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遗诏(二)(2 / 2)

在高定的注视之下,角落里的人走到了大殿中央,向朱慈烺施了一礼,说道:“皇上,臣以为,遵从祖宗的礼制是孝道,听从先帝的安排也是孝道,两者没有冲突的地方。先帝守社稷而殉国,甚是壮烈,其中诸多隐秘之处,至今不得而知。既然有先帝的遗诏,皇上宜公诸于天下,令天下臣民起同仇敌忾之心,早日克服西京,以报先帝先后血海之仇。”

“高悌,你的意思是,这诏书,今日必须要当场宣读才行?”

朱慈烺的声音冷的像冰,高悌却丝毫未觉,只是淡淡说道:“臣是为皇上考虑,既然先帝有命,皇上让人宣读就是,也好让天下的臣民服气,免得有人传出流言,说皇上调换了先帝的遗诏。”

高悌所说的,也正是群臣所想。

蒋德璟打的主意,就是待诏书进了奉先殿,便去检查其中的内容。若是于朱慈烺无碍,那就照常宣读;若是有干扰如今施政的地方,那便找个借口,将这遗诏封存就是。

总之,先帝已经成了过去,不论这所谓的遗诏里面说的什么,断不能让一个子虚乌有的遗诏,影响如今的大好局面。

哪怕是高悌意有所指,蒋德璟也毫不相让,朗声道:“说句冒犯的话,高定公公说这是先帝的遗诏,那也只是一面之词。里面写的到底什么内容,是不是先帝真正的意图,都无从知晓。若是高定公公弄错了,岂不是贻笑于天下?”

高悌转头看向了高定,问道:“蒋阁老的话,你听到了吗?”

“奴婢只是替先帝传话,诏书里的内容一概不知,至于这遗诏的来历,那也不是我的一面之词,先帝拟旨意时,又不是只有奴婢一人在场,蒋阁老信不过奴婢,总不至于信不过永王殿下吧?”

高定说着话,一双眼里迸射出无尽的寒意。

朱慈炤一个哆嗦,忙道:“高定说的都是真的,这诏书千真万确,是父皇亲自所写!”

高悌复看向蒋德璟,“蒋阁老,既然殿下都如此说,你还有什么不放心?若还不放心,待会儿宣读时,大可以检查圣旨的材质和笔迹,你们几位先生也都是先帝的近臣,替皇上拟过不少的旨意,圣旨是真是假,岂能瞒得过你们的法眼?”

高悌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一时半会儿,蒋德璟还真找不到借口搪塞,忙看向李邦华求助。

不等李邦华开口,高悌从福王的手中接过了那道圣旨,对着朱慈烺躬身行了一礼,笑道:“臣斗胆,先帝的遗诏,就由臣来宣读罢!”

因高悌是背对着他人,此时的一举一动,只有朱慈烺能看到。

朱慈烺看的极是真切,高悌将方才的圣旨塞入到左袖之中,又从右袖中取了个一模一样的出来。

这个举动,将朱慈烺吓的不轻,当即就要跳起来,去抢夺高悌手中的卷轴。

高悌忙朝他使了个眼神,安抚道:“皇上稍安勿躁,先帝对皇上爱护之至,留下遗诏,想来也是在为皇上铺路。”

不等朱慈烺和群臣反应,高悌当即展开了手中的圣旨,细声细气的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中夜思惟,业已不胜愧愤,此朕负天下良多,不可追悔。自顾太子性行温厚,辅佐有方,深得朕心,可嗣大统;国之忠臣如蒋德璟、方岳贡、李邦华、高悌等,皆得朕眷遇,望太子特加礼待,受其谏诤。若有异议,朕不敢以命之,唯卿等以忠言进谏。兹事重于泰山,谨此诏书,宣示海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