是他不嫌弃袁皓雪,让她别心里有顾忌。还说他知道皓雪心里有他,让皓雪不要装了。哈哈哈哈,你不知道,当时袁皓雪的样子像是吃了屎。我都不知道石晓伟哪里来的自信。”

陈青妤不仅想到一句话:普通又自信。

她竟然见到其中的翘楚了啊?

陈青妤:“人家一家七口,除了还在念高中的小妹,还有不够年纪去育红班的小侄子。其他全是工人,人家配不上他?他家连个工作都没有,全家都靠他妈养着。配不上他,这话真是说得出口哦。脸皮可真厚啊。”

陈青妤真是叹为观止。

就算赵蓉名声不好,就算管婷婷的姐夫吃了花生米。

但是算起来也不是皓雪的事儿,她是自私一些,不过确实没有沾染什么事儿,人家用的着看得上石晓伟吗?

“石晓伟脑子不好的。当年皓雪还没工作的时候都看不上他,现在人家工作不错,咋可能看得上他啊!真是不要脸,想占便宜也没有这样的。”

蔡明明:“谁说不是啊,他还说让皓雪把工作给他,然后皓雪在家相夫教子。我听了都想扇他,你看着吧,他要是再纠缠皓雪,肯定要倒霉。赵蓉可不会容着他这么纠缠自己的女儿。”

“有什么也是活该!一个大老爷们什么能耐也没有还自以为是,人家不收拾他收拾谁!”

“这男的是想软饭硬吃。”坐在赵蓉身边的老大妈忍不住开了口。她说:“你们这些年轻姑娘不懂,有些男人就是这样的,特别自视甚高,但其实半点能耐也没有,也根本压不住骨子里想要吃软饭的心。”

“这个我懂啊,我们大院儿就有,他明明是入赘,但是老丈人一死,就给闺女改姓了。然后还拿了媳妇儿的工作,这些年一言不合就打媳妇儿……”

巴拉巴拉!

蔡明明信不过中年男人,但是跟老大妈闲话家常倒是热情。

没一会儿,大家就唠了起来。

陈青妤也忍不住加入,没一会儿,他们这一片儿的人都更多了,一个个竖着耳朵。

就连刚才还有些花花心思的中年男都忍不住开口:“这下乡青年回城,人多了,也确实不好安排。好多人都没有工作,那就只能想办法。你们说的这个,我看就是相中了人家姑娘的工作,想要通过结婚拿到手。这样的人就算是结婚了也不会有啥真心的。”

“那肯定的啊。”

“我们那边……”

现场一来二去就火热起来。

“啊,你们说的这些没有我知道的一个厉害,我家一个老邻居,他家儿子就是入赘到女方家庭了。那女的家庭可厉害了,亲爹是机械厂的领导呢,好像还是啥书记来着。”

陈青妤眼珠子一下子睁大了!

卧槽!

车永峰啊!

这谁想的到啊,竟然是车永峰。

果然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一言不合就有谁被拎出来了。

陈青妤:“你说的是车永峰吗?”

老太太一拍大腿:“就是他!你也知道?”

陈青妤:“我家有人在厂里上班。”

“对对对,就是他,那你知道他那老丈人退了吧?哎呦喂,这老丈人退了,这小子一下子就张扬起来了,说话都大声了。他家也是,他家那老娘,以前亲家是领导,屁颠儿屁颠儿跟狗一样伺候儿媳妇儿,现在眼看人家亲爹下去了。吆五喝六的,还当着好些个邻居要扇儿媳妇儿大嘴巴子呢。那车永峰就在一边看着,屁话也不说。你看看,这吃软饭的男人啊,都靠不住。”

陈青妤好奇的很,追问:“那扇了吗?”

“扇什么啊!她那儿媳妇儿一把抓住婆婆的手腕子,给了她一个大嘴巴子,还说她儿子不行,她不离婚已经够厚道了,他家要是找茬儿,她就离婚!啧啧啧,你说说,图啥?让人揭了底子吧?”

“打婆婆?这做的也不对吧?”

“那也不能这么说,谁让她儿子不行呢。”

“那倒也是,男人要是不行,真是说啥都没用,人家不离婚都该感恩了。”

大家讨论起来。

陈青妤:“……”

车永峰的名声哎!

嘿嘿!

陈青妤:“破船还有三千钉,他家也太短视了。”

“那可不是!听说事情发生第二天,他就被调到后勤了。你看看,人家退休了,也不是一点能耐也没有啊。”

“这就随便调了?也太厉害了吧?”

老太太:“你们是不知道,要是技术大拿,谁会这么干?那个车永峰干了五年还是一级工,整天仗着老丈人在车间得过且过不干活儿。这玩意儿你说多给车间拖后腿?谁不烦?他半点工作能力没有,这次得罪了人,人家还不赶紧给他踢走?”

陈青妤听得欢乐,笑眯眯:“活该啊!”

正说着,有人尖叫:“啊啊啊,我听八卦忘下车了!”

众人一愣,随即哄堂大笑……

天爷啊,这叫啥事儿啊!

她很不可思议。

在她心里,赵大妈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啊。

陈青妤:“俊文的赔偿金,我们家分成了四份,一人一份。但是我是小佳小圆的妈妈,所以他们的钱也都在我这里。我婆婆每个月工资还给我二十五六块钱,所以我也攒了一些。我家是吃的不错,但是鱼不花钱,还能换东西。我婆婆也就在家吃一顿饭,所以其实还能攒下来钱的。我家是看着花光了,其实没有。我不敢太漏财,不然我家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有人图谋不轨怎么办。”

蔡明明大震惊。

她以前一直觉得赵大妈是大院儿刻薄第一人,但是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她每个月给家里交这么多钱!

啊这……

看不出来啊。

老巫婆一下子变成了白莲花!

