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琐事(1 / 2)

第254章 琐事

时机成熟?

从朱慈烺的话里,李若琏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

作为锦衣卫的首领,他可不是内阁里的那些先生,朝中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就紧张的以为天要塌下来一般。

长时间身处锦衣卫的位子上,对于朝事上的阴谋算计,李若琏可说是驾轻就熟。

原本他还打算趁着千秋节的机会,借着职务上的便利,和各地的藩王搞好关系。

然而通过这几日的观察,他突然就犹豫了起来。

他一直在思索,朱慈烺任由那些御史们闹腾,到底是何用意。

难不成,最终是要拿这些藩王们开刀?

若是如此的话,那福王和潞王就不宜再去结交了。

以往先帝在时,一向直来直去,对于朝臣们一个不满,就是喊打喊杀。

因此,当时锦衣卫中得到重用的不是他,而是看起来耿直爽朗的骆养性。

虽然他出身和能力都不错,也只能落在骆养性的身后,做了同知这个副手。

在锦衣卫的任上十几年,他问过了不少案子,勾心斗角见的多了。

难得见皇上主动去算计旁人,对此事倒是多了几分期待。

正等着朱慈烺多吩咐几句,他的心中也能更踏实一些,那知朱慈烺却突然转了话锋,说道:“朕这里还有些琐事,你先知会礼部一声,务必安顿好福王和潞王。”

李若琏更是好奇起来,不过皇上给他下了吩咐,他也只能怏怏的去礼部传下朱慈烺的口谕。

奉天殿这边,朱慈烺唤了田存善进来,整理了下易容,这才吩咐将殿外的人传进来

他所说的琐事,其实也并不算小事,而是要在奉天殿里,接见远道而来的国丈赵世安。

随同赵世安一道进宫的,还有赵世安的大哥、赵云蘅的大伯父、福建南安士绅代表、赵家的族长赵世平。

两人前日到了南京,住进会同馆之后,就向宫里递了信儿,却一直未等到朱慈烺的召见。

盖因这两日御史们群情激愤,每日的朝会,总要开到午时过后,宫里实在安排不出合适的时间。

好在如今的吃食由田存善负责,倒是不怕赵云蘅有什么意见。

若是再拖下去,怕是赵云蘅以为他是故意在摆谱。

今日因为找了个千秋节的借口,朝会休了一日,朱慈烺总算抽出了时间,来应付他所说的琐事。

第一次见到赵世安,还是迎亲的当日。

一晃半年过去,又经历了颠沛流离,第二次见到赵世安这个岳丈时,身上少了些书生之气,却多了些沧桑的意味,似乎和去年判若两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