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战况(2 / 2)

按往常而论,一甲三人立即授翰林院修撰、编修之职,二、三甲还要再经朝考次,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观政于诸司衙门,其后便有机会留在京城任官。

然而今年的恩科之后,除了一甲进入翰林院之外,其余人在参加庶吉士考之后,跳过了观政,直接进入了吏部的铨选名单。

这就意味着,今岁的这些新科进士,只要成绩符合朝廷的预期,就会被直接用了起来。

原本士子们还担心,在宗室改授的背景下,宗室子弟必然会挤占士子们的位置。今年的恩科,怎么着也得在翰林院过上几年才有实授。

没想到非但没有耽搁,反而直接给了士子们授官的机会。

既然不用去翰林院熬资历,他们这些人,不论二甲和三甲,也就是京官和外任的区别。

就在南京城里的考生翘首以盼,等着吏部选官之际,河南那边的战况,也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

得到了堵胤锡带着忠贞营五万大军进入河南的消息,越其杰总算是安心了不少。

有了湖广大军作为后盾,即便失去了归德府,他和他的残部也有去处,不必如丧家之犬一般,被清军追的到处逃窜。

是以无论清军如何挑衅,哪怕是将祥符团团围住,越其杰仍是坚守祥符不出,做好了固守的打算。

祥符是开封府的治所,是河南数一数二的大城,城池还算坚固。

崇祯十五年,闯贼率部多次攻打祥符,甚至用上了火药轰炸,均是无果而终。

他手底下的这些人,当然不如当年祥符守军,然而也经过了几个月的操练,于守城很有心得,坚持一个月不成问题。

打定了这个心思之后,对于归德府那边的求援,越其杰一概都派人转送到了陈州。

左右眼下是由堵胤锡总督各处的军事,他这个河南总督,安心守好祥符,等待救援就是,何必越殂代疱,去管归德府那边的闲事?

更何况,听说建虏的大军已经渡河了两三万人,以他手头上的兵力,也无力去援救他处。

不过令他惊奇的是,虽然祥符未主动向周边求援,然而接连着十余日,总能看到城下有打着明军旗号的援军,和围困祥符的清军斗成一团。

想来是得了新任督师堵胤锡的号令,来解祥符之围,只是这法子,未免太过愚蠢。

不出意外,这些援兵根本就没什么战力,在清军的凶猛攻击之下,往往是一击即溃。

越其杰不由在心中感慨,看来朝中不但无可用之兵,更无可用之将。

这位新任的督师堵胤锡,不见得高明到哪里。

哪怕是将援军集结一下,再和敌军决一死战也好。

如此一队一队的上来,不但解不了祥符的围城,反而给敌军增添了不少的士气。

朱统quan的名字显示不出来,就以朱统銮代替了。历史上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朱耷,或者叫八大山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