“我真是没想到,真是想不到……”

陈青妤:“这有啥想不到的?俊文没了,我们是婆婆仅剩的亲人了。小佳小圆也是俊文留下来孩子,她总归要顾及这个的。”

蔡明明是传统的女人。

陈青妤这么说,她就懂了,随即点头:“是了,是这么回事儿,小佳小圆是林家人,她再刻薄也会对他们有几分真心的。是我一叶障目了。”

陈青妤笑了笑。

“那这么说还真是,这些年大家都没细算过,其实你家看着生活挺好,但是开销不大的。”

她也没见陈青妤添置过太多新衣服,就那么两件倒腾着穿。

家里其他人也一样。

吃吃喝喝,好是比大院儿其他人家好一些的,但是他家吃鱼不花钱,这么看,确实是能攒下来的。

“我倒是真没想到。”

陈青妤意味深长的笑了下。

他家看起来是没添置新衣服,但是里面都换新的了啊。

就是最外层是旧的,就像是棉袄,她隔一年就要翻新或者换一茬儿的。因为外面没变,所以大家不知道罢了。至于秋衣秋裤什么的,陈青妤每次都买一样的,所以大家一直都觉得就是那一套,其实,也根本不是。

陈青妤是属于闷声搞事儿的,她可不在面上折腾。

“你还别说,一想到要去南方,我还有点紧张。”

陈青妤:“这有啥,别紧张,我们可以。我们虽然是女同志,但是也可以做出点事儿,让其他人刮目相看。”

“对!”

两个人开好了介绍信,陈青妤又去找了小涛买了点零嘴儿。

这出门在外,都是必须的。

陈青妤买了糖炒栗子,还有炒瓜子儿,还带了地瓜干儿,想着这些东西太干,自己还带了一个水壶,灌了一壶热水。这肯定是不够的,但是火车上保准可以加的。

陈青妤有准备,蔡明明也有。

她做了几个肉夹馍,还煮了几个鸡蛋。

两个人打算一起出门闯荡的事情已经传出来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嘛!

大院儿还真是议论纷纷,各有各的说法,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很不看好的。这必须不看好啊,别说他们是女同志,就算是男同志都不成。

现在的人都是很看不起练摊儿的。

不过谁要是敢哔哔,赵大妈就敢堵在人家门口骂人,所以大家虽然心里看不起,背后蛐蛐儿,但是倒是不敢在他们面前说,也不会去孩子面前说。

赵大妈的威力,还是很大的。

惹不起。

赵大妈的战斗事迹,那可真是太多了。

要知道,小佳小圆当初上育红班,有个几个小孩儿嘴贱说他们死了爸爸是没人要的小孩儿,骂他们兄妹俩是小扫把星。老师不仅不管,还笑嘻嘻的看热闹。这事儿当天被赵大妈知道,赵大妈可是去育红班大闹一场,不仅给这老师骂的狗血淋头,还闹到了领导那里,不依不饶。她愣是因此挨了处分。赵大妈坚称这个老师一定会打击报复,给自家孩子调到了另外一个班级。

事情要是这样就完了,大家还不会那么记忆犹新。这赵大妈是问了几个小孩儿的家庭,直接挨家闹了,态度好表示一定会处理,真的教训孩子了的,赵大妈就放过了。

那不不耐烦没当回事儿还觉得赵大妈小题大做,嘴巴不干不净的。赵大妈直接请假一天,去他们单位闹。

那是闹得天翻地覆。

当着他们工友的面儿,撕下虚伪的假面具。

赵大妈愣是闹了一个礼拜,挨家闹,家里闹完单位闹。

但凡谁要是碰她一下,赵大妈也不是省油的灯,就直接动手。

别看赵大妈是个老太太,那可真是强的可怕。大老爷们都能揍得鼻青脸肿。

吃亏是不能吃亏的。

赵大妈从不吃亏。

毕竟,她身边可是有拉偏驾强的更可怕的陈青妤帮着下手,哪里可能会输。

最后到底是登门道歉,这事儿才算完。

几个嘴贱的小崽子都被家里揍了。

从那以后,就没人敢在小佳小圆面前蛐蛐不好听的了。又不是疯了。招惹他们家那不是要死?

其实这事儿也有不好的影响,有些家长也会教孩子不跟小佳小圆玩儿,生怕一个不好招惹到赵大妈这个泼妇。但是他们面上不敢做的太明显,疏远会有的,但是却不敢露出来。

小佳小圆感觉不深刻。

他们都不敢做在面上,除非特别敏感,不然真是不会有特别深的感触。而且,小佳小圆也不缺玩伴儿的。谁也不可能跟所有人都成为朋友。有一些人不乐意跟小佳小圆玩儿,但是总归也有乐意的。

慕强嘛!

小佳小圆都学习好,还是有小伙伴的。

也有人是因为赵大妈而乐意跟小佳小圆玩儿,他们还觉得,赵大妈挺厉害的呢。

这连老爷们都能打过,想学!

小孩子的心,大人哪懂!

所以小佳小圆还是快乐成长。

这次陈青妤他们打算去南方进货练摊儿,大家也只是敢背地里蛐蛐,不敢在明面上扯话茬儿。

至于小佳小圆,那就更没有影响他们了。

同学们更是不敢说,赵大妈是不打他们,但是,他们自己的父母会打啊!

这要是有人蛐蛐,小佳小圆的奶奶那是真的要去他们父母单位闹得。这要不要了命了!

不敢惹!

人要是混一点,名声虽然不好听,但是真的省事儿啊!

脸面也不当饭吃,所以赵大妈不需要。

陈青妤他们顺顺利利的准备好了一切,再二月下旬终于踏上了去南方的路。

陈青妤和蔡明明两个女同志一起出门,他们去车站买了火车票,嗯,卧铺别想了,她们只能买硬座,这会儿出门的人还挺多,他们四九城是首都,妥妥的大站。

大概是正好赶上二月末开学季,人山人海。

陈青妤:“大意了啊!”

但是介绍信都开了,也不能改日子了。

陈青妤自己不上学,就忘了现在是开学季。

平日里感觉身边上学的人也不多,但是出门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儿。人还是很多的。

四九城的大学虽然不少,但是也有考去外地的,所以车站的人真是多的不得了。不少年轻面孔。陈青妤她们是在武汉中转。其实陈青妤也不知道从这里中转是不是最优路线。

但是现在火车可不像是几十年后那么发达,这会儿就这样,她们去羊城没有直达火车,中转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就算是绕路,也得这么走。

陈青妤和蔡明明随身带的东西都不是很多。

两个人都背着书包,这是陈青妤提议的,出门在外,还是轻便为主。

书包背在前边,也更安全。

虽说是书包,但是不是买现成的学生款,而是自己做的,没那么花里胡哨的图案,两个人一同出门,陈青妤还是第一次坐这个年月的火车,蔡明明倒是坐过,毕竟她几乎每年还是要回娘家一次的。

两个人一起往车上挤,陈青妤仗着自己力气大,很快的就拽着蔡明明挤上了车!

