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184(28w营养液加更) 李傕之念……(1 / 2)

有些人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有些人却是老则老矣又奈其何。

董卓显然属于后者。

对李傕这等早早追随于董卓的人来说,他这种变化尤其可悲。

他早年间从凉州的一方豪强投身军伍,靠着日益扩张的势力去争取更高的位置, 直到有机会去碰一碰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方, 又抓住时机一举得手。

那时候的董卓野心和眼光一样不缺。

当他们在洛阳横行无忌的时候, 李傕无比庆幸自己选择了追随董卓。

可现在呢

他有些恍惚地听着董卓说,以乔琰用兵的习惯,她不可能会放任自己的后方存在这样的空虚, 让他们有这样的可乘之机。

而以她习惯于开春动兵的惯例, 谁也无法保证他们这边出兵的同时, 乔琰会不会也同时进军长安。

若真如此, 他们的后路就被彻底斩断了,连原本的中策下策两条退路都将会不复存在。

从理论上来说,这话也有那么一点依据。

中平五年春, 乔琰出兵塞外进击鲜卑王庭。

中平六年春,她为了确保鲜卑不再进犯, 加深其对大汉的敬畏, 再度出兵。

光熹二年春,她出兵高平城, 屠钟羌八千。

在光熹三年的春天, 她确实有不小的概率继续出兵作战。

可李傕虽然没在董卓进入洛阳的时候,就在他的手底下谋取到一个中郎将的位置, 论起对董卓的了解, 他丝毫也不比旁人要少。

董卓到底是因为对局势的明确判断才选择不在此时进军,还是因为不敢作战而选择畏缩不前,他看得清清楚楚。

李傕心头生寒。

董卓这个处于领头地位的人都是这个样子了,那他们这些跟随他的人该当怎么办

跟着他一起等到乔琰的势力越发强盛, 直到将他们围杀在长安吗

还是继续往南逃窜,进入益州和荆州的地界

若李傕是那种小富即安的性格,他或许会接受于这种安排。

但在董卓身边可用之人在洛阳一战中死伤大半,也将他从校尉提拔上来后,他就有些不满于此了。

董卓这种老之将至的状态,和周遭富贵却冷寂的环境,无疑加剧了他这种心态上的变化。

他虽没在应对董卓的时候,将这种烦躁的情绪表达出来,可当他回到高陵驻守之地后,他的脸色就立刻垮了下来。

“相国想要等,他的对手又不会让他这么安稳得等下去,你说这算是个什么情况”

“我看相国再不做出决定,我们要么就把行囊收拾好,随时准备离开,要么就直接给自己准备寿衣吧”

一旁的李傕妻子大惊失色,“这是何意”

她早先还觉得长安这边的戍守稳如泰山。

董卓最终还是没按照贾诩所说的,将这些地方的守军轮转起来,所以依然是李傕镇守高陵泾水河口,他的外甥胡封驻扎在淳化的安排。

在这一年半有余的时间里,这两方驻守的势力都随着董卓的扩军招募,也随之扩张了起来。

这种兵力的增进,让她心中安定了不少。

怎么现在他们又得给自己准备寿衣了。

李傕叹道“相国已经不想打了,他打不动了”

他提高了几分声调,咬牙说道“可他到底知不知道,到了他这个地步,退一步根本不是什么寻个地方安享晚年,只会从高处摔下来摔个粉身碎骨。”

“连带着我们一起”

李傕妻子在说其高陵和淳化优势地位侃侃而谈,可到了眼下这种要命局面的时候又说不出话来了。

她好半晌才从口中挤出了一句话问道“那那我们该当如何”

李傕从妻子的手中接过了茶盏,将水灌下了肚,平复下了几分胸中的烦闷,说出了他在路上便已经想通了的答案,“相国不想打了,我还想打那就从他手里把军队的掌控权接管过来”

人总是不想死的

他也得拼一拼。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他看出了董卓此时心态的变化,可董卓所统帅的兵将并不会因此就听从于他的指挥。

这些人是以董卓为核心而形成的利益和军事集团,而不是他李傕。

他扶着有些发疼的脑袋,朝着妻子问道“你说,如果让式儿娶相国的孙女,让我们和相国成为一家人,有没有可能”

李式是他的儿子,董白是董卓的孙女,年龄也算是相仿。

若是能以这种方式得到董卓进一步的信任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可他话还没说完就已经遭来了妻子的厉声否决。“你想都不要想”

“我告诉你,你就算是想靠着姻亲关系接管相国的部将,你也别想着靠式儿娶董白,那姑娘都被她祖父给宠坏了,哪里是什么良配。我看你把女儿送给董相国,混个岳父当当也成。”

“你瞎说什么胡话”李傕脸色一黑。

“你还知道我说的是胡话啊”她冷笑道“我告诉你你要是真抱着想要式儿给你当夺权筏子的想法,你也不必等到并州军攻入长安了,我现在就带着你儿子去跳高陵城墙去。”

“行了行了你少在这里给我添乱”李傕扯住了她的手,阻止了她转头要走的动作,“我换个法子总行了吧。”

他夫人一向溺爱儿子李式,会在此时有这种表现真是让他一点也不意外。

可这条路一断,他也不免想到,他好像也不是非要和董卓拉扯起这样的关联的。

盘算一番他手下的势力,其实也着实不少。

董卓在兄长早逝,胞弟战死后只剩了老母、孙女和统领着禁卫军的董璜,没几个相互照应的亲属。

就连董璜也只是因为董卓多疑,这才取代了樊稠,作为镇守长安宫城的卫队统领。

可他李傕手下的亲人是不少的。

他有两个堂弟李应和李桓,此时和他一起身在长安,又有两个已经到了能领兵作战年纪的侄子李利和李暹,还有个被董卓册封为骑都尉镇守淳化的外甥胡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