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兵谏(2 / 2)

很快兵部的军令就从南京城发了出去,与上次不同,这次没有发给马士英,而是直接发给了河南总督越其杰。

不过左懋第特意给传令的兵士交代,一定要从凤阳路过。

果然隔了四五日的时间,凤阳知府李明睿上了奏疏,凤阳的驻军有所动作,马士英正向地方催征粮草。

又过了两日,兵部便收到了马士英的回报,说是粮草已然备齐,可以出兵一战。

与此同时,山东总督王永吉也发来了军报,让南京城的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建虏的首领豪格,收服的那十几万的残军,因为缺粮,又没有抢粮的去处,于几日之前发生了哗变。

眼下豪格正为哗变的事大动肝火,镇守在莱州府,平定四周的乱军,暂时无暇去管东面的兖州府。

王永吉请旨,是否趁着这个机会,袭取济南府。

对于王永吉的这个提议,近半个月都没有吵闹的朝堂上,破天荒地分成了两派。

主战的一派,认为建虏兵力空虚,正是大举进攻的好时机,最好是拿下济南之后,直接进入北直隶,将建虏搅的天翻地覆;

一些谨慎胆小者,则是担心山东的兵力太弱,贸然去攻打济南府,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不过,没等朝廷上议论出个所以然,朝中的人便无暇顾及山东的军事了。

因为,南京城中却收到了更令人震惊的消息。

宁南侯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传檄湖广,亲率二十万大军,与湖广总督何腾蛟一道,自武昌进军南京。

左良玉在檄文中写道,南京城的皇帝,乃是高悌、马士英、黄得功等人从民间找的无名小子,并非先太子本人。因几人贪图定策之功,便命其冒名顶替先太子,当了一个傀儡皇帝。

如今高悌组建阉党,把持朝政,马士英和黄得功则是拥兵在外,互为呼应。朝野上下忠贞之士尽遭迫害,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在檄文的末尾,左良玉写道,身为大明的臣子,断不能容忍这群人窥窃神器,败坏朝纲。为维护大明的正统,这才迫不得已东下,并号召天下的忠臣义士一道起兵,讨伐朝中的奸佞之臣。

诡异的是,内阁刚听说左良玉起兵的消息,这道檄文已在南京城中传开。

朝野上下闻之哗然,街头巷尾遍是议论之声,连许多年轻的士子也生出了许多疑惑。

一时间,朝中的许多人都慌了手脚,不知该如何应对。

然而檄文到了高悌手中,却没有生出太大的波澜。

高悌似乎早料到了有此一事,看完了檄文之后,当着内阁的面哂笑道:“什么‘除奸佞、清君侧’,说的冠冕堂皇,还不是西贼的张定国率贼寇迫近武昌,把他吓的屁滚尿流,这才找了个理由,领着他那群乌合之众东下,妄图和朝廷讨价还价。这等胆小如鼠之人,带出来的兵士也必然孱弱不堪,有什么可怕的?”

“可高公公,左良玉即便是乌合之众,毕竟号称二十万之巨。如今南直隶周遭,满打满算也就四五万的兵马,是不是给史阁部下令,调淮扬兵守御安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