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谏诤(2 / 2)

顾锡畴这一发话,礼部所属的官员也纷纷开始出言指责朱聿键的不是。

一名年迈的官员干脆怒视朱聿键,厉声道:“崇祯八年时,殿下和温体仁撺掇先皇,实行宗室改授之法,陈集生与你们辩论,还被温体仁诬陷下狱。当年宗室换授已然实行了下去,殿下如今旧事重提,莫非又想要朝臣陪您受责?”

这官员说罢,对着蒋德璟说道:“蒋阁老,您是百官之首,又掌着内阁中枢,如此重大的事情,你们内阁就没劝谏皇上吗?”

蒋德璟没想到这官员竟然质问到了他头上,看向那官员说道:“皇上明发诏令,唐王在朝会上宣读,就是让大家议的。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崇祯八年的天下大势,和如今自不可同日而语,各位同僚有什么想法,就事论事便是,不必再牵涉往日旧事,徒增事端。”

“蒋阁老,他们的话就是在就事论事!”

刘宗周站了出来,说道:“自太祖立国,至今二百七十有七。赖祖宗护佑,帝王清明,百官勤政,百姓归心,我大明才传至今日。如今天下纷扰,内忧外患,皇上不念祖宗创业之艰难,不念民生之困苦,反而在朝事上大动干戈,取乱于萧墙之内,以臣观之,此乃亡国之道!”

刘宗周此言一出,方才还熙熙攘攘的群臣突然静了下来,尤其是那些东林君子,都为刘宗周捏了一把汗。

毕竟改革的诏令是由朱慈烺所发,关于宗人府的任命也是由朱慈烺下达。

群臣无论如何闹,只敢把矛头针对朱聿键,不提朱慈烺分毫。

刘宗周不但公开指责朱慈烺,还口口声声的将“亡国”挂在嘴边。

没有哪个皇帝会认为自己是亡国之君,对于君主来说,“亡国”是不能触碰的禁区。

果然在听了刘宗周的话之后,朱慈烺的脸色登时阴沉了下来。

天子一怒,非同小可。

正当群臣心下惴惴时,站在朱慈烺身侧的高悌突然嗤笑出声。

“刘宗周,你的意思是,皇上是亡国之君?”

“皇上天资聪颖,睿识绝人,若是虚怀纳谏,必为盛世明君;若是一意孤行,不顾天下臣民的死活,那就是亡国之君!”

“好啊,终于肯说实话了。”

高悌脸上带着笑,对着丹陛下的群臣环视了一圈,“你们说,刘宗周的话对吗?”

这句话虽然说的平淡,听在群臣耳中,却是遍体生寒。一时间,许多人都屏住了呼吸,生怕引起高悌的注意。

张捷突然站了出来,高声斥道:“刘宗周!天下谁人不知,皇上励精图治,节约恭俭,体恤爱民,假以时日,可比尧舜禹汤。我看分明是你心怀怨怼,借机跳出来博取直名,大不敬于圣上。”

说到这里,张捷见高悌没有任何的反应,心中大安,立时看向了朱慈烺,义正言辞地说道:“皇上,这个刘宗周惯会强词夺理,您一定不要被他蒙骗了!”

张捷的话说完,群臣中立刻又站出来了一个人,说道:“不错!方才群臣所言,多是迂腐之论,姑妄听之就行,万万不可奉之为圭臬。自古穷则变、变则通,皇上此次改授,正是上应天道,下合人心,何谓亡国之举?”

这人话音未落,立时就有人道:“杨维垣,当年你依附魏氏,到处攀诬朝臣,被先帝列为逆党,你有什么资格来评判我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