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弭(2 / 2)

“这又到了第三个问题上,此次你作为大军主帅,用兵如神,屡破建虏精兵,相信建虏已经是闻风丧胆,正四处打听你的消息。那咱们就不让他们探听到虚实,越是打探不到消息,对方便越忌惮,哪怕是回了黄河以北,也不敢轻易启衅。”

经过堵胤锡的分析,张定国登时明白了过来,点头笑道:“听闻建虏军纪严明,几至于苛刻的地步。多铎此次出征,折了如此多的人马,若是无功而返,必然不好向虏酋交代。若不能南下,那就只能打闯贼的主意了。”

堵胤锡不知何时已经站起身,走到张定国的近前,拍了拍他的肩头,语重心长道:“鸿远,我答应过你,五年之内,必让你在闯贼身上报仇雪恨,眼下就是最关键的时候。你和闯贼打过交道,也该知道闯贼蛊惑人心的本事,嘿,三年免粮说的好听,真免了粮食,大军喝西北风吗?因此,闯贼必不会困守于山陕二地,而是会四处流窜劫掠。我军眼下要做的,守好武关门户,维护好和李际遇的关系,只要闯贼无法进入河南,只有取道山西和出川两条出路,一旦建虏闯贼开战,我军只需作壁上观,屯田强兵,待他们争斗完毕,再由我们收拾残局。”

张定国忙起身,朝堵胤锡躬身行了一礼,“多亏先生一番指教,令小子茅塞顿开。”

堵胤锡坦然受了这一礼,待张定国直起了身子,这才又道:“我唤你回来,还有一个目的。”

隔了几息,堵胤锡方道:“咱们初来乍到,尚需要河南供给粮草,暂时不必介入越其杰和陈潜夫的纷争之中。”

张定国愣了半晌,这才想起了越其杰和陈潜夫是何许人也,不由有些吃惊。

“敌军就在眼前,这两位先生有再多分歧,也该捐弃前嫌,一同拒敌才是啊。”

堵胤锡叹了口气,说道:“朝政的事儿,总有一日你会明白的。”

一时半会儿,张定国想不通这其中的缘故。

他更想不到的是,堵胤锡为他请功的奏疏还在路上,参奏他的奏疏,已然到了南京。

河南的战事绵延了一个多月,南京上下都在关注着战事的进展,乍然收到这样的奏疏,皆是大为震动。

“河南按察副使、睢陈兵备道佥事杨廷麟,河南巡按陈潜夫参奏越其杰贻误军机,张定国无故杀降,以致于河南官绅离心,踟蹰观望,你们怎么看?”

朱慈烺紧皱起眉头,看向了几位重臣。

礼部尚书钱谦益率先站了出来,说道:“陈潜夫如何,臣并不清楚。但这杨廷麟的为人,臣还是略知一二。杨廷麟一向耿直,决不会诬凭空捏造事实,诬陷旁人。”

朱慈烺想起,当年在北京时,他和这杨廷麟也算有短暂的交往。确如钱谦益所言,此人平素不饰言辞,每有见解,皆是一语中的。

方岳贡也是赞同钱谦益的话,附和道:“张定国出身草莽,匪气难除,刚依附于大明,桀骜不驯也是有的,堵胤锡又委之以大任,那些条条框框,未必能约束住他。至于越其杰,建虏未及南下之时,就和陈潜夫颇多龃龉,所谓的贻误军机,以臣来看,倒似是捕风捉影之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