两个人:“呼呼呼!”

呼哧呼哧大喘气。

陈青妤:“走吧,去座位。”

蔡明明感叹:“这人也太多了。”

陈青妤点头,他们这还是始发站呢,如果不是始发站,更不晓得是啥样儿。

你别看火车都是有座位号的,但是还真不是每个人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不少占了座那是不让的,软弱的可能就没办法。陈青妤当然不是软弱的人,但是也不想遇到这种人争辩,索性早点上车,不给人这个机会。

陈青妤有劲儿,挤得厉害,倒是第一波上车,她本来就是在自己车厢这个门口上车的,所以倒是也很快就找到座位,两个人的座位是对面,两个人都是靠窗。

这是陈青妤买票的时候说好话要求的。

他们这是长途车,都是三排座,到时候很快也人多,坐在里头肯定是比坐在外头更舒服的。

两个人很快的就坐下。

蔡明明:“我们真幸运,竟然是第一波挤上来的。”

陈青妤点头,把自己带的好吃的掏出来放在小桌板上,这靠窗还有这个好处呢,能放东西,这要是坐在靠过道,东西放过来拿东西都不方便。

蔡明明:“还是你机灵,我本来还说挨着坐,还是这样更好。”

陈青妤:“那可不,虽然我是第一次坐这个,但是我也是做了功课的。”

蔡明明含笑竖起大拇指。

她说:“我们去年回我爸妈哪儿,是坐在一排的,我抱着孩子呢,就有个中年妇女要跟我换座儿,说是自己晕车,想坐在窗边。让我给她让个座儿。可理直气壮了。当时就被我家马健给挤兑走了。也不知道我们今天能不能遇到这样的,如果遇到你看我的,我都跟我家马健学会了。”

陈青妤:“噗!”

因为她们两个没带什么东西,所以都没让家里人来送,两个人坐下来没一会儿,他们这边都坐满了。倒是没遇到那种想要换座的。蔡明明有点遗憾:“我还想表现一下呢。”

陈青妤笑了出来,说:“没人找茬儿还不好啊!”

蔡明明:“我这不是跟我男人学了怎么怼人?想发挥一下啊。”

陈青妤笑的更厉害。

火车还没有发车,但是眼瞅着人倒是越来越多,竟然还有很多没座儿的,还有的挤不上来,已经从窗口开始往里爬了。

陈青妤看的目瞪口呆。

没见过,真的没见过啊。

她好奇的抻着脖子张望,这可真是切切实实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气息了。

陈青妤感叹:“我的妈呀,就这么往里塞啊。”

“你们第一次坐车吧?这是常事儿。”坐在对面一个中年男同志搭话儿。

陈青妤笑:“第一次见。”

“你们这是去哪儿啊?”

“武汉。”

“我也是去武汉,你们这是去干什么?探亲么?还是中转?”

这会儿的人,果然是没有什么边界感,张口就问。

蔡明明警惕的看着这人,觉得他问的也太多了吧。她立刻搭话儿:“我们干啥跟你没关系吧。”

中年人被噎了一下,一愣,随即说:“我没什么恶意的,你们别误会我,我是武汉的,来四九城出差,这往回走呢。我是厂子里的销售,本来出来公干都是做卧铺,结果这次赶上正好月末,倒是没定上。”

他适当的彰显自己的实力,伸手将水杯放在小桌板上,适当的露出自己的手表。又多看了陈青妤一眼。

陈青妤根本看都不看他,她对春运好奇,对老式绿皮车好奇,但是对老爷们不好奇。

蔡明明把话茬儿接过去,她倒是不言语了,仍旧靠在座位的后背儿上,好奇的看热闹。兴趣十足。

中年人抿抿嘴,说:“这一趟过去,差不多也得一天多了。”

“哦。”

蔡明明也不是很想搭话儿的。

出门在外,谁不小心谨慎啊。

又不熟,有啥可唠的。

大概是看出人家不太想搭理他,中年人终于不说话了。

而这会儿火车也终于动了起来,“开车了。”

蔡明明看着窗外的景色变化,说:“我还是第一次去武汉。”

陈青妤:“我也是啊。”

中年人又想接话儿,还没开口,就听陈青妤说:“好在我们是冬天出门,要是夏天,你看这些人,这车上就指不定什么味道了。现在最起码还没什么特别的味道。”

蔡明明:“是了是了。”

两个人唠嗑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倒是不给人插话儿的机会。

现在坐火车的人可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少不得唠唠嗑儿什么的,陌生人也能搭话儿说几句。但是两个女同志出门,到底是要谨慎不少的。所以陈青妤她们只聊自己的,不太跟人搭话儿,倒是也不奇怪。

那个中年男人试图加入,但是没成功之后,也就不强求了。

陈青妤她们也是无聊,索性聊着家长里短。

蔡明明:“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石晓伟想跟袁皓雪好那事儿不?”

陈青妤点头:“知道,你过年那天说的,咋的?又有后续了?”

现在都二月末了,也过去差不多一个月了,没看有什么动静啊!

蔡明明:“有啊,我们两家是对门,我盯的真真儿的呢。石晓伟竟然跟袁皓雪说,他知道皓雪的家庭配不上他,但是他不嫌弃袁皓雪,让她别心里有顾忌。还说他知道皓雪心里有他,让皓雪不要装了。哈哈哈哈,你不知道,当时袁皓雪的样子像是吃了屎。我都不知道石晓伟哪里来的自信。”

陈青妤不仅想到一句话:普通又自信。

她竟然见到其中的翘楚了啊?

陈青妤:“人家一家七口,除了还在念高中的小妹,还有不够年纪去育红班的小侄子。其他全是工人,人家配不上他?他家连个工作都没有,全家都靠他妈养着。配不上他,这话真是说得出口哦。脸皮可真厚啊。”

陈青妤真是叹为观止。

就算赵蓉名声不好,就算管婷婷的姐夫吃了花生米。

但是算起来也不是皓雪的事儿,她是自私一些,不过确实没有沾染什么事儿,人家用的着看得上石晓伟吗?

