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回家盖楼(求订阅,求月票!)(1 / 2)

我在警局打副本 关昌 351 字 7个月前

被巨额奖金砸晕了的李想,没想到自己人生当中第一个一百万,居然是这么来的。

有了这笔钱,自己家老家的房子也终于可以拆掉重建了。

村里其他有钱的人家,早就把家里的老破小拆了,原地竖起了小洋楼,别提多神气。

父母羡慕得不得了,奈何自己没能力,赚的钱,也只够把他上大学的钱挣出来。

如今有了钱,自然要帮父母满足一下愿望。

他把这事和林菲菲商量了一下,得到了她的全力支持,甚至还表示,如果钱不够,她这里还有,也可以拿出来支持一下。

从小无父无母的林菲菲,在李想家感受到了失去的父爱和母爱。

李父李母把林菲菲当亲生女儿一般疼爱,每次回家都是各种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她非常感动和珍惜。

所以对于李想的孝顺行为,她是一万个支持。

所以,李想在去省厅之前,准备和林菲菲先回家一趟,和父母摊牌这件事。

顺便找个施工队,准备施工。

快的话,过年之前就能搬进去。

第二天一早,李想便带着林菲菲一起回了老家。

「今天怎么又回来了?」

李想他妈知道李想又回来了,有些纳闷:「国庆假期不是结束了,该上班了吗?」

「请了一个假,回来有点事,我爸呢?」

「在屋里头呢,好好地请什么假?少上一天班就扣一天班的钱。」

李妈妈嘴上责怪着,但是看到儿子和准儿子回来了,还是非常高兴:「菲菲中午想吃什么?阿姨给你买去。」

「阿姨,不用麻烦,有什么吃什么就行。」

林菲菲不想阿姨太忙活,本来他们就很累了,自己和李想回来,反而让他们更累了。

「那怎么行,难得回来一趟,阿姨要给你做一桌好吃的。」

「那谢谢阿姨了。」

见劝不动她,林菲菲只好无奈地放弃了。

中午的时候,李妈妈真就准备了一桌子的菜,他们四个人根本就吃不完。

饭桌上,李想酝酿了一下,对着父母说道:「爸,妈,有件事和你们商量一下。」

「儿子,你要结婚了?」

「真的?这事不用商量,我和你爸举双手赞成,你能娶到菲菲这么好的姑娘,那是咱家祖坟冒青烟了。」

李想刚刚酝酿的一点情绪,被父母这化石催婚给催没了。

就连菲菲,也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手在桌子底下狠狠地在他腰间掐了一把,疼得李想龇牙咧嘴。

「结婚是早晚的事,这次不是商量这事。」

「不是这事还有啥事?既然早晚要结婚,那不如早点,趁着爸妈年轻,还能帮你带几年孩子。」

「还是我来说吧。」林菲菲见李想说不清楚,只好自己站出来解释道:「是这样的,李想他这次执行任务,组织发了他一笔奖金,我们商量好了,准备拿这笔钱出来,将咱们老家的房子推倒重新建一座小洋楼起来。」

「什么?建小洋楼?费那钱做什么?钱你们先存着,你们在城里买婚房用,以后你们结婚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家里这房子我们住着挺好的,习惯了。」

「妈,婚房的事你真不用操心,我现在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过几天我就要去省厅上班,这以后被分配到哪里还不确定呢,工作在哪里,才能在哪里买房,不能我这边刚买房,转头就调去省厅了,房子放那干嘛?」

「那把钱先存银行,回头买房子再取出来。」

「房子以后说不定单位分配呢,我这

次去省厅,不仅是去领奖金的,就连我的警衔也是连升三级,我现在是三级警督,再干个两年,说不准单位就分配房子了。」

「我儿子真能干,你干啥活了?又是升职,又是奖金的,一定很危险吧?你还年轻,以后这么危险的活咱们不去干,知道没?咱们老李家不能绝了后。」

听到自己儿子这么有用,李母的心里既感到高兴,又无比地担心。

单位给你这么多的好处,一定是你立了足够大的功劳,立什么功劳才有这么大的奖励?

不用想也知道是非常危险的任务。

要不然,人人不得抢着去?

「妈,放心吧,有危险我肯定不去,毕竟我还有菲菲呢。」

在妙蛙地的那些事,李想自然不会和父母讲,讲多了,反而让他们担心。

「这事就这么定了,我们这次回来,就是为了盖房子的事,施工图纸我们都带回来了,就看一个靠谱一点装修队进场,争取年前就能搬进新家。」

施工图纸和效果图是林菲菲亲自挑选的,她咨询了设计公司,在样板图纸中选择了非常洋气的小洋楼,她对效果图非常满意。

此时也从包里将效果图拿了出来,给到二老看去。

「叔叔阿姨,你们看看,以后咱们家建起来,就是这个样子。」

「乖乖,这也太洋气了,得花不少钱吧?」

李母看到小洋楼的效果图后,也是爱不释手,这要是把房子立起来,那得多神气啊。

只是,这么洋气的小洋楼建起来,那要花多少钱?

他们手里是有点少,但是上次儿子要买车,他们拿了五万出来,这会儿手里是真没什么钱了。

「花不了多少钱,这主要是设计了好看,其实真正建起来,要不了多少钱的!」

看到阿姨有些心动,林菲菲连忙加了一把火:「这可是我亲自挑选的样式,这要是建起来,和别人家的都不一样。」

村里几家新建的小洋楼,样式都差不多,应该就是施工队的套图建的,基本都是一个模样,哪里有林菲菲给的效果图好看?

李母求助地看向李父问道:「老李,你说呢?」

「既然是孩子的一片孝心,咱们也不能白了他,房子翻起来也好,这里毕竟是咱们老李家的根,儿子出息了,以后不管在哪买房子,逢年过节也都要回来,家里亮堂了,他们住着也舒心,再说,房子建起来,也可以就在家里办婚礼,亲戚朋友过来,也不丢面。」

农村里的人,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攀比心强。

谁家女儿嫁了个老板,现在多好多好。

谁家儿子考上了公务员,有了铁饭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