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主意(2 / 2)

三封奏疏前后送到,气的崇祯当场咆哮了起来。

“好啊,每年花了朕许多银子,朕用他们时,反倒和朕叫板来了!左良玉呢!他不是有五十万大军吗?朕的勤王诏令下了快一个月了,为何不见他派人过来?”

方岳贡连忙提醒道:“皇上,若是左良玉率大军勤王,几十万大军每日里的粮草消耗,也不是咱们能负担得起的。”

粮草!又是粮草!

崇祯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又问道:“朕让你们去和太子商议,可有了什么眉目?”

方岳贡和范景文互看了一眼,齐声道:“太子殿下说了,他如今还有伤在身,一切以陛下的旨意为准。”

“好啊!连朕的儿子都开始敷衍朕了!”

崇祯气的七窍生烟,抓起桌上的砚台,奋力朝人群中掷了出去。

方岳贡和范景文忙缩头避开,仍是溅了一脸的墨汁。后面的人躲避不及,有的人被墨水糊了一脸,有的人被砸个正着,只有魏藻德站在最前,这才逃过一劫。

群臣里一阵慌乱,崇祯终于把注意力注意到了魏藻德身上。他这才想起,自从闯贼退兵之后,他的这位首辅大人似乎存在感极低,不但在朝事上不发表什么意见,对于日常的拟票,也从来是不置可否,能批尽批。

“魏阁老,你也算是朕身边的老人了。如今闯贼已退,百废待兴,你来说说,朝廷该如何去做?朕又该如何去做?”

魏藻德本来还在发呆,听皇帝叫了自己,脸上当即堆满了笑,“皇上英明睿智,臣等不及万一。皇上的主意,必是极好的,臣等跟着去做,定能左右逢源,不负皇上的期望。”

如此直白的颂谀,群臣们一个个在心底暗骂,不免对魏藻德又看轻了几分。

若是在平时,听了这样的话语,崇祯即便是反感,也是一笑了之。

然而方才崇祯怒极,又对群臣失望透顶,正盼着有人能站在他一边,为他拿个主意。魏藻德没头没脑的颂圣,倒像是在讽刺他这个皇帝一般,崇祯阴沉着脸道:“若是事事都要朕来拿主意,那要你们这些人何用?魏藻德,你既然不愿意给臣出主意,干脆你这个首辅也不要干了,让给明白人去做!”

魏藻德矍然一惊,没想到无往不利的马屁大法,反惹了崇祯的不快,忙跪了下去,说道:“皇上教训的是,臣这就和内阁、诸臣商议,给皇上拿出个明白的主意。”

“朕是让你拿主意!”

崇祯用力在桌上拍了一下,“你是一国首辅,不是庙里有求必应的泥胎!”

魏藻德连连称是,崇祯反倒是没了脾气,正要点名张缙彦,听诸臣再议一议歼贼之事,就见高悌急匆匆的走到了殿外,叩头道:“皇上,有紧急军情!”

听高悌言语间满是惶急,崇祯不由大奇。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一向谨慎,带出的这个高悌更是稳妥,还从未见他有如此莽撞的时候。

“闯贼已然被吴三桂逼的走投无路,有什么紧要的军情需要你来找朕?”

高悌展开手中奏疏,沉声念道:“臣蓟辽巡抚黎玉田奏报,臣前日有言,建虏蠢蠢欲动,欲犯我关内。臣久侯皇命不至,披肝再上军情折,为建虏进犯情事,具言如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