“石晓伟脑子不好的。当年皓雪还没工作的时候都看不上他,现在人家工作不错,咋可能看得上他啊!真是不要脸,想占便宜也没有这样的。”

蔡明明:“谁说不是啊,他还说让皓雪把工作给他,然后皓雪在家相夫教子。我听了都想扇他,你看着吧,他要是再纠缠皓雪,肯定要倒霉。赵蓉可不会容着他这么纠缠自己的女儿。”

“有什么也是活该!一个大老爷们什么能耐也没有还自以为是,人家不收拾他收拾谁!”

“这男的是想软饭硬吃。”坐在赵蓉身边的老大妈忍不住开了口。她说:“你们这些年轻姑娘不懂,有些男人就是这样的,特别自视甚高,但其实半点能耐也没有,也根本压不住骨子里想要吃软饭的心。”

“这个我懂啊,我们大院儿就有,他明明是入赘,但是老丈人一死,就给闺女改姓了。然后还拿了媳妇儿的工作,这些年一言不合就打媳妇儿……”

巴拉巴拉!

蔡明明信不过中年男人,但是跟老大妈闲话家常倒是热情。

没一会儿,大家就唠了起来。

陈青妤也忍不住加入,没一会儿,他们这一片儿的人都更多了,一个个竖着耳朵。

就连刚才还有些花花心思的中年男都忍不住开口:“这下乡青年回城,人多了,也确实不好安排。好多人都没有工作,那就只能想办法。你们说的这个,我看就是相中了人家姑娘的工作,想要通过结婚拿到手。这样的人就算是结婚了也不会有啥真心的。”

“那肯定的啊。”

“我们那边……”

现场一来二去就火热起来。

“啊,你们说的这些没有我知道的一个厉害,我家一个老邻居,他家儿子就是入赘到女方家庭了。那女的家庭可厉害了,亲爹是机械厂的领导呢,好像还是啥书记来着。”

陈青妤眼珠子一下子睁大了!

卧槽!

车永峰啊!

这谁想的到啊,竟然是车永峰。

果然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一言不合就有谁被拎出来了。

陈青妤:“你说的是车永峰吗?”

老太太一拍大腿:“就是他!你也知道?”

陈青妤:“我家有人在厂里上班。”

“对对对,就是他,那你知道他那老丈人退了吧?哎呦喂,这老丈人退了,这小子一下子就张扬起来了,说话都大声了。他家也是,他家那老娘,以前亲家是领导,屁颠儿屁颠儿跟狗一样伺候儿媳妇儿,现在眼看人家亲爹下去了。吆五喝六的,还当着好些个邻居要扇儿媳妇儿大嘴巴子呢。那车永峰就在一边看着,屁话也不说。你看看,这吃软饭的男人啊,都靠不住。”

陈青妤好奇的很,追问:“那扇了吗?”

“扇什么啊!她那儿媳妇儿一把抓住婆婆的手腕子,给了她一个大嘴巴子,还说她儿子不行,她不离婚已经够厚道了,他家要是找茬儿,她就离婚!啧啧啧,你说说,图啥?让人揭了底子吧?”

“打婆婆?这做的也不对吧?”

“那也不能这么说,谁让她儿子不行呢。”

“那倒也是,男人要是不行,真是说啥都没用,人家不离婚都该感恩了。”

大家讨论起来。

陈青妤:“……”

车永峰的名声哎!

嘿嘿!

陈青妤:“破船还有三千钉,他家也太短视了。”

“那可不是!听说事情发生第二天,他就被调到后勤了。你看看,人家退休了,也不是一点能耐也没有啊。”

“这就随便调了?也太厉害了吧?”

老太太:“你们是不知道,要是技术大拿,谁会这么干?那个车永峰干了五年还是一级工,整天仗着老丈人在车间得过且过不干活儿。这玩意儿你说多给车间拖后腿?谁不烦?他半点工作能力没有,这次得罪了人,人家还不赶紧给他踢走?”

陈青妤听得欢乐,笑眯眯:“活该啊!”

正说着,有人尖叫:“啊啊啊,我听八卦忘下车了!”

众人一愣,随即哄堂大笑……

天爷啊,这叫啥事儿啊!

她很不可思议。

在她心里,赵大妈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啊。

陈青妤:“俊文的赔偿金,我们家分成了四份,一人一份。但是我是小佳小圆的妈妈,所以他们的钱也都在我这里。我婆婆每个月工资还给我二十五六块钱,所以我也攒了一些。我家是吃的不错,但是鱼不花钱,还能换东西。我婆婆也就在家吃一顿饭,所以其实还能攒下来钱的。我家是看着花光了,其实没有。我不敢太漏财,不然我家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有人图谋不轨怎么办。”

蔡明明大震惊。

她以前一直觉得赵大妈是大院儿刻薄第一人,但是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她每个月给家里交这么多钱!

啊这……

看不出来啊。

老巫婆一下子变成了白莲花!

“我真是没想到,真是想不到……”

陈青妤:“这有啥想不到的?俊文没了,我们是婆婆仅剩的亲人了。小佳小圆也是俊文留下来孩子,她总归要顾及这个的。”

蔡明明是传统的女人。

陈青妤这么说,她就懂了,随即点头:“是了,是这么回事儿,小佳小圆是林家人,她再刻薄也会对他们有几分真心的。是我一叶障目了。”

陈青妤笑了笑。

“那这么说还真是,这些年大家都没细算过,其实你家看着生活挺好,但是开销不大的。”

她也没见陈青妤添置过太多新衣服,就那么两件倒腾着穿。

家里其他人也一样。

吃吃喝喝,好是比大院儿其他人家好一些的,但是他家吃鱼不花钱,这么看,确实是能攒下来的。

“我倒是真没想到。”

陈青妤意味深长的笑了下。

他家看起来是没添置新衣服,但是里面都换新的了啊。

就是最外层是旧的,就像是棉袄,她隔一年就要翻新或者换一茬儿的。因为外面没变,所以大家不知道罢了。至于秋衣秋裤什么的,陈青妤每次都买一样的,所以大家一直都觉得就是那一套,其实,也根本不是。

陈青妤是属于闷声搞事儿的,她可不在面上折腾。

“你还别说,一想到要去南方,我还有点紧张。”

陈青妤:“这有啥,别紧张,我们可以。我们虽然是女同志,但是也可以做出点事儿,让其他人刮目相看。”

“对!”

