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遗诏(2 / 2)

因是田妃所出,朱慈炤和他的关系一直都很冷淡。在北京的时候,他也就是出于孝悌之义,尽量做出长兄的派头。

如今时过境迁,再次相遇时,朱慈炤的身子高了一大截,倒是容颜没太多的变化,依旧是记忆里的眉眼。

“朕一直都挂念着你和三弟,好在有祖宗护佑,把你平平安安送到了南京。你的住处,朕已经让人安排好了,你安心在宫里住下,这南京,就是咱们兄弟的家。”

朱慈炤只是淡淡的道了声谢,便朝身后一指,说道:“臣弟此番能到南京,多亏高定他们这几个奴婢,皇兄可得好好赏他们。”

朱慈烺这才注意到朱慈炤身后跪着的那四个太监,看着都有些面熟。

尤其是领头的那个太监,仔细辨认了几息,便认出了是原来的秉笔太监高定。

这个奴婢,似乎在他大婚之前,还去过东宫传旨。

当时他对高定的印象并不好,不过如今一年过去,这个奴婢又护送了朱慈炤到南京,朱慈烺当即对着高定笑道:“你是叫高定罢?你护佑永王有功,朕赏你一个爵位,你看如何?”

此言一出,殿内登时一阵骚乱。

谁都知道,关于爵位的封赏,太祖可是有过严令,朝臣非军功不得封爵。

二百多年以来,即便是那些对社稷有大功劳的人,获得爵位的人也没几个。

更不要说,高定还有个太监的身份,在整个大明,获得爵位的太监也只有一个而已。

内阁正要劝说朱慈烺收回方才的话,哪知高定却是叩头道:“奴婢谢皇上赏,不过奴婢此次到南京,除了护送永王殿下之外,还有一件要事,请皇上成全。”

朱慈烺也是松了一口气,暗赞高定此人极识眼色。

“哦?你且说说看,朕能成全的尽量成全。”

高定直起了身子,目光在大殿内的所有人身上挨个打量了一遍,说道:“去岁闯贼破城之时,先皇亲笔写了一封遗诏,托奴婢将此诏带到南京,当着文武重臣的面儿宣读。这封诏书奴婢此次带到了南京,请皇上派股肱之臣,随奴婢一道,将先帝的遗诏取回来。”

听说有崇祯的遗诏,朱慈烺也是吃了一惊。

他在出宫时,父皇谆谆教导,将许多事情都向他做了细致的安排。这突然又让人带了遗诏过来,想必上面的内容极其重要。

念及于此,朱慈烺神色郑重了起来,“先皇的遗诏如今在何处?”

“就在殿下所坐的马车上,此时应该还在午门外停着。”

朱慈烺当即命福王带了锦衣卫随着高定前去,果然在马车的夹层之中,找到了一卷明黄的布帛。

眼见福王捧着遗诏回到奉天殿,群臣的心中也提了起来。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崇祯时的旧臣,素知这位先帝一向喜欢折腾。

难得这些日子平静了许多,这贸然来了一道遗诏,不知又要闹出什么风波。

然而遗诏就在面前,高定还说的言之凿凿,又不能熟视无睹。福王看向了朱慈烺,将那卷布帛递了上去,低声道:“皇上,您看这遗诏……”

朱慈烺站起身,正要躬身接过,蒋德璟突然叫道:“皇上,此为先皇遗诏,按我大明礼制,皇上宜斋戒沐浴更衣之后,方可听先皇教诲。不如先供奉在奉先殿内,待钦天监测出吉时之后,再由礼部宣读。”

这一章本不应该这么早出现,原计划是再有几十章推动情节,等有了明清一场大战做铺垫才合情合理。不过有书友反馈说情节推进的太慢,那就直接放出来吧,等这几章过后,后面的情节就快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