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钓鱼佬(1 / 2)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平淡、充实。

有线系组织各班分批劳动实践,每个班级对各自负责的胡萝卜田进行了除草、浇水,有胡萝卜吊在嘴前,大家劳动都非常积极。

除此之外,唐植桐上课不是写作业就是画图。

不过这次画图唐植桐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脑海中不断地完善。

花一次钱不容易,一定不能出错,唐植桐打算后面搭个砖炉模型验证一下效果后再去找人加工。

要说变化还是有点的,出于对四九城居民的照顾,家里餐桌上偶尔也会出现萝卜。

萝卜是个应季的好东西,潍县有一句俗话“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不如潍县的萝卜皮”。

碰到好吃的萝卜,不仅不辣,而且吃着脆甜,但唐植桐对任何萝卜都不感冒,究其原因是这东西食用后太通气!

尽管现在天气已经有些冷了,但在上课的时候,大家还是不约而同的将窗户敞开着,因为不仅四九城居民吃上了萝卜,邮电学院的学子们也吃上了。

于是乎,上课的时候动静就有些悦耳,但更多的是稍微抬起屁股来一个悄么声的排气,那气味就甭提了,提神醒脑,令人耳聪目明。

1959年10月18日,农历九月十七,星期天,晴。

今儿是唐植桐许诺王敬民吃鱼的日子,唐植桐起了个大早。

“钓不到就钓不到,别去买,咱不用事事都依着敬民。”早饭后,小王同学面对整装待发的唐植桐,给他整整衣领,嘱咐道。

“好嘞,放心吧。”唐植桐乐呵呵的答应下来,这得亏自己不是纯种的钓鱼佬,要是空军的话,高低得买条大鱼冒充自己钓的,否则面子上过不去啊!

“哥,哥!我也要吃鱼!”凤芝看到唐植桐拿着鱼竿,又听到嫂子说她那个讨厌的弟弟要吃鱼,于是上前凑热闹。

“吃吃吃,钓到就给你吃。”名正言顺改善生活的事情,唐植桐向来是不拒绝的,但没有在家人面前把话说满。

骑上车,出了门,钻了小胡同来到崇文门外大街的时候,鱼竿就进了空间,而且唐植桐挎包里多了两个用报纸包裹的猪蹄,之所以用报纸包着,是怕血水染了挎包。

“圆哥,给嫂子寻摸了两个猪蹄,前蹄。”唐植桐进屋后才将猪蹄从挎包里掏出来。

“哎呀,那感情好,不过我可得给你钱。”方圆大喜过望,接过猪蹄,就掏出钱,直接塞给唐植桐两块钱。

“不是,咱哥俩谈钱多伤感情?”做人情嘛,唐植桐是不打算要钱的。

“怎么?这也是你自己家养的?我知道现在买点这玩意多难,让你拿着你就拿着。”方圆态度坚决道。

“得嘞,我多少钱拿到的就收你多少钱,给个两毛吧。”盛情难却,唐植桐给方圆报了一个价,一毛钱一个还是加了“储藏费”后的价格。

“你糊弄我呢?一毛一个能买的着?”方圆不肯相信,两块钱抽回一半,剩下的不容分说塞给唐植桐。

“嘿嘿。”唐植桐笑了两声,没再辩解,方圆给的这一块钱里面包含了猪蹄的钱,也包含了他认为唐植桐为了这两个猪蹄额外付出的“人情费”。

时下虽然明面上猪蹄的价格也不贵,但想搞到并手不容易,这里面要搭人情,但更多的时候是搭人情也弄不到。

唐植桐去年囤的时候借了工地的“虎皮”,采购量又大,尽管全是要的前蹄,但价格也确实不到一毛,毕竟当时外面熟食店卖的熟猪蹄才一毛钱一个!

当然,猪蹄无论是块头还是含肉量都没法跟后世的改良品种比。

看爸爸跟叔叔寒暄完,石头和铁蛋才偎依上前,拽着唐植桐的裤腿喊叔叔。

这也就是唐植桐扎着腰带,否则能被石头拽下裤子。

“去,去,也不看看什么时候,你唐叔叔哪能回回有糖?”生怕唐植桐难堪,方圆一手一个,对自己亲儿各自赏了一巴掌。

“这回还真有,不过也就这回了。”唐植桐乐呵呵的掏出两颗硬糖,一人一个,将两个小屁孩给打发掉。

石头和铁蛋皮实,对自己亲爹赏赐的五指山毫不在意,拿到糖就剥去糖纸塞进嘴里,然后笑着跑开了。

方圆拉唐植桐坐下,递烟、倒水一气呵成,然后陪着聊天:“上次伱说加人手的事,我去找老贺了,他个人是倾向于同意的。老贺正在做那边的工作,估计过几天就会有消息了。”

“那真是太好了。”唐植桐对此也是乐见其成,同时也跟方圆通气道:“我学校里有个后勤处的老师,前两天找我,问我能不能偶尔借助咱押运科的自备车厢运些物资。不会让咱们白忙活,到时候运费结算也行,分点东西也行。我没敢答应,过来请示一下。”

“什么请示不请示的,都是一个系统的,再有这种事你就先应着,咱俩啥时候见了跟我说一声就行。”方圆现在对唐植桐是越来越放心,大权下放。

“那不行,圆哥抬举我,但我得对自己有几斤几两有数,不能飘。”尽管方圆很放心,说的也非常贴心,但唐植桐态度很端正。

“行。咱押运科大概在年底能升格一下,到时候我给你报个副科。”对于小老弟的识大体,方圆还是非常满意的,鉴于一直以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交都非常融洽,于是许诺道。

“圆哥,这不好吧?我还年轻,参加工作没多长时间,一下子拔这么高,对你影响不好。”唐植桐愣了一下,委婉道。

副科啊,猛的一听似乎不是很大,但系统内的同学肯定懂这里面的含金量,很多人熬上十年,硬生生患上“副科”病,都不一定能如愿。

“你把心放肚子里吧,我心里有数,这事没人能拦得住。”面对“进步”,小老弟第一反应不是手舞足蹈、致谢,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替自己考虑,方圆于是乎更觉得唐植桐贴心。

“嘿嘿,谢谢圆哥,能涨工资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唐植桐这才跟方圆致谢,不过他更关心能不能涨薪,毕竟再过几年调薪渠道就会被基本锁死……

“放心吧,跟着一块调。”这年头很多人都是羞于谈钱的,跟单位要求涨点工资都有种倒欠的感觉,面对唐植桐大大方方的问,方圆也没遮掩。

“那感情好,谢谢圆哥!”唐植桐说完,有些江湖气息的样子朝方圆拱拱手道谢。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唐植桐喝了几口水,就起身告辞。

钓鱼只是借口,鱼竿只是掩饰,从方圆家出来,唐植桐径直去了顾勇租的小院。

唐植桐的时间是很紧张的,眼见跟顾勇借的小院已经过了四五天,木质小屋的事情必须尽快完成。

进门放好自行车,唐植桐感应一下屋里屋外,在确定没有人后,将木板、钉子、羊角锤从空间里薅出来,开干。

有句话叫“男人至死是少年”,唐植桐觉得这句话可以放在任何年代的男人身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