两个人开好了介绍信,陈青妤又去找了小涛买了点零嘴儿。

这出门在外,都是必须的。

陈青妤买了糖炒栗子,还有炒瓜子儿,还带了地瓜干儿,想着这些东西太干,自己还带了一个水壶,灌了一壶热水。这肯定是不够的,但是火车上保准可以加的。

陈青妤有准备,蔡明明也有。

她做了几个肉夹馍,还煮了几个鸡蛋。

两个人打算一起出门闯荡的事情已经传出来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嘛!

大院儿还真是议论纷纷,各有各的说法,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很不看好的。这必须不看好啊,别说他们是女同志,就算是男同志都不成。

现在的人都是很看不起练摊儿的。

不过谁要是敢哔哔,赵大妈就敢堵在人家门口骂人,所以大家虽然心里看不起,背后蛐蛐儿,但是倒是不敢在他们面前说,也不会去孩子面前说。

赵大妈的威力,还是很大的。

惹不起。

赵大妈的战斗事迹,那可真是太多了。

要知道,小佳小圆当初上育红班,有个几个小孩儿嘴贱说他们死了爸爸是没人要的小孩儿,骂他们兄妹俩是小扫把星。老师不仅不管,还笑嘻嘻的看热闹。这事儿当天被赵大妈知道,赵大妈可是去育红班大闹一场,不仅给这老师骂的狗血淋头,还闹到了领导那里,不依不饶。她愣是因此挨了处分。赵大妈坚称这个老师一定会打击报复,给自家孩子调到了另外一个班级。

事情要是这样就完了,大家还不会那么记忆犹新。这赵大妈是问了几个小孩儿的家庭,直接挨家闹了,态度好表示一定会处理,真的教训孩子了的,赵大妈就放过了。

那不不耐烦没当回事儿还觉得赵大妈小题大做,嘴巴不干不净的。赵大妈直接请假一天,去他们单位闹。

那是闹得天翻地覆。

当着他们工友的面儿,撕下虚伪的假面具。

赵大妈愣是闹了一个礼拜,挨家闹,家里闹完单位闹。

但凡谁要是碰她一下,赵大妈也不是省油的灯,就直接动手。

别看赵大妈是个老太太,那可真是强的可怕。大老爷们都能揍得鼻青脸肿。

吃亏是不能吃亏的。

赵大妈从不吃亏。

毕竟,她身边可是有拉偏驾强的更可怕的陈青妤帮着下手,哪里可能会输。

最后到底是登门道歉,这事儿才算完。

几个嘴贱的小崽子都被家里揍了。

从那以后,就没人敢在小佳小圆面前蛐蛐不好听的了。又不是疯了。招惹他们家那不是要死?

其实这事儿也有不好的影响,有些家长也会教孩子不跟小佳小圆玩儿,生怕一个不好招惹到赵大妈这个泼妇。但是他们面上不敢做的太明显,疏远会有的,但是却不敢露出来。

小佳小圆感觉不深刻。

他们都不敢做在面上,除非特别敏感,不然真是不会有特别深的感触。而且,小佳小圆也不缺玩伴儿的。谁也不可能跟所有人都成为朋友。有一些人不乐意跟小佳小圆玩儿,但是总归也有乐意的。

慕强嘛!

小佳小圆都学习好,还是有小伙伴的。

也有人是因为赵大妈而乐意跟小佳小圆玩儿,他们还觉得,赵大妈挺厉害的呢。

这连老爷们都能打过,想学!

小孩子的心,大人哪懂!

所以小佳小圆还是快乐成长。

这次陈青妤他们打算去南方进货练摊儿,大家也只是敢背地里蛐蛐,不敢在明面上扯话茬儿。

至于小佳小圆,那就更没有影响他们了。

同学们更是不敢说,赵大妈是不打他们,但是,他们自己的父母会打啊!

这要是有人蛐蛐,小佳小圆的奶奶那是真的要去他们父母单位闹得。这要不要了命了!

不敢惹!

人要是混一点,名声虽然不好听,但是真的省事儿啊!

脸面也不当饭吃,所以赵大妈不需要。

陈青妤他们顺顺利利的准备好了一切,再二月下旬终于踏上了去南方的路。

陈青妤和蔡明明两个女同志一起出门,他们去车站买了火车票,嗯,卧铺别想了,她们只能买硬座,这会儿出门的人还挺多,他们四九城是首都,妥妥的大站。

大概是正好赶上二月末开学季,人山人海。

陈青妤:“大意了啊!”

但是介绍信都开了,也不能改日子了。

陈青妤自己不上学,就忘了现在是开学季。

平日里感觉身边上学的人也不多,但是出门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儿。人还是很多的。

四九城的大学虽然不少,但是也有考去外地的,所以车站的人真是多的不得了。不少年轻面孔。陈青妤她们是在武汉中转。其实陈青妤也不知道从这里中转是不是最优路线。

但是现在火车可不像是几十年后那么发达,这会儿就这样,她们去羊城没有直达火车,中转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就算是绕路,也得这么走。

陈青妤和蔡明明随身带的东西都不是很多。

两个人都背着书包,这是陈青妤提议的,出门在外,还是轻便为主。

书包背在前边,也更安全。

虽说是书包,但是不是买现成的学生款,而是自己做的,没那么花里胡哨的图案,两个人一同出门,陈青妤还是第一次坐这个年月的火车,蔡明明倒是坐过,毕竟她几乎每年还是要回娘家一次的。

两个人一起往车上挤,陈青妤仗着自己力气大,很快的就拽着蔡明明挤上了车!

两个人:“呼呼呼!”

