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清明时节雨纷纷(求订阅,求月票!)(1 / 2)

我在警局打副本 关昌 279 字 8个月前

互联网的记忆只有几天,在热度下来后,靖海市的百姓也都慢慢回归到工作和生活中,对于此案也渐渐淡去了。

毕竟只是一起陈年旧案,这次破获,也是向广大人民交代,警方命案必破的原则。

即使命案过去了十四年,靖海警方也没有放弃,始终将这起案子挂在心头,正因为如此,案件才得以告破。

市局的宋局在听到这起案子破了以后,也非常重视,第一时间来到一中队慰问,并了解破案细节。

十四年的命案得以破获,即使是在公安系统里,也是一件值得做文章的大事。

「一中队的同志们辛苦了,这段时间连破两起命案,天天加班,属实不容易,清明节就要到了,大家也都要祭祖,这次就给大家放一个三天小长假,大家调整一下状态,回家多陪陪家人。」

周嫚:「耶,宋局万岁。」

苏佳宜:「谢谢宋局。」

三天小长假,对于刑警来说,可遇不可求。

「但是,」

宋局话锋一转,其他人顿时都竖起耳朵听好了。

「还是老规矩,要执行值班制度,队员们24小时待命,遇到突***况,取消所有队员休假。」

毛济:「应该的,谁让我们吃的就是这碗饭。」鈥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古人对于节气的把握非常精准,每逢清明前后,天空雾雨蒙蒙。

原本有些热的天气,也骤然转凉,就是这冷热变换太快,导致身体的体抗力来不及反应,从而引起感冒。

一中队放了三天假,李想将煤球也带回了老家。

经过李想的扑咬训练,此时的煤球整体素质非常强。

回到村里仅仅一天,就把全村的狗都干服了。

已然成为李家村的狗王。

十几条的家养狗跟在煤球身后,声势浩大,已然有狗王之资。

「这是谁家的狗,也太神气了。」

「好像是李想带回的,听说他现在在公安局混的挺不错的。」

「他不是在派出所干辅警吗?听说前段时间立了个二等功,难道转正去了公安局?」

「你没听他妈说呀,现在他儿子出息了,不但转了正,还被调到了刑警队,老李家祖坟冒青烟了,祖宗保佑,这次清明得多烧点纸钱给祖宗了。」

李想的邻居此时看到煤球后,话题延伸到了李想身上。

他的经历在李家村已经是传奇经历了,以前教育孩子,都让他们别学李想,没出息,去当辅警。

现在反了,纷纷教育自己的孩子,多学学李想,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年轻人不要眼高手低,要像李想一样,扎根基层,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三年时间,将自己从辅警蜕变成刑警,还立了一个二等功,多光荣啊!

「煤球,来,帮我把这袋垃圾丢到村头的垃圾桶那。」

听到李想招呼的煤球,唰的一下,起身从狗群里脱颖而出,快速来到李想面前,将他丢下的一袋垃圾咬住,然后快速跑向村头垃圾桶,然后头一甩,鼻子一顶,就将嘴里的垃圾顶到了那个没有盖子的垃圾桶里。

「嘿,这狗神了!」

「好狗。」

看到这一幕的邻居们,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虽然大家都说土狗有灵性,但那是指,土狗不上桌,拿筷子喂它不咬筷子,而是等主人丢到地上后才吃。

但是像煤球这样的听话的,那是真的少。

也不能说煤球听话,而是说,它这些动作,没有哪一只土

狗能完成的。

「李想当了刑警,他养的都有警犬气势来,我服了。」

此时,李想没有看到有邻居在议论他养的狗,更没有听到大家议论的中心会从狗延伸到他身上,这会儿他正在帮母亲收拾一下家里。

难得放假回家,他也浑身是劲,忙这忙那的。就连煤球也被他利用起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时候,李想他爸也从店里买了一些五色纸回来,准备用作上坟。

在农村里,上坟不像是在公墓一样,只需要献花即可。

这里的都是有坟包的,甚至有些人家里,还是用棺木下葬,虽都有火化,但还是走的旧制度。

「李想,你和你爸去砍些杨柳枝,一会儿一起系五色纸。」

清明上坟要带它,家家户户门上插。

这句俗语中清明上坟要带的东西,就是农村里常见的杨柳枝。

古人认为,杨柳具有辟邪赶鬼的功能。清明节属于诡节,在这一天,诡很多。所以,在这一天上坟的时候,为了避免遇到诡,被诡缠身,要带上杨柳枝,因为诡一旦看到杨柳枝,就会走开,不敢靠近人。

在他们这,大家会将剪好的五色纸穿在杨柳枝上,然后拿着穿了五色纸的杨柳枝去上坟。

如果带孩子上坟,还会让孩子拿上一根杨柳枝。

从小到大,清明上坟,李想都会扛着杨柳枝,现如今他长大了,也要学着去砍杨柳枝了。

拿着柴刀,李想便和父亲一起去了河边,找到杨柳后,便爬了上去。

现在矮一点的枝条,早就被别人砍光了,只有爬到上面,才能砍到合适的。

杨柳枝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手指粗细刚刚好。

「李想,小心一点,别摔下来了。」

「放心吧,这高度,小意思。」

以他现在的身手,如果爬个柳树都能摔下来,那真是没谁了。

「够了,砍个六根就够了。」

李想啪啪一顿砍,砍了六根品相都不错的杨柳枝,然后便扛着柳枝回家了。

母亲此时也把五色纸给裁剪好了,然后用绳子将五色纸系在杨柳枝上。

虽然商店都有现成的五色纸,只要回来绑在杨柳枝上就行,但母亲认为,那样不虔诚。

还是自己手工来的称心。

一切准备就绪,李想他们拿着柳枝条和纸钱,便去上坟去了。

农村的坟包也基本都集中在一块地方,像乱坟岗一样,但又不一样,因为这边的坟都是有主的。

一些后人也都在清明的时候,祭拜先祖,将挂满五色纸的柳枝条,插在坟头。

也有一些人家,将坟头的草修理了一下,然后添点土,使其焕然一新。

「这雨下的,我家坟头都塌陷了。」

李想他们正在上坟,便听到不远处有人在埋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