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匹夫(2 / 2)

同时,负责城中巡防的绿营汉军首领和巡城御史,当日便被砍头示众。

而汉人聚集的南城,更是被大军包围,所有人如同猪狗一样,被圈在家中,等着清军的审讯。

由于事发突然,清军震惊之余,完全忽视了许多蛛丝马迹。

他们根本就没想到,张大槐在杀人放火之后,趁着城门刚开,立时便拿着从府上搜罗到的令牌印信,骑上快马出了城。

直到大肆搜寻了一日,杀了上百个汉人之后,却依然没有张大槐的线索。

在一众汉臣的猜测之下,负责此案的满达海断定,凶手很可能是潜逃出城,这才派出了上百名传令兵,将张大槐的画像传至京畿各处,严令驻军搜捕此人。

他们不知道的是,为了杀人放火,张大槐谋划了好几日。

这个时候,张大槐骑的是快马,手中又有令牌,用的是正蓝旗甲喇额真亲卫的身份。

所到之处,莫说是那些刚委任的汉臣,就是府县里那些绿营驻军,也是无人敢拦。

二月初二的正午,京师中还在鸡飞狗跳时,张大槐已经过了昌平,转而一路西南,朝着固关的方向而去。

他预估了一下,照着如此行进,不出三日,就能出了京畿的地界。

而随着京师的一场大火,他混沌的脑海也逐渐清醒了起来。

原本他想的是,杀了那些欺压他的人,足可以告慰成玥的在天之灵。

然而在听到那一家人死前惊呼,尤其是那个什么狗屁肃亲王的小姐求饶时,张大槐心中的爽快无以复加。

他不能死。

建虏那群贱种个个可杀,杀得一两个根本不解气。

他要看到建虏们妻离子散,他要亲眼看到建虏灭绝。

这等血海深仇,靠着他自己,那自然是不成的。

张大槐思索了之后,觉得如今建虏势大,能与之相抗衡的,唯有西边的李自成了。

他不住地在驿递换马,一路向西而行,将京师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他却没有想到,在京师之中,因他的一把大火,闹出了一场庞大的风波。

二月初五,听说凶手依然没有归案,肃亲王豪格的耐心终于被消磨殆尽。

他先是闯进紫禁城,和大将军多尔衮大吵了一架,指责多尔衮袖手旁观,故意看他的笑话。

两人的仇隙,还要追溯到崇德八年的皇位之争。

当年皇太极猝然崩逝,众宗室旗主争夺皇位。

作为皇长子的豪格和皇太极的多尔衮,成了其中的主要竞争者。

按“立长”的规矩,由豪格继承大统,合情合理,但多尔衮支持者众多,势力也大。

在多尔衮与豪格之间争斗得难解难分、互不相让的紧要关头,最高会议做出最后的决议,由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帝位,豪格的支持者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两人与皇位失之交臂,都觉得是因对方从中作梗,从此之后,两人嫌隙更深,终至于无法调和。

前几日,多尔衮念在豪格丧女之痛,这才任由着他胡闹。可没想到,这个豪格竟然蹬鼻子上脸,完全不把他这个大将军放在眼里。

多尔衮有理由相信,这个豪格是借题发挥,故意挑战他的权威。

面对着豪格的挑衅,多尔衮立时想出了对策,将此事推到了贝子满达海的头上。

多尔衮盘算的很清楚,那个满达海年纪虽轻,已然崭露头角。

若是等他承袭了爵位,接手镶红旗,早晚会成一个大威胁。

让正蓝旗和镶红旗去闹一闹也好!

豪格不疑有他,当即去了满达海府邸,却是扑了个空。

据满达海的家人说,满达海出城追凶,尚未回城。

接连碰了两个软钉子,豪格满腔的怒火无处发泄,遂亲自去了顺天府衙门,以抗旨不遵为由,将顺天府知府就地斩杀。

起风了。

风起于青苹之末,止于草莽之间。

一切恩怨荣辱,不可预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