呼哧呼哧大喘气。

陈青妤:“走吧,去座位。”

蔡明明感叹:“这人也太多了。”

陈青妤点头,他们这还是始发站呢,如果不是始发站,更不晓得是啥样儿。

你别看火车都是有座位号的,但是还真不是每个人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不少占了座那是不让的,软弱的可能就没办法。陈青妤当然不是软弱的人,但是也不想遇到这种人争辩,索性早点上车,不给人这个机会。

陈青妤有劲儿,挤得厉害,倒是第一波上车,她本来就是在自己车厢这个门口上车的,所以倒是也很快就找到座位,两个人的座位是对面,两个人都是靠窗。

这是陈青妤买票的时候说好话要求的。

他们这是长途车,都是三排座,到时候很快也人多,坐在里头肯定是比坐在外头更舒服的。

两个人很快的就坐下。

蔡明明:“我们真幸运,竟然是第一波挤上来的。”

陈青妤点头,把自己带的好吃的掏出来放在小桌板上,这靠窗还有这个好处呢,能放东西,这要是坐在靠过道,东西放过来拿东西都不方便。

蔡明明:“还是你机灵,我本来还说挨着坐,还是这样更好。”

陈青妤:“那可不,虽然我是第一次坐这个,但是我也是做了功课的。”

蔡明明含笑竖起大拇指。

她说:“我们去年回我爸妈哪儿,是坐在一排的,我抱着孩子呢,就有个中年妇女要跟我换座儿,说是自己晕车,想坐在窗边。让我给她让个座儿。可理直气壮了。当时就被我家马健给挤兑走了。也不知道我们今天能不能遇到这样的,如果遇到你看我的,我都跟我家马健学会了。”

陈青妤:“噗!”

因为她们两个没带什么东西,所以都没让家里人来送,两个人坐下来没一会儿,他们这边都坐满了。倒是没遇到那种想要换座的。蔡明明有点遗憾:“我还想表现一下呢。”

陈青妤笑了出来,说:“没人找茬儿还不好啊!”

蔡明明:“我这不是跟我男人学了怎么怼人?想发挥一下啊。”

陈青妤笑的更厉害。

火车还没有发车,但是眼瞅着人倒是越来越多,竟然还有很多没座儿的,还有的挤不上来,已经从窗口开始往里爬了。

陈青妤看的目瞪口呆。

没见过,真的没见过啊。

她好奇的抻着脖子张望,这可真是切切实实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气息了。

陈青妤感叹:“我的妈呀,就这么往里塞啊。”

“你们第一次坐车吧?这是常事儿。”坐在对面一个中年男同志搭话儿。

陈青妤笑:“第一次见。”

“你们这是去哪儿啊?”

“武汉。”

“我也是去武汉,你们这是去干什么?探亲么?还是中转?”

这会儿的人,果然是没有什么边界感,张口就问。

蔡明明警惕的看着这人,觉得他问的也太多了吧。她立刻搭话儿:“我们干啥跟你没关系吧。”

中年人被噎了一下,一愣,随即说:“我没什么恶意的,你们别误会我,我是武汉的,来四九城出差,这往回走呢。我是厂子里的销售,本来出来公干都是做卧铺,结果这次赶上正好月末,倒是没定上。”

他适当的彰显自己的实力,伸手将水杯放在小桌板上,适当的露出自己的手表。又多看了陈青妤一眼。

陈青妤根本看都不看他,她对春运好奇,对老式绿皮车好奇,但是对老爷们不好奇。

蔡明明把话茬儿接过去,她倒是不言语了,仍旧靠在座位的后背儿上,好奇的看热闹。兴趣十足。

中年人抿抿嘴,说:“这一趟过去,差不多也得一天多了。”

“哦。”

蔡明明也不是很想搭话儿的。

出门在外,谁不小心谨慎啊。

又不熟,有啥可唠的。

大概是看出人家不太想搭理他,中年人终于不说话了。

而这会儿火车也终于动了起来,“开车了。”

蔡明明看着窗外的景色变化,说:“我还是第一次去武汉。”

陈青妤:“我也是啊。”

中年人又想接话儿,还没开口,就听陈青妤说:“好在我们是冬天出门,要是夏天,你看这些人,这车上就指不定什么味道了。现在最起码还没什么特别的味道。”

蔡明明:“是了是了。”

两个人唠嗑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倒是不给人插话儿的机会。

现在坐火车的人可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少不得唠唠嗑儿什么的,陌生人也能搭话儿说几句。但是两个女同志出门,到底是要谨慎不少的。所以陈青妤她们只聊自己的,不太跟人搭话儿,倒是也不奇怪。

那个中年男人试图加入,但是没成功之后,也就不强求了。

陈青妤她们也是无聊,索性聊着家长里短。

蔡明明:“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石晓伟想跟袁皓雪好那事儿不?”

陈青妤点头:“知道,你过年那天说的,咋的?又有后续了?”

现在都二月末了,也过去差不多一个月了,没看有什么动静啊!

蔡明明:“有啊,我们两家是对门,我盯的真真儿的呢。石晓伟竟然跟袁皓雪说,他知道皓雪的家庭配不上他,但是他不嫌弃袁皓雪,让她别心里有顾忌。还说他知道皓雪心里有他,让皓雪不要装了。哈哈哈哈,你不知道,当时袁皓雪的样子像是吃了屎。我都不知道石晓伟哪里来的自信。”

陈青妤不仅想到一句话:普通又自信。

她竟然见到其中的翘楚了啊?

陈青妤:“人家一家七口,除了还在念高中的小妹,还有不够年纪去育红班的小侄子。其他全是工人,人家配不上他?他家连个工作都没有,全家都靠他妈养着。配不上他,这话真是说得出口哦。脸皮可真厚啊。”

陈青妤真是叹为观止。

就算赵蓉名声不好,就算管婷婷的姐夫吃了花生米。

但是算起来也不是皓雪的事儿,她是自私一些,不过确实没有沾染什么事儿,人家用的着看得上石晓伟吗?

“石晓伟脑子不好的。当年皓雪还没工作的时候都看不上他,现在人家工作不错,咋可能看得上他啊!真是不要脸,想占便宜也没有这样的。”

蔡明明:“谁说不是啊,他还说让皓雪把工作给他,然后皓雪在家相夫教子。我听了都想扇他,你看着吧,他要是再纠缠皓雪,肯定要倒霉。赵蓉可不会容着他这么纠缠自己的女儿。”

“有什么也是活该!一个大老爷们什么能耐也没有还自以为是,人家不收拾他收拾谁!”

