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提防(2 / 2)

许多读书人穷一生之功,也只是末流的小官。

哪怕是坐到了六部九卿的位置,也很难有封侯拜相的机会。

况且他们中的一些人,因几个月的一时冲动,辞去了官职,如今连官员的身份也没了,想谋个起复,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这些反贼出身的人,几辈子都是泥腿子出身,吃了熊心豹子胆,就敢杀官造反。

只因聚拢了些流民,接受朝廷的招抚,打过几次仗而已,摇身一变,得了显赫的身份。

朝廷如此做,与鼓动人造反何异?

据说在国子监和京里的几个书院,已有人开始立说做侯景论,以侯景八百之众覆灭南梁为例,阐述接纳叛军之弊。

不过对于这些论调,朝廷暂时无暇理会。眼下最关键的,莫过于河南巡按的人选。

不论陈潜夫所言是否属实,在如此大功面前,朝廷既然重赏了张定国等人,那就没必要再将陈潜夫留在河南。

几日里,吏部和都察院推了好几个人选出来,皆被朱慈烺否决。

这河南巡按品级虽然不高,但代天巡狩,责任非常重大。

如今河南的局势尚不明朗,非有胆有识之人不能胜任。

朱慈烺的心中,倒是有个人选。

张煌言能文能武,放在河南,日后必有远大的前程。

只是张煌言虽有历练的过往,在朝廷这里却无任何的资历,是以吏部和都察院都未当做人选来考虑。

朱慈烺正思索着该如何提点一下李邦华,由吏部主动提起此事,哪知吏部左侍郎张捷和左副都御史郭维经却不约而同的上疏,举荐了新科榜眼杨文聪。

两人言道,当此非常之时,用人不必拘泥于成规,方能人尽其才。

杨文聪既有才华,又有军前效力的经历,兵部眼下正缺人,不妨授其兵部主事,将其放到外任,做一番历练。

朱慈烺很是怀疑,这两人之所以上疏,皆是因马士英的关系。

但杨文聪的才华和胆识确是显而易见,和张煌言相比,其身份更适合河南巡按之职。

只是他和河南总督越其杰的姻亲关系,却是不得不虑。

思量之后,朱慈烺便有了计较。

以吏部和都察院推选为由头,授杨文聪为河南巡按,召陈潜夫入京,都察院另有任用;

调任河南总督越其杰为湖广总督,河南总督暂由督师堵胤锡兼任。

这番变动,惹来朝中不少人的注意。

新科进士,没有任何观政的经历,便能实授御史一职,这在大明一朝可不多见。

至于几个当事人,收到最新的任命之后,则是心思各异。

这其中最开心的,当属越其杰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