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坐视(2 / 2)

左懋第沉思片刻,说道:“河南总督越其杰,是马贵阳的妹夫。左某以为,马贵阳不遵兵部号令,除了拥兵自重以外,实是想留存兵力,做越其杰的后盾。”

“哦?”

蒋德璟、方岳贡长久在北地任职,对于南京的这些人和事所知不多,听左懋第说起,两人都有些意外。

按朝廷的惯例,河南和凤阳紧邻,马士英和越其杰如此近的关系,理当避讳才是。

哪知两人非但没有避讳的意思,反而各占据了一方的军政要职。

如此便说的通了,为何马士英先前对河北的军事那么上心,屡次向朝廷建言,提出各种方略。真到了让他出兵的时候,却是以军粮作为推搪,原来还存了这份心思。

“一来河南那边的局势日益严峻,马贵阳估摸着河南早晚也要有一场大战,不如留着手头的兵马去支援越其杰;二来马贵阳自知不是清军的对手,不愿意为了救援王永吉,在山东损兵折将。可他也不想想,若是山东沦陷,清军挥师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徐州和凤阳,到时候,哪里还容得他保存实力?”

左懋第此话一出,不等其他人说话,自己率先皱起了眉头。

高弘图对于军事只是一知半解,听了左懋第的话,在一旁叹道:“武昌有左良玉坐镇,若是河南有难,左良玉的大军挥兵北上,一路坦途,也没什么难度。这个马贵阳,为何非要如此坚持?”

蒋德璟摇头道:“宁南侯那个人,想必各位也都知道,当年先帝下旨勤王,他却借故迁延,毫无出兵的意愿。若是河南真有了战事,宁南侯未必肯出兵救援,或许马贵阳念及于此,这才信不过旁人。”

方岳贡却是大声道:“马贵阳就算有万般无奈,那也不是他拒绝朝廷调令的理由!如今山东事态紧急,正等着他派兵救援,他却按兵不动,坐视山东失陷,如此做法,与叛贼何异?不如就此换掉他,另择合适人选。”

“马贵阳在凤阳多年,凤阳的驻军,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若是仓促换了旁人,未必便能如愿调动。退一万步讲,哪怕马士英再不济,河南有了战乱,他总不会坐视不理。”

钱谦益的话说的很是明白,哪怕是方才义愤填膺的方岳贡,也不得不连连点头。

马士英的麾下,如刘良佐、阮大铖等人,皆是骄悍之辈,不会轻易听从旁人的号令。

即便是换了旁人去凤阳,光是整顿军务,就要花上十天半月。

等到大军派往山东,怕是那边早就沦陷于建虏之手。

念及于此,蒋德璟看向了久未发言的李邦华,欠身问道:“孟暗兄,您是两任兵部尚书,又有整顿南北京营的威望,不知对眼下的战局有什么看法?”

“眼下的局势,换谁都不行,倒不如让老夫去徐州督师,或能有一线转机。老夫倒要看看,那个马士英,到底有几个胆子!”

李邦华此话一出,所有人皆尽大惊,纷纷出言劝说。

方岳贡当即反对道:“孟暗兄,眼下京中的风波刚刚平息,说话间又要开科取士,六部之中,唯有吏部的担子最重。自古成败皆在用人,吏部没有您的镇守,怕是要乱起来了!”

蒋德璟道:“以孟暗兄的威望和资历,由您去徐州坐镇,原是极好的选择。只是朝中刚换了这么多人,选官任官,可是离不开你的把控。”

高弘图也劝道:“是啊,马士英再嚣张,终归是朝廷派下的大员,他手底下的人,总也是要朝廷的粮草军饷供给。眼下战局还没到那个地步,国库里也不缺银饷,不如由朝廷出面调停,拨付给凤阳五万两银子,有了银子和粮草,他马士英总没有借口了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