“这男的是想软饭硬吃。”坐在赵蓉身边的老大妈忍不住开了口。她说:“你们这些年轻姑娘不懂,有些男人就是这样的,特别自视甚高,但其实半点能耐也没有,也根本压不住骨子里想要吃软饭的心。”

“这个我懂啊,我们大院儿就有,他明明是入赘,但是老丈人一死,就给闺女改姓了。然后还拿了媳妇儿的工作,这些年一言不合就打媳妇儿……”

巴拉巴拉!

蔡明明信不过中年男人,但是跟老大妈闲话家常倒是热情。

没一会儿,大家就唠了起来。

陈青妤也忍不住加入,没一会儿,他们这一片儿的人都更多了,一个个竖着耳朵。

就连刚才还有些花花心思的中年男都忍不住开口:“这下乡青年回城,人多了,也确实不好安排。好多人都没有工作,那就只能想办法。你们说的这个,我看就是相中了人家姑娘的工作,想要通过结婚拿到手。这样的人就算是结婚了也不会有啥真心的。”

“那肯定的啊。”

“我们那边……”

现场一来二去就火热起来。

“啊,你们说的这些没有我知道的一个厉害,我家一个老邻居,他家儿子就是入赘到女方家庭了。那女的家庭可厉害了,亲爹是机械厂的领导呢,好像还是啥书记来着。”

陈青妤眼珠子一下子睁大了!

卧槽!

车永峰啊!

这谁想的到啊,竟然是车永峰。

果然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一言不合就有谁被拎出来了。

陈青妤:“你说的是车永峰吗?”

老太太一拍大腿:“就是他!你也知道?”

陈青妤:“我家有人在厂里上班。”

“对对对,就是他,那你知道他那老丈人退了吧?哎呦喂,这老丈人退了,这小子一下子就张扬起来了,说话都大声了。他家也是,他家那老娘,以前亲家是领导,屁颠儿屁颠儿跟狗一样伺候儿媳妇儿,现在眼看人家亲爹下去了。吆五喝六的,还当着好些个邻居要扇儿媳妇儿大嘴巴子呢。那车永峰就在一边看着,屁话也不说。你看看,这吃软饭的男人啊,都靠不住。”

陈青妤好奇的很,追问:“那扇了吗?”

“扇什么啊!她那儿媳妇儿一把抓住婆婆的手腕子,给了她一个大嘴巴子,还说她儿子不行,她不离婚已经够厚道了,他家要是找茬儿,她就离婚!啧啧啧,你说说,图啥?让人揭了底子吧?”

“打婆婆?这做的也不对吧?”

“那也不能这么说,谁让她儿子不行呢。”

“那倒也是,男人要是不行,真是说啥都没用,人家不离婚都该感恩了。”

大家讨论起来。

陈青妤:“……”

车永峰的名声哎!

嘿嘿!

陈青妤:“破船还有三千钉,他家也太短视了。”

“那可不是!听说事情发生第二天,他就被调到后勤了。你看看,人家退休了,也不是一点能耐也没有啊。”

“这就随便调了?也太厉害了吧?”

老太太:“你们是不知道,要是技术大拿,谁会这么干?那个车永峰干了五年还是一级工,整天仗着老丈人在车间得过且过不干活儿。这玩意儿你说多给车间拖后腿?谁不烦?他半点工作能力没有,这次得罪了人,人家还不赶紧给他踢走?”

陈青妤听得欢乐,笑眯眯:“活该啊!”

正说着,有人尖叫:“啊啊啊,我听八卦忘下车了!”

众人一愣,随即哄堂大笑……

天爷啊,这叫啥事儿啊!

她很不可思议。

在她心里,赵大妈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啊。

陈青妤:“俊文的赔偿金,我们家分成了四份,一人一份。但是我是小佳小圆的妈妈,所以他们的钱也都在我这里。我婆婆每个月工资还给我二十五六块钱,所以我也攒了一些。我家是吃的不错,但是鱼不花钱,还能换东西。我婆婆也就在家吃一顿饭,所以其实还能攒下来钱的。我家是看着花光了,其实没有。我不敢太漏财,不然我家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有人图谋不轨怎么办。”

蔡明明大震惊。

她以前一直觉得赵大妈是大院儿刻薄第一人,但是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她每个月给家里交这么多钱!

啊这……

看不出来啊。

老巫婆一下子变成了白莲花!

“我真是没想到,真是想不到……”

陈青妤:“这有啥想不到的?俊文没了,我们是婆婆仅剩的亲人了。小佳小圆也是俊文留下来孩子,她总归要顾及这个的。”

蔡明明是传统的女人。

陈青妤这么说,她就懂了,随即点头:“是了,是这么回事儿,小佳小圆是林家人,她再刻薄也会对他们有几分真心的。是我一叶障目了。”

陈青妤笑了笑。

“那这么说还真是,这些年大家都没细算过,其实你家看着生活挺好,但是开销不大的。”

她也没见陈青妤添置过太多新衣服,就那么两件倒腾着穿。

家里其他人也一样。

吃吃喝喝,好是比大院儿其他人家好一些的,但是他家吃鱼不花钱,这么看,确实是能攒下来的。

“我倒是真没想到。”

陈青妤意味深长的笑了下。

他家看起来是没添置新衣服,但是里面都换新的了啊。

就是最外层是旧的,就像是棉袄,她隔一年就要翻新或者换一茬儿的。因为外面没变,所以大家不知道罢了。至于秋衣秋裤什么的,陈青妤每次都买一样的,所以大家一直都觉得就是那一套,其实,也根本不是。

陈青妤是属于闷声搞事儿的,她可不在面上折腾。

“你还别说,一想到要去南方,我还有点紧张。”

陈青妤:“这有啥,别紧张,我们可以。我们虽然是女同志,但是也可以做出点事儿,让其他人刮目相看。”

“对!”

