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游京和出兵(2 / 2)

太常捶胸顿足,从动摇国本开始控诉;太史从昨日郭概在典礼上各种昏昏欲睡的行为表现开始控诉。礼官们群情激愤,历数郭概罪责,要求郭概交出封册。

郭概直呼冤枉,太子一言不发。太子宾客孟照渊说道:“在太子为二皇子时,就听人说太监们公开赞叹大皇子仁慈,不喜二皇子严厉。你们是不满意二皇子,所以才毁掉封册,想另选他人吗?”

郭概吓得赶紧磕头:“没有的事啊!”

“太子册封乃是国本之事,岂轮得你们这些阉货做主!”

此时太尉孙唯卓终于赶到,行过礼后,说道:“郭常侍做事一向稳妥,封册丢失一事也颇有蹊跷。太子为何不先先查清情况?”

太子道:“昨日典礼守卫由黄门郎负责,这几位又是黄门郎的头领,本宫不问他们情况,是要问谁呢?今日本宫就在这,要他们给个交待,要你们给个裁决。”

张康说道:“我等都是侍奉皇上的老人,我已侍奉二十余年,郭概也十余年了。从未一事让皇上不满,一事出过纰漏。还望太子看在这个份上,饶过我们。封册丢失,我等一定全力找回。”

御史大夫杜佑禀告:“不要这封册,二皇子也是堂堂正正的太子。一个内官出此差错,于国不祥,不杀不足以告天下。”

除了杜佑和礼官们,其余各个官员都不敢表态。

孙唯卓说道:“朝廷里多是吃干饭的,杀了郭概又能如何?太子既知道有人私下说你严厉,何不做出一个仁慈贤明太子的模样出来,堵住悠悠之口?”

太子笑道:“孙太尉一向为国为民、心地仁慈。只是本宫有一事不明,霖国和庆国之战,朝野上下都呼吁孙太尉出兵以显示天子威严。但孙太尉多次寻理由推脱,直至蓼国和贞国之间又起战乱。在孙太尉眼中,本宫的一纸册封丢失确实不算什么耻辱。还有什么比蓼贞两国在本宫册封期间干戈不停,更让一个太子感到耻辱的吗?如今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血流成河,这又是孙太尉所谓的仁慈贤明吗?”

“小国如唇齿,总有磕碰的时候,皇上已经下旨训斥,以显国威。莫非各国之间互相撕扯,都要靠老臣来镇压?”

孟照渊一字一句说道:“孙大人,你可是太尉!吃的是朝廷的俸禄,掌管的是皇上的兵,用的是朝廷的粮草。”

“黄口小儿,你算个什么东西,朝堂之上,轮到你同我说话?”

太子道:“今日我奉皇上命,召集众臣所议二事。一,中常侍郭慨丢失太子封册,先行看押,待事情查清后再做论处。二,派安南将军寇静江率军五万镇贞国、蓼国之乱,由孙太尉负责调集人马粮草。”

众人早就受够了都得罪不起的两边剑拔弩张,见太子定了论,御史大夫赶紧带头,众人赞谢天恩。

第二日一早,施澜生还未起。程颖练完剑,在房里尝试修剪两株小盆景,然后搬到院子里。春夏之交,树木换上新衣后努力伸张壮大,程颖看到了孟照渊背对着,站在了院中那棵她最喜欢的松树下。

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孟照渊回过身,看到程颖,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正站着怔怔看着他。

程颖。他勉强想起这个名字。

去年孟照渊奉当时还是二皇子的荀子蒙之命去了留地,筹建第71家天一阁,途中马车颠覆,他晕了过去,清醒过来的时候,人已经到了京城。可不知怎么都想不起来发生过什么。但他该去留地完成的事情——荀子蒙和施澜生之间的协议已经达成了,荀子蒙还一个劲地夸他差事办的好。

同时还有一个张万里,说是他的门生,日日跟着他。他实在记不得,又怕露出破绽,便找来留地的老掌柜,询问他在留地都做了些什么。老掌柜一五一十地说了。当说到他召集过萃文会,选了个叫张万里的助手,出入都带着。甚至留下郡王府里的姑娘作为帮手,惊讶万分。

这真是自己做的?摔了下脑子,居然完全记不得了。

虽然不知当时自己是什么心思,招了张万里,但确实很好用。此人非常诚恳聪明、踏实肯干,而且满腹经纶,颇有些文学才华。听说施澜生带了个女子进京,就叫程颖,想必就是眼前这位。

他冲程颖笑了笑,恭敬行了一个礼。这时,付东出来传他,说王爷已经醒来,要见他。

他缓缓同程颖点头示意,然后进了书房。

程颖呆在当场,这是孟照渊?确实长得一样,又感觉哪里不一样。

她问施澜生:“你觉不觉得,孟公子像是变了一个人?”

“好像确实少了几分神采和傲气。”

“他,和在云湖城的完全不同了,竟像完全不认识我了。”

“在我面前,自然不好与你相熟。”

“不,我觉得像是两个人。孟公子他不是这样的。”

施澜生促狭道:“怎么着,见着日思夜想送你宝剑的人,发现他竟然不理会你了,心里过不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