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请辞(2 / 2)

姜曰广愣了一息,黯然道:“黄仲霖给我来了信,说左公一向慎微,不肯参与朝中事务,除非朝中有重大变故,才能说动左公出手。”

两人说话虽轻,不过在这个时候,还是引来了不少人的瞩目。

姜曰广的脸上登时有些不自在,随即便提高了声音,对着厅内的人说道:“各位都是正人君子,老夫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湖广监察御史黄澍,各位也都熟识,他和左公宁南的关系匪浅,一直在游说左公宁南上疏参奏高悌,以左公的名望和地位,由他出手,谅阉党的那些人也不敢淹掉他的奏疏。”

经姜曰广的解释,众人心中均是了然。

黄澍此人,以往在南京时,经常参与东林的聚会,也算是众人的熟识。

他身在武昌,与宁南侯左良玉相善。虽说做的是朝廷的官,但经常出入左良玉的大军行辕,几乎成了左良玉的幕僚,一直被左良玉视为左膀右臂。

左良玉手握二十万大军,占据军事要地武昌,若是能说动左良玉向朝廷上疏,局面定然会大有不同。

当即就有人后悔,方才一时冲动,竟贸然的附和了刘宗周的话。

他们拜到东林的门墙之下,除了在士子中获取清名之外,最大的期望就是获得东林大佬的提携,在朝中占据要职。

好不容易进了官场,也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和银钱,如今还没出头,就要跟着这些人一起上疏辞官,自然是不情愿。

方才跟着刘宗周表态,也就是打着表明立场的心思,不见得真的愿意辞官。

然而大话已然当众说出口,总不能收回来,是以都看向了刘宗周,盼着刘宗周能做出其他的安排。

刘宗周却似没有注意到这些人灼灼的目光,淡淡说道:“武昌那边如何做,自有左公决断。我等身为朝臣,平日以君子自居,断不能任由皇上偏信阉党,隳乱祖制。”

就在当日的午后,一封封奏疏如同雪片一般送到了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的值官得了杨维垣的吩咐,只要是辞官的奏疏,一律转给了内阁。

突然收到如许多的奏章,蒋德璟还以为只是文臣为了宗室改授的事情闹事,待见了奏章的内容,这才大吃了一惊。

六十多个京官齐齐上疏,请求辞官归里。

这些人里面,既有姜曰广、顾锡畴这样的内阁重臣,也有刚进入翰林院的清水翰林。

这还只是个开始,以刘宗周和顾锡畴的影响力,一旦消息传扬出去,必定还有其他人跟风效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