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借东风市场的光(1 / 2)

大国工业 华东之雄 6659 字 1个月前

四块钱一个,转手就卖五美元!这一个能赚多少钱?二十万个能赚多少钱?

给秦锋当跟班的大刘感觉到脑子不够用了,早就知道锋哥能赚钱,没想到居然这么能赚钱!以后就跟着锋哥混了!

“牛厂长,秦总说这次先采购二十万個,一百万个是下次的订单。”周向阳看着风风火火进来的牛桂山,解释道。

“嗯,这次也按照四块钱一个!”牛桂山说道:“秦总是做大生意的,既然说要货,那就一定要!对了,秦总,您怎么付款?”

四块钱一个,二十万个那也是八十万啊!这么多钱,对方是打算一次性付款,还是分期?

“既然价钱谈妥了,那咱们就一次性付清。”秦锋说完,拿出来了农业银行的现金支票本,大额现金带着不方便,还好国内也有支票,用起来也很方便。

拿着秦锋递过来的支票,周向阳的心中无比激动,但是…他将目光望向了牛桂山,牛桂山郑重地点点头。

“秦总,接下来由厂长接待您,带您到生产线上看看,我先失陪一下,不好意思。”周向阳说道,他得赶去银行验证一下支票的真伪啊。

“我也很忙,就不多待了。”秦锋站了起来:“牛厂长,你们可以先去把支票的钱取出来,转到你们的账上,赶紧给厂里应急,至于发货的事情,过几天也行,不着急,一个星期内,把货发到津城港口就行。”

两人都很尴尬。

秦总怎么会用假的支票糊弄他们?货还没有发呢,人家秦总都不怕他们糊弄,他们居然还怀疑秦总?

牛桂山突然想到了什么:“周科长,你着急什么,合同还没有和秦总签呢!赶紧拿合同去!”

“不用了,这几十万的生意就是毛毛雨。”秦锋说道:“签什么合同,浪费纸张。我先走了,对了,牛厂长,咱们这边有手电筒厂或者是罐头厂吗?”

牛桂山先是一愣,然后点头:“有,有,咱们常平就有三四个罐头厂,规模都不大,您要多少?”

秦锋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万?他们应该有这么多的库存。”

秦锋摇头。

“十万?也是,水壶您就要了二十万,这罐头怎么可能只有一万,十万的罐头的话,那就需要把咱们首都郊区的罐头厂都走个遍,尤其是义利食品厂,这个厂应该能有三五万的存货。”

秦锋继续摇头。

十万都不够?牛桂山突然想到了什么:“您要一百万?”

秦锋点头:“没错,一百万。”

牛桂山和周向阳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大老板,果然是大老板啊!

“秦总,如果要这么庞大的数量,还是短期内就要的话,那就只有北冰洋了。”

北冰洋?秦锋顿时就是一愣:“北冰洋不是汽水吗?”

什么时候听说过北冰洋罐头?

“没错,北冰洋是汽水,不过他们也生产罐头,只是罐头叫做长城牌,北冰洋的生意做得很大,据说他们产值过亿。”

看看后世半死不活的北冰洋汽水,绝对想不到它在八十年代混得有多好。

北冰洋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36年的北平制冰厂,新中国建立后,这个制冰厂收归国有,改叫首都新建制冰厂。1951年开始生产汽水,于是,大名鼎鼎的北冰洋汽水就出世了。

到了56年,根据国家的安排,它与8家私营汽水厂、43家小食品厂合并,成立了有冷食、饮料的国有企业,名字叫做食品厂,之后又叫做首都人民食品厂,一直到了85年,厂子改制,成立了首都北冰洋食品公司。

这个公司规模很大: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下设4个合资企业,职工两千两百多人,更是投资两千八百万,引进了一批自动化生产线,汽水也是自动灌装,罐头更是有肉、禽、水果、蔬菜等130个品种。

如果想要一百万罐,还是尽快凑齐的话,北冰洋食品公司是最好的选择。

听到牛桂山的话,秦锋点头:“好,那接下来就去北冰洋公司!”

以前经常喝北冰洋汽水,还没有去过汽水的生产厂呢,这次正好过去看看。

“秦总,我带您过去,我认识那边销售科的人。”牛桂山说道。

他们暖水瓶厂曾经也是响当当的企业,首都周边任何一个单位想要采购暖水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常平暖水瓶,他们自然也和北冰洋公司有过商业上的往来,至少混个脸熟。

“好,那就有劳了。”

众人出了办公楼,牛桂山坐上了桑塔纳,啧啧感慨:“咱们暖水瓶厂要是能解决了销售问题,也要弄辆桑塔纳开开,212早就该淘汰了。”

“当然没问题,咱们暖水瓶厂只要产品质量过硬,完全可以销售到全世界去。”秦锋说道:“只要打开了出口的大门,那就是一片新的天地。”

“还得有劳秦总帮忙。”牛桂山满脸的期待。

“好。”

大刘开车,很快就离开了常平区。

北冰洋食品公司,销售科。

“老王,这位是秦总,专门做外贸生意的,这次从咱们暖水瓶厂一次性就订购了二十万个暖水瓶,还付了全款,他想要来咱们北冰洋订购一百万罐罐头。”牛桂山笑呵呵地介绍:“他可是做大生意的,你们可得好好招待招待。”

老王点头:“欢迎秦总上门,您可是我们的财神啊,一百万罐罐头当然没问题,咱们库里有的是,您有批条吗?”

批条?秦锋的心中突然涌起了不祥的预感。

“老王,这还需要批条?”牛桂山看出来了秦锋脸上的尴尬,赶紧说道。

老王点头:“没错,按照咱们国家的规定,的确是需要批条的,有了批条,才能按照计划内的价格供应。”

“如果没有批条呢?”

“没有批条,就得按照市场价供应,咱们现在实行的是价格双轨制嘛。”老王说道:“你们那二十万暖水瓶,难道不也得走这种流程吗?你们的暖水瓶得用工业票,咱们的罐头还得外加粮票。”

“老王,秦总做的是外贸生意,是给咱们国家出口创汇的,给咱们国家争光的,伱们就不能开个口子?”

老王意味深长地看了秦锋一眼:“秦总,非常抱歉,咱们厂生产的产品已经打开了海外市场,比如咱们的长城牌罐头,已经销售到了东方之珠、东南亚、岛国还有东欧等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去年仅仅长城牌罐头,就给咱们创汇一千万美元。”

秦锋原本的计划是到国内来寻找一些滞销的罐头的,这样的罐头厂应该到处都是,不过规模肯定不高,都是手工作坊式的,一百万的数量应该能凑齐,但是得全国各地转悠,时间上来不及。

原本打算来北冰洋公司,直接就订购百万罐,凑齐了货赶紧给老毛子发过去,要的就是速度,速度就是信誉,速度就是实力的证明。

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碰了壁,八十年代后期的北冰洋食品公司很牛,尤其是从85年到88年,几乎就是行业里的龙头老大,人家自己就在大批量的出口罐头创汇,哪里用得着秦锋这个二道贩子!

秦锋的脑子里急速地思考着,现在不就是要个批条嘛,这东西还不是几句话的事情,只要打个电话过去就行,一百万罐罐头换两辆t-80坦克,上头肯定是高兴得屁颠屁颠的!

就像是当初缺乏面粉,面二也说什么计划内,什么配额,什么粮票之类的事情,自己还不是几句话就给搞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