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三国讨乞(1 / 2)

“芙蓉,你怎么来了?这么大的肚子走这么些路做什么?”

“就知道你不好好吃饭,特意挑了这个时间来,这是我亲手熬的鸡汤,你也要补补。”

“我让下人做就是了,你这个时候何必再劳身。”

“我是用留地法子熬制的,厨子哪有我做的正宗?”

程颖喝着鸡汤,频频点头:“好喝。刚想着下午去看看你,可巧你就来了。”

“你日理万机,担心我做什么?我时时刻刻都被人盯着,跟犯了罪似的。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

“那就好,你比我稳妥,我该放心。”

“你放心我,我不放心你!舒秋说她也劝不了你好好休息,你是要逼着我大着肚子搬回来和你一同住吗?”

“不用不用,我错了错了。以后舒秋小姐的话,我照做就是。”

芙蓉放低声音:“阿颖……万里,他知道错了。”

程颖喝了口汤:“真知道错了,便好。”

“他今日在家中反思,希望我能来替他也道个歉。原谅他这次,以后必定不这么莽撞了。想那时在京城见到万里,他谦虚谨慎、谨小慎微地让人可怜,又灵敏好学,惜贫怜弱。可不知道,最近怎么就冒进了起来。”

“我在云湖城初次见他,他刚写出了三篇好文章,拔得了头筹。那时他就显示出清高自傲的一面。后来,跟着孟公子一年,那时的孟公子乃是奇人,应是教给了他许多的道理。到了京城,在太子门下讨生活,伴君如伴虎,自然小心谨慎。他确实是有才华的,若不是没有他,乞活军也不会这么快的发展壮大,只是缺少些独当一面的能力,对时局理解的简单了些。但他是个勤奋好学的,我相信经历此事,我想他一定会想明白些,三思后行了。”

“你这样说,我听了心里还安慰些。阿颖,你无需为了我和孩子,考虑太多。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站在你这边。任何人,在我心里都是排在你的后头。”

“我还对你心中有愧,既知张万里去远征必定是件错事,说服不了,我便随他们去了。用一场失败来打倒反对力量,你知道我心里在恐惧什么吗?我觉得我越来越像施澜生了。”

“不,你和他不一样。凡成大事者,是要取大义,小节倒要排在后头。你的大义始终在。”

张万里的出征,虽因为程颖和施澜生的关系,避免了来自午国的屠杀。但反噬还是要来的,张万里坐实了乞活军和各国起义力量勾结。第二年春,金国、贞国和吴国相继绞杀了国内的“乞活军”后,三国联合,准备斩草除根,共同讨伐乞活军。

吴国最是积极,又是三国中的大国,自然是牵头主力,派了三万军作为中路军。这几年吴国也是走了背运,先是被朝廷讨伐,失去半壁江山,好不容易缓过劲来,又有了起义军。接着还被乞活军攻进了国土,真是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想要找回自己老牌大国的面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朝乞活军开刀。

虽说程颖并无得天下的野心,但因夺富者田地家产,又是带领农民揭竿起义的第一人,天下上层人士无不痛恨这个李娘子。作为各国的众矢之的,再合适不过。

贞国离乞活军最近,派了两万军作为左路军。金国其实对讨伐没有足够的兴趣,国内的起义军火苗刚起就被压制下去了,是被吴国一起捆绑来的,意思一下,派了两万军为右路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