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二月(2 / 2)

主要是雪风镇守府用不上。

在沈明的指挥下,工程在有条不絮的推进着。密苏里也习惯了圣胡安岛上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晚上在食堂的小聚也不会感到尴尬,她挺喜欢旧时代那会流行的京片儿。和爱丽有着说不完的话语一样,两人在饭后的交流完全是旁若无人的。

临近一月份的尾巴,驻地上已经完全变了一个样,整齐的沟壑排列在地上,这是专门设计的下水道排污用的,通往岛上唯一的一座污水处理厂。

不过,这间污水厂并没有运转起来,因为连设备都没有几台在这里。这里只有一个非常深且大的污水蓄水池,用来收集圣胡安岛上的生活污水。

新时代的人类环保意识非常薄弱,就像圣胡安岛一样,污水只是简单的处理一下就放进大海里。

也不怕海洋里的生物吃了会富集到食物链顶端的人类身上。

新时代的海洋生物分解能力确实是非常强的,很多在旧时代断定不能分解的工业品在新时代里都能找到降解的生物,使得这些从海底挖回来的矿物又以一种很神奇的方式回到海底里。

这是目前人类还没能找到的新型菌种,或是一种或是多种。总之,在处理垃圾这方面,新时代的海洋明显非常的给力。

就像毒蘑菇一样,新时代辽阔的海洋里,有毒的生物多如牛毛,普通人试吃新物种,随时都有中毒的风险。

但就像吃毒蘑菇一样,总有不怕死的普通人。所以,新时代的洗胃技术也是非常发达的,具网上的不完全统计,每年死于试吃的美食主播不少于两位数。

旧时代有风浪越大鱼越贵的说法,而新时代里,风浪越大粮食越贵。海水倒灌不是说说而已,每次超级台风路过的时候,基本上就会伴随巨大的海浪覆盖一个大洲的范围,娇弱的人工种植粮食哪里会有抗灾的能力。

如果没有外部粮食进入的话,那整座岛屿上的土著就要吃上两年鱼了。一年要用来清理那些残存的作物,第二年重新种上并祈祷今年风调雨顺,不会出现超大台风,到了第三年,这些粮食才有收获。

所以,沈明并没有在圣胡安岛上种植那些粮食和蔬菜。不是不想,而是圣胡安岛常年在台风地带上,年年都受到海水侵蚀的土地盐碱化严重,根本种不了什么粮食。

沈明在帮密苏里完成最后一点准备工作后,他也回到镇守府里,准备对镇守府进行加固了。今年的暖风来的很早,这不是一个好信号,这预示着今年的天气会很热。

热就代表着今天的强台风将会有很多。

早做准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圣胡安岛并没有天然的屏障,周围的海域非常空旷,并没有其它多余的伴随岛屿存在。

避免海水侵蚀镇守府,唯一的办法就是建造一座防洪堤。

但沈明也发现,这似乎有些行不通,单靠一面防住了海波,但另一面依旧有海水倒灌的风险。

现在还不知道台风过来的时候,海水会涨的有多高。但不论涨得有多高,第一层楼房是肯定会被淹掉的。

沈明也叹口气,果然是什么便宜没好货,只建一层楼成本确实是非常好控制。相应的,抗灾能力就非常的薄弱,薄弱到稍大一点的台风都没办法抵抗。

搞不好今年一个小台风就把他的镇守府给团灭了。

为了防止自己镇守府有被团灭的风险,沈明开始用厚重的城墙将镇守府围起来。想要把整个圣胡安岛围起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些不现实,围个镇守府的时间还是有的。

四五月份是台风的高发期,此时是蓝星距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大量的热核辐射照射到这颗星球上。海水在高温下极速的蒸发,水汽在天空凝聚,吸收了大量的热气,最终就是海面与天空中的温度失衡,超强的风暴眼诞生。

围城墙只是最后的手段,在此之前还可以适当的挣扎一下。沈明斥巨资购买了近百枚射程达到5公里的气象导弹,又花了5钻石委托舰娘总部发射了三颗使用年限为十年的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主要是监测圣胡安岛周围近万公里海域的天气,一旦发现风暴眼在形成,就可以发射气象导弹,提前将聚集起来的云层打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