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大结局(六)(2 / 2)

可以说,此时的大明日不落帝国虽然看着仍旧是一片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大盛世,实际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悬崖边上。

因此,雍平皇帝继位后兢兢业业,励精图治。

他学着昔年乾元大帝的手段,先整顿东厂、锦衣卫等情报搜索、朝野监察机构。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他学着昔年乾元大帝的手段,先整顿东厂、锦衣卫等情报搜索、朝野监察机构。

而后利用东厂、锦衣卫整肃吏治。

在此期间,为了监督已经不太好用的东厂、锦衣卫,雍平皇帝又暗中招揽民间奇人,亦亲信侍卫统领之,复建大明西厂!

用了五年时间,雍平皇帝才让大明帝国吏治大体清明。在此期间,被惩治的贪官污吏、不法商贾逾万!

之后他又用了八年时间梳理大明海外各都司、几大都督府,并加强对一些海外王领的沟通与交流,这才稳定了大明帝国海外局势。

若是让雍平皇帝继续这么治理下去,大明帝国兴许过几年就能恢复到乾元大帝鼎盛时期。

可惜的是,在雍平十三年,一件震惊大明内外的事情发生了。

雍平十三年(西元1749年),五月八日,雍平皇帝到京城城郊视察军工厂的途中,遭到枪手暗杀,暴毙而亡!

不仅如此,雍平皇帝暴毙后,随行阁臣没能做好保密工作,致使消息走漏,顿时南京内外乱象四起。

之后消息通过电报传到他处,地方上也变得风起云涌,似乎大明帝国随时都将面临剧变。

关键时刻,已达97岁高龄的乾元大帝复出,先后掌控了朱雀、虎贲、骁骑、神机四卫,又掌控了负责京城守卫工作的禁卫军的五个师。

之后以铁血手段,镇压了进城内外的异动。

随后罢黜失职阁臣,选拔干臣入阁,一面命人追查雍平皇帝被刺杀之事,一面取出雍平皇帝所立皇储圣旨。

结果却发现,这保存在特殊金属密码箱中的圣旨上竟然一片空白,并未写任何皇子的名字。

不得已,乾元大帝只能从在历练的九名雍平皇帝之子中选了他认为还可以的皇四子朱伯润,将其名字写到了这圣旨上。

为了以防变故,他先派遣身边侍卫去秘密将在河南任职的朱伯润接到了南京紫禁城,这才召集群臣,宣布了圣旨。

之后,年二十三岁的朱伯润登基,改元永历,定次年为永历元年。

···

将大明帝国从危机之中挽救回来,朱和塵却觉得无比地累。

这天晚上,他又一次来到谨身殿,一双老眼看着当初朱媺娖、朱媺姕消失的地方,不禁流下两行浊泪。

“娘亲、父亲、小姨,不知我若死了,能否再见到你们。最好···是在你们那个世界。”

晚安~

(本章完)

本章完!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