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好消息(求订阅,求月票!)(1 / 2)

我在警局打副本 关昌 351 字 7个月前

第154章好消息(求订阅,求月票!)

到了约定时间,花婶的人非常守时,一辆依维柯如约而至的来到沈亮的别院外。

通过专案组在别院里布置的针孔摄像头和麦克风,整座别院里的情况,实时转播在指挥车内。

只见从依维柯上,下来了两男一女三个人,男的年纪都在三十来岁的模样,确实如沈亮所说,五大三粗的,身材更是魁梧,不像是南方人,反而有一种北方的粗旷感。

女的则在四十几岁的样子,脸上的妆很浓,看清这个女人的长相,并不是警方要找的花婶。

沈亮看到来人后,笑呵呵的打着招呼:

“霞姐,又是你来的,花婶没来啊?”

霞姐是花婶手下干活的,前几次都是她过来交易的,因此轻车熟路,走到一张手术台上,看了周嫚一眼,这才对沈亮说道:“花婶忙着呢,哪有空盯着这些小事,这个人没什么问题吧?”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我在网上聊到的,也是寻S觅活的,也没什么家人,好骗的狠,绝对没有麻烦!”

“那就好!”

霞姐用手捋了捋她的头发,看清了她的长相,这才说道:“你现在弄的人品相越来越好了,这个人我要了,老规矩,再给你加两万。”

“谢谢霞姐。”

“呵呵,小嘴真甜,怪不得骗的品相都不错!”

那个女子一阵娇笑,捏了捏沈亮的下巴,夸赞道。

甚至在转账的时候,又多转了一万块钱。

沈亮:“.”

调戏了沈亮一把后,霞姐娇笑一声,这才对着身后两人说道:“走了,大牛大壮,把人带上车。”

“是。”

那两名壮汉,将周嫚抱了起来,放到了依维柯上,然后才发动车辆,驶离了别院。

“目标已经出发,各外勤小组按照原定计划行动,注意车距,不要跟的太紧。”

“外勤1组明白。”

“外勤2组明白。”

“外勤3组明白。”

“外勤4组明白。”

目标依维柯出了村后,便从最近的高速路口上了高速,一路向南。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的车后面,跟着数辆外勤队员的车,交替跟近,丝毫没有惊动车里的三人。

而在距离他们两公里以外的位置,李想他们的指挥车也不紧不慢的跟了上来。

虽然没有依维柯车内的监控视频,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是车内的音频以及他们的定位,还是发送回指挥车里。

这样就算外勤组跟丢了,他们也能通过定位,把他们再找出来。

那个小玩意藏在周嫚头发的发夹里,一般人很难发现端倪。

“霞姐,这个小妞品相真不错,估计又能卖一笔好价钱了。”

“是啊霞姐,上次那个,被緬贝的一个大客户拍走了,赚了一大笔,这次这个,不比上次的差啊!”

“这个沈亮人俊嘴甜,确实会哄人,骗来的人品相都不错,就是为人有些贪财了些,不过贪财也好,我就用钱收买他,尝到甜头后,不怕他不出心出力。”

他们在车里的聊天内容,被专案组一字不落的监听着,所有内容都被记录了下来,一字一句的分析他们话里的内容。

其中有一点,让李想心中一喜,那就是他们说的上一个被緬贝的一个大客户拍走的人,是不是邵函?

如果是她的话,那她就是被卖去了緬贝,还是一个大客户,听他们的口气,这个又不像是买卖亓官的,反而有点像NL的买卖。

如果是后者,那邵函还活着的可能性,就很大。

这是目前他们听到的比较好的一个消息。

依维柯日行千里,连开八个小时没有停车,期间只在服务区加了一次油,换了一次人继续开车,一路向南。

因为长时间的开车,依维柯里的三个人也不怎么说话了,只是在默默的开着车。

身后的专案组依旧紧追不舍,外勤组每辆车上最少两个人,他们也都是轮换着开车,防止疲劳驾驶。

天色越来越暗,在晚上十点钟的时候,这辆依维柯终于打了转向灯,走匝道下了高速。

“霞姐,通知家里准备点夜宵,这一趟路程走的是真累啊。”

“挣这个钱都嫌累,我看伱还是改行做鸭吧!”

“那岂不是更累?”

“哈哈!”

可能是快到目的地的原因,车里的聊天又开始了。

下了高速,他们现在的位置已经入川,这里地形复杂,山区较多,路不是很好走,外勤组的队员们此时亦不敢跟的太近,好在周嫚的身上有定位器,能实时定位到他们的位置。

他们七拐八绕,翻山越岭,又驾驶了一段距离后,他们钻入了一座山,沿着山间小道,上去了半山腰。

外勤3组的车从山口处一晃而过,为了不暴露位置,还是决定不继续跟了,山上的情况未知,再跟上去,容易暴露自身,于是便又从山脚下开走了。

“01,山上情况未知,我们没办法继续跟进,请求暂时撤离。”

“所有外勤组先撤下来吧,在附近找位置戒严,等待接下来的命令。”

“收到。”

下完命令后,李想对着苏佳宜说道:“苏指导,这里先交给你指挥,我去山上抵近勘查一下。”

“好,你多加小心。”

苏佳宜虽然担心,却也知道李想的身手不错,应该不会出什么事,但还是让他小心一些。

“放心吧。”

李想下了指挥车,借着夜色的掩护,偷摸着上山,靠近了过去。

夜晚的山区,蛙鸣四起,蝈蝈和蟋蟀也不甘落后,共同演奏夜曲交响乐。

李想走到这里,虫鸣声渐渐小了下来,抬头看去,半山腰上,有一栋七、八十年代的石头房子,连成一片,门口有点点灯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