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部署(2 / 2)

得知了这些细节,朱慈烺叹息之余,便加紧了对福建的部署。

以防止反叛的名义,由瞿式耜暂时收编郑家养在福州的私兵,一并纳入到福建总镇的名下;同时,借助于手中的军事力量,由福建布政使司介入到福建市舶司的日常管理。

虽然名义上还是由郑家管控着福建的远洋贸易,大部分的利润也是落入到郑家的手中。不过以内阁的预计,只要郑芝龙迟迟未归,郑家又不能推举出一个可孚众望的新家主,七八年的功夫,朝廷的势力就会逐渐取代郑家的地位。

随着朝廷的介入,福建的局势逐渐平稳了下来。

身为内阁首辅的蒋德璟,提心吊胆了一个多月,得知自己的故里没有酿成兵祸,总算是放下心来,也对朱慈烺佩服的五体投地。

若不是朱慈烺力排众议,提前将瞿式耜派往福建,怕是此次风波一时半会儿不容易平息下去。

他不知道的是,此番郑家的风波,虽然起因是郑芝龙的贪念,但背后的不少事情,则是由朱慈烺和高悌推动,而起用瞿式耜,正是看中了他和郑森的特殊关系。

以致于两人的恩师钱谦益,如今还蒙在鼓里,只以为是朱慈烺看中了瞿式耜的能力,在其他人面前提起他的这位高弟,竟不免有些自得。

南京的政局朝着和顺发展,燕京在新摄政王豪格和济尔哈朗而主政之下,逐渐趋于保守。

在经历了多铎的失利之后,清廷似乎也意识到了不可急于求成。

除了炮制出这一场郑家的风波之外,明面上,双方倒是相安无事。

河南那边依旧是以黄河为界,双方互不侵扰。

在山东,明军火烧历城之后,又退回到了兖州府境内,似乎对进军济南没什么兴趣。

而经历一场大火之后,清军则是将山东巡抚等官员的行辕暂时搬到了青州,以避明军的风头。

一向以富饶着称的关中之地,因顺军这几年的折腾,既无钱粮,更无青壮。

尤其是顺军大军溃败之后,遍地的流民和土匪,已经到了混乱不堪的地步。

明清双方不约而同的对陕西失去了兴趣,清军除了在西京、榆林留有少量的驻军之外,大军全部撤回了山西境内。

明军一时半会儿也没有进军陕西的意愿,在控制住武关、潼关等要紧的关隘之后,又将大军退回到了河南。

在双方的相持之下,时日也在一天一天的推移。

从四月到八月,自夏季到秋季,明清双方,都没有太多惊人的消息。

直到八月二十六,从南京城中突然传出了旨意,皇后赵氏诞下皇长女,昭告天下,举国同庆。

对于大明平静了许久的朝堂来说,这可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喜事。

在礼部的主持之下,南京从上到下,一连欢腾了好几日。

庆贺之余,皇帝又念起赵家献甘薯有功,武安侯赵世安晋一级,赏锦缎十万端,赵家众人,俱有封赏。

朱慈烺只顾着沉浸在初为人父的欣喜之中,完全没有想到,在公主满月之后的第二日,为皇帝选妃、扩充后宫,就被群臣提上了日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