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班底(1 / 2)

葬明1627 启文居 4936 字 2023-05-15

“你是个人才,也就是生在边地,若是能得到名师指点,日后成就不可估量”听完杨兆的话,洪承畴沉吟良久,终于憋出了一句夸赞之语。

杨兆却很是不屑的笑了笑,两世为人,还能预知历史的走向,这算不得什么本事,只能说刚刚够了穿越者的及格线。

“大人谬赞了”杨兆淡淡的回了一句,兴致谈不上很高,三年厮杀生涯,看尽生死离别,功名利禄对他而言实在很难提起兴趣了。

“宠辱不惊,很不错”洪承畴站了起来,弹了弹身上的灰尘,居高临下俯视着杨兆:“你的才学说服了本官,本官自会保你一条性命。”

“兆烂命一条,大人有此心已经感激不尽了”

杨兆其实真的求生欲不大,在明末的日子,活着与死了,差别不大,他甚至还在想,是不是死了便可以穿越回去了,若是不能,也好,眼睛一闭,总好过再看那些生死搏命。

洪承畴闻言眉头微微一挑,他何等聪明的人物,如何看不出杨兆此刻的心境?

“你是个人才,才学不应埋没在沟壑之间,而应施展兼济天下,此番南下好好表现,若是能有所建树,本官绝不吝保举。”洪承畴出言诱惑道。

“功名利禄,过眼云烟,兆早已看的开了”杨兆却丝毫没被吸引,只是淡淡的回复道。

洪承畴闻言一愣,眼前这小子,年不过二十,却看的如此透彻,是他没想到的,饶是他年近不惑,却也未能做到如此洒脱。

不过旋即洪承畴便话锋一转:“你不是一个庸碌的人,庸碌的人不会洞察天下局势如此明了,你一个什长却已经着眼陕西大局,如此人物必不可能是甘于碌碌的人”

洪承畴却是想错了,杨兆对陕西局势的了解,纯纯是来自后世史书,跟他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是没有的。

但是,洪承畴接下来的话却让杨兆内心微微一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读书人信条,你是军人,自然不当在此列,但本官以为,腹有韬略,却不肯兼济天下,这便是一种罪过,如今天下倾颓,有识之士无不想要报效朝廷,建功立业,你麾下的兄弟跟着你,不外乎也是如此,而你却如此消极,岂不是让他们寒心?”

此言一出,杨兆微微一怔,说实话,他能坚持到现在的支柱之一便是要给弟兄们谋个出路,若不是如此,他早就当逃兵,或者索性死在战场上了。

“何况,你可知道你的姊姊,整日在榆林击鼓鸣冤?如此亲眷,便是不考虑自己的功名利禄,难道不考虑给家人荣华富贵吗?”

洪承畴这话倒是说到杨兆心坎上了,一时之间竟然无言以对。

见杨兆默认,洪承畴心中暗喜,自己的话已经说到位了,剩下的让他自己想想便是,于是正色说道:“陕西将乱,是大展拳脚的好地方,未来若要马上取功名,舍此求谁?你且好好想想,若是想明白了便好好杀敌立功,本官虽然看好你,却也不会徇私提拔,但只要你建功,本官断然也不会埋没你!”

说完,便转身离去,杨兆盯着洪承畴离开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这位洪大人确实好魄力,通过跟他的交谈能够感觉出,这个大人在自己面前并没有架子,而且凡是自己讲的有道理的地方,他都在认真的听,他自己的一些看法,也和杨兆所洞悉的历史吻合。

这是一个厉害人物啊,可是洪彦演这个名字自己确实在历史上没听说过,难不成又是一位被史书埋没的大才?

杨兆怎么想的,洪承畴不知道,他离开了监狱径直就去了巡抚衙门拜见朱童蒙。

朱童蒙正在院中练习射箭,一听洪承畴求见,先是一错愕,旋即脸色一冷,冷哼一声说道:“他来干什么?”

可洪承畴毕竟是陕西派来的人,他也不可能完全冷遇,于是还是摆了摆手,示意下人们去摆上茶水接待洪承畴。

洪承畴一见朱童蒙也没有弯弯绕绕,朱童蒙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读书人,相反他的性格更像是个武夫,说完不喜欢绕弯,喜欢直来直去,洪承畴自然深谙其中的道理,也就没有那么多铺垫。

“抚台大人,下官这次来其实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只是想保一人而已。”洪承畴抱拳笑吟吟的对着朱童蒙说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