两个人开好了介绍信,陈青妤又去找了小涛买了点零嘴儿。

这出门在外,都是必须的。

陈青妤买了糖炒栗子,还有炒瓜子儿,还带了地瓜干儿,想着这些东西太干,自己还带了一个水壶,灌了一壶热水。这肯定是不够的,但是火车上保准可以加的。

陈青妤有准备,蔡明明也有。

她做了几个肉夹馍,还煮了几个鸡蛋。

两个人打算一起出门闯荡的事情已经传出来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嘛!

大院儿还真是议论纷纷,各有各的说法,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很不看好的。这必须不看好啊,别说他们是女同志,就算是男同志都不成。

现在的人都是很看不起练摊儿的。

不过谁要是敢哔哔,赵大妈就敢堵在人家门口骂人,所以大家虽然心里看不起,背后蛐蛐儿,但是倒是不敢在他们面前说,也不会去孩子面前说。

赵大妈的威力,还是很大的。

惹不起。

赵大妈的战斗事迹,那可真是太多了。

要知道,小佳小圆当初上育红班,有个几个小孩儿嘴贱说他们死了爸爸是没人要的小孩儿,骂他们兄妹俩是小扫把星。老师不仅不管,还笑嘻嘻的看热闹。这事儿当天被赵大妈知道,赵大妈可是去育红班大闹一场,不仅给这老师骂的狗血淋头,还闹到了领导那里,不依不饶。她愣是因此挨了处分。赵大妈坚称这个老师一定会打击报复,给自家孩子调到了另外一个班级。

事情要是这样就完了,大家还不会那么记忆犹新。这赵大妈是问了几个小孩儿的家庭,直接挨家闹了,态度好表示一定会处理,真的教训孩子了的,赵大妈就放过了。

那不不耐烦没当回事儿还觉得赵大妈小题大做,嘴巴不干不净的。赵大妈直接请假一天,去他们单位闹。

那是闹得天翻地覆。

当着他们工友的面儿,撕下虚伪的假面具。

赵大妈愣是闹了一个礼拜,挨家闹,家里闹完单位闹。

但凡谁要是碰她一下,赵大妈也不是省油的灯,就直接动手。

别看赵大妈是个老太太,那可真是强的可怕。大老爷们都能揍得鼻青脸肿。

吃亏是不能吃亏的。

赵大妈从不吃亏。

毕竟,她身边可是有拉偏驾强的更可怕的陈青妤帮着下手,哪里可能会输。

最后到底是登门道歉,这事儿才算完。

几个嘴贱的小崽子都被家里揍了。

从那以后,就没人敢在小佳小圆面前蛐蛐不好听的了。又不是疯了。招惹他们家那不是要死?

其实这事儿也有不好的影响,有些家长也会教孩子不跟小佳小圆玩儿,生怕一个不好招惹到赵大妈这个泼妇。但是他们面上不敢做的太明显,疏远会有的,但是却不敢露出来。

小佳小圆感觉不深刻。

他们都不敢做在面上,除非特别敏感,不然真是不会有特别深的感触。而且,小佳小圆也不缺玩伴儿的。谁也不可能跟所有人都成为朋友。有一些人不乐意跟小佳小圆玩儿,但是总归也有乐意的。

慕强嘛!

小佳小圆都学习好,还是有小伙伴的。

也有人是因为赵大妈而乐意跟小佳小圆玩儿,他们还觉得,赵大妈挺厉害的呢。

这连老爷们都能打过,想学!

小孩子的心,大人哪懂!

所以小佳小圆还是快乐成长。

这次陈青妤他们打算去南方进货练摊儿,大家也只是敢背地里蛐蛐,不敢在明面上扯话茬儿。

至于小佳小圆,那就更没有影响他们了。

同学们更是不敢说,赵大妈是不打他们,但是,他们自己的父母会打啊!

这要是有人蛐蛐,小佳小圆的奶奶那是真的要去他们父母单位闹得。这要不要了命了!

不敢惹!

人要是混一点,名声虽然不好听,但是真的省事儿啊!

脸面也不当饭吃,所以赵大妈不需要。

陈青妤他们顺顺利利的准备好了一切,再二月下旬终于踏上了去南方的路。

陈青妤和蔡明明两个女同志一起出门,他们去车站买了火车票,嗯,卧铺别想了,她们只能买硬座,这会儿出门的人还挺多,他们四九城是首都,妥妥的大站。

大概是正好赶上二月末开学季,人山人海。

陈青妤:“大意了啊!”

但是介绍信都开了,也不能改日子了。

陈青妤自己不上学,就忘了现在是开学季。

平日里感觉身边上学的人也不多,但是出门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儿。人还是很多的。

四九城的大学虽然不少,但是也有考去外地的,所以车站的人真是多的不得了。不少年轻面孔。陈青妤她们是在武汉中转。其实陈青妤也不知道从这里中转是不是最优路线。

但是现在火车可不像是几十年后那么发达,这会儿就这样,她们去羊城没有直达火车,中转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就算是绕路,也得这么走。

陈青妤和蔡明明随身带的东西都不是很多。

两个人都背着书包,这是陈青妤提议的,出门在外,还是轻便为主。

书包背在前边,也更安全。

虽说是书包,但是不是买现成的学生款,而是自己做的,没那么花里胡哨的图案,两个人一同出门,陈青妤还是第一次坐这个年月的火车,蔡明明倒是坐过,毕竟她几乎每年还是要回娘家一次的。

两个人一起往车上挤,陈青妤仗着自己力气大,很快的就拽着蔡明明挤上了车!

两个人:“呼呼呼!”

呼哧呼哧大喘气。

陈青妤:“走吧,去座位。”

蔡明明感叹:“这人也太多了。”

陈青妤点头,他们这还是始发站呢,如果不是始发站,更不晓得是啥样儿。

你别看火车都是有座位号的,但是还真不是每个人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不少占了座那是不让的,软弱的可能就没办法。陈青妤当然不是软弱的人,但是也不想遇到这种人争辩,索性早点上车,不给人这个机会。

陈青妤有劲儿,挤得厉害,倒是第一波上车,她本来就是在自己车厢这个门口上车的,所以倒是也很快就找到座位,两个人的座位是对面,两个人都是靠窗。

这是陈青妤买票的时候说好话要求的。

他们这是长途车,都是三排座,到时候很快也人多,坐在里头肯定是比坐在外头更舒服的。

两个人很快的就坐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