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 38 章(1 / 2)

第三十八章

赵疆养病养得很无聊。

起初是每日一碗米汤, 跟着就是一碗苦药汁子。程勉到底摆起神医的谱儿来,在他的勒令下,赵疆是半丝风也不许着。

赵疆摔了三个药碗抗议, 最后换来的结果是把他搬动到书房去。

老于叫人给书房中改了卧榻,又添置了火盆子和暖炉, 赵疆被允许每日有一刻钟的时间处理他的公务。

卧房到书房这几步路是邓瑜跟马二山给他抬过去的,身上给他盖得狐裘得有三尺厚。

他被捂在狐裘里面骂, 程勉王八蛋, 邓瑜生反骨,统统都不是好东西!

只有他大儿是个好的, 每日到书房来给他读公文。

——程大夫的话现在就是“圣旨”,他说不宜操劳,赵疆就别想从床榻上起来,他说不宜用眼, 书房里有字的纸都被搜刮得不剩几张。

“爹爹, 今日的信读完了。”赵璟绷着小脸,正襟危坐。

赵疆倚在床头,半阖着眼睛, “嗯”了一声。

今年草原上遭白灾, 对北境多多少少也有些影响。最近更是有许多北胡人越境到北地——他们大多数都是北胡平民和奴隶。

在草原上活不下去了, 向南,求一条生路。

“回信,可以接收北胡人, 安置城郊, 暂编为胡坊。”赵疆道。

赵璟已备好笔墨,听他的口述,慢慢在信纸上落笔。

赵疆的桌案高, 他少不得还要踩个矮凳才能够得着桌面,到底年纪小,写字的时候还要运着气。

赵疆接着道:“平民每十人为一组,十组为一居。组长由胡人自己出,居长由我们派人。其中有间者,编为一组。”

“每组可领食水,以工代偿。三个月后,坊中有能工巧匠或特别技巧者,可以技艺换取入城资格。”

“奴隶可依胡坊自居,愿烫除身份者,可入胡坊,同北胡平民同等对待。”

赵璟写完回信,吹干墨迹,这才问道:“爹爹,为什么要接受北胡人呢?”

在赵璟心中,北胡是他们的敌人。

他的祖父、大伯,还有镇北王府的许多人,都是与北胡人打仗战死的。

在北境,哪怕是如他一般的垂髫小儿,也会唱几句驱胡虏破北敌的歌谣。

而他身边的几位叔伯,邓瑜、王屠、马二山他们,提起北胡人,也都会不约而同地流露出怒发冲冠的愤恨之意。

赵疆淡淡道:“狼群中也有等级之分。”

这些跑来北境的胡人,就是狼群中已经被舍弃的老弱病残之狼。在最底层,他们的血肉随时都会成为供养上层的养料。而那些北胡奴隶,原本也不过是狼群豢养的食物罢了。

这些人既然能跑到北地来,求的无非是活命。

哪里有食物,哪里有足以御寒的庇护所,他们就会流向哪里。

为了活着,他们什么都可以做。

赵璟忍不住又问:“那他们来了,会不会消耗我们百姓的粮食呢?”

赵璟的担忧很单纯,又很实际。

他只有三岁,不说金尊玉贵地养着,也算是衣食无忧。但他会担心北地的人能不能吃饱。

在赵璟心中,“北地的人”就是镇北王府里给他扎过鸡毛毽子的小六,就是王府外沿街卖热汤面的婆婆。

他希望他们不要饿肚子。

赵疆微笑起来。

他对赵璟道:“你这样担忧,很好。”

“北胡人不善耕种,餐食多以肉奶为主。他们积存的粮食很少,而我们的粮食比他们多许多倍。”

“他们想要活下去,就要用劳力来换粮食。”

赵璟眨眨眼睛,“所以我们用粮食雇北胡人干活吗?”

赵疆道:“修葺城墙,清淤河道,这些都要人力。城中百姓也干得,但一日要二十个大钱。”

“北胡人要三个馒头。”

赵璟突然觉得爹爹笑得像一只狐狸。

“那、那要是等到春天,他们又跑掉了呢?”

赵疆懒洋洋道:“组长可升为居长。技工可入城居住。不要杂面馒头的,可以劳力换取银钱。”

为了填饱肚子而来的北胡人将会发现,白面馒头比杂面的好吃,夹肉馅的包子比白面馒头美味。

砖房子比木棚子御寒,热炕比草席舒服。

赚到的银钱,可以换吃食,盖房子,买牛马,养孩子。

他们就会为了这些盼头留下来。

赵璟的眼睛张大了。赵疆的话让他突然发现,北胡人似乎也并不是传说中青面獠牙的食人怪兽。

原来他们也爱吃白面馒头,想住舒服的房子吗?

赵疆摸了摸儿子毛茸茸的脑袋。

他也曾恨不能笑啖胡虏的血肉,恨不能杀尽北胡。他登基之后平定国内叛乱,便出兵北胡,将之打退数百里。

但这也是大晋的极限了。

兵员,粮草,国库,支撑不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北胡人在草原上正如春风吹拂的野草,杀尽一茬又长一茬,他们的父亲头颅落下,正伴随着他们的儿子呱呱坠地。

然后又迅速地长成可骑射的健壮少年。

而大晋……北地的百姓与胡人有仇深似海,可大晋有九州七十一郡,北境之外的百姓,他们不明白为何要征兵,为何要徭役,为何要加税,只为去打一群在草原上四处游居的野蛮人。

他们编出歌谣来,唾骂好大喜功的皇帝——那个十数年前,曾因击退北胡而被爱戴和歌颂的少年将军。

赵疆很愤怒。他甚至砍了几个草野间编唱词的白话先生。

但他们的头颅并不能为赵疆解惑。

——他认为的,在他羽翼之下受他庇佑的百姓,应当为他的威压折服,任由他驱驰,去征服四海的子民……他们称他为“穷兵黩武,暴敛之君”。

赵疆在温泉宫里泡了不少时日,想明白一个道理。

他对赵璟道:“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故善战者之圣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

赵璟似懂非懂。

“胜北胡,不在于杀死多少北胡人,也不在于占领多少北胡的土地。”

他要的,是大晋数代之后,北胡不再为“虏”。九州七十一郡的版图,何妨再来一州名曰“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