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我才刚投靠,你就倒台了?(2 / 2)

资明 大能猫丶 7982 字 2023-05-16

而最了解正德皇帝的李东阳,也看出了龙椅上欲言又止的正德皇帝并不是真的想处死八虎。

就在正德皇帝被群臣们逼迫的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时候,李东阳再一次发言了:

“陛下,臣知道陛下与先帝一样仁义至上,而那八虎陪伴陛下许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臣建议陛下将八虎派往应天府紫禁城任职,应天府紫禁城内也有与顺天府紫禁城相同的十二监掌印太监,”

“届时刘瑾等人也有一份不菲的俸禄,想必可以安度一生。”

“让八虎去应天府任职后,陛下过几年南巡也可再与八虎叙旧,也算对得起这些宦官十余年来贴心照顾陛下的苦劳了。”

李东阳此话一出,全场的文臣们包括谢迁与刘健在内,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向了李东阳。

众人好不容易用辞官来逼迫正德皇帝处置掉八虎,你怎么可以背叛众人的努力?

可处于奉天门内所有人视野中心的李东阳,是知道正德皇帝是绝对不可能处死八虎的,

以李东阳对正德皇帝的了解,群臣再逼迫正德皇帝下去,反而可能引起正德皇帝内心最深处的那根名为叛逆的“劲头”。

正德皇帝不管那么多三七二十一,听见了李东阳说日后南巡还可与八虎叙旧后,正德皇帝赶忙答应了李东阳这一条两全其美的提案:

“那就依李太博!”

“快起旨,将刘伴伴等人派往应天府十二监任职!”

“不日就将刘伴伴送往应天府。”

正德皇帝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台阶下,哪里等得到群臣再辩驳。

正德皇帝此话一出,在场的大臣们就不好再反驳正德皇帝了。

群臣们也渐渐明白了李东阳为何要提出这种并不被他们认可的方案,无非就是做起了内阁的一个老本行——调解皇帝与群臣的矛盾。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事情终于落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时,王守仁却站了出来,声嘶力竭的对正德皇帝吼道:

“臣死谏!”

“即刻就将刘瑾等人送出紫禁城,万不可等择日再送!”

“臣愿以死明志!”

说罢,王守仁便一头撞向了奉天门的一根大柱上,

“砰!”

伴随着王守仁头顶与木柱子的碰撞声,王守仁的头顶上瞬间血流不止。

在一旁纵观全局的王守仁,很快就明白了李东阳的用心良苦。

可王守仁同时也发现了李东阳的百密一疏,那就是李东阳与群臣能利用正德皇帝的心软之处,八虎就不能了吗?

迟则生变,王守仁认为必须即刻将八虎驱逐出紫禁城!

哪怕是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八虎的即可离京也值得。

文死谏!将死战!

王守仁在站起来的那一刻,内心中就已经做好了用自己的性命去换,除去了八虎的朗朗乾坤!

在王守仁倒下的那一刻,他的父亲王华急忙跑到了王守仁身边,抱着王守仁抽泣了起来:“傻孩子,何必如此!何必如此!”

李东阳看到王守仁以死明志的一幕却暗叫不好,他可是知道正德皇帝最讨厌别人用这种极度强硬的手段逼迫自己做什么的。

王守仁这声怒吼死谏与怒撞大柱的行为,的确让坐在龙椅上的正德皇帝心里咯噔了一下。

正德皇帝是知道王守仁与他父亲王华的,父子俩一个是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状元,一个是弘治十二年进士,自己的父皇在世时,都没少夸赞过父子俩的文学才情与行政能力。

正德皇帝虽说从父亲口中听了不少对这父子俩的赞赏之词,可现在正德皇帝却有些抵触王守仁了。

正德皇帝最讨厌别人逼迫自己了。

正德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不论这群文人说什么,八虎也要留在自己的身边,服侍自己。

“朕改主意……”正德皇帝话还没说完,看着地上躺在血泊中的王守仁与赶忙过去王华,正德皇帝瞬间想起了自己与父亲。

正德皇帝看着哭得撕心裂肺的王华、与昏迷不醒的王守仁,想起了自己守在父亲身边,眼睁睁看着父亲驾崩的场景。

父亲临终前的谆谆教诲,也再一次响彻在了正德皇帝的脑海中。

最终,正德皇帝在在天之灵的弘治皇帝的劝说下,决定暂且听王守仁一次。

“快,传太医!”正德皇帝对身边的太监说道。

正德皇帝在指挥人传唤太医救助的同时,心中也做出了一个决定——即刻将八虎派往应天府。

在正德皇帝的现如今被父亲“劝诫”后的视角中,反正自己将来还是能与八虎见面的,可这种有能力却动不动死谏的文臣要是因为八虎而再来几个,那才是大明无法挽回的一大损失。

“即刻送刘伴伴等人前往应天府,一刻不可耽搁!”正德皇帝下旨道。

正德皇帝此言一出,群臣们明白了王守仁的良苦用心,部分官场老油条也很快明白了王守仁为何如此以命相谏。

哪怕是李东阳,都不由得在感叹王守仁赌对了的同时,赞叹王华生了一个好儿子。

至此,以刘健、谢迁二人为首、刘大夏、马文升为辅、无数大臣从旁协助的“群臣死谏,正德皇帝驱八虎”一事,才落下了让所有文臣们满意的帷幕。

在紫禁城外,王资与杜勇的队伍也慢慢悠悠的到达了京师的北城区内。

此时的王资刚刚看见了地安门不远处的那间豪华装饰的东海酒楼。

看见那皇家酒楼的同时,王资心里还美滋滋的认为自己成功的傍上了刘瑾这条粗壮的大腿。

在王资的记忆中,刘瑾要等到正德五年左右才会倒台,自己到时候一定早已经发展壮大了起来,不再需要刘瑾庇护。

别说五年了,只要给王资安安稳稳三年的发育时间,王资就能开启大明的大殖民时代。

只可惜现在的王资千算万算也想不到,自己才刚刚投奔了刘瑾,刘瑾这个纸老虎就倒台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