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又来一副佚名画(2 / 2)

然后二人旁边各站有一位闲人观棋,左边老者这侧的是一位白衣文士,年纪约为三十岁上下,内穿白色中单,外着宽身大袖上衣,头戴幞头,整个人作一副恭敬模样,似乎是老者的随从或者子侄辈。

右侧老者旁边的是一位头戴黄冠,身着道袍的道人,其相貌清雅,颇有几分仙风道骨模样。

这位道士的神情不同于那位白衣文士,他镇定自若,表情闲逸,脸上似乎还带有几分笑意,看样子当是对弈老者的好友,看到好友走出一招妙棋虽然不能开口称赞,但心里也是非常高兴。

几人旁边有一巨石,上面三足香炉中有袅袅香烟腾起。

不远处小溪水流奔腾,不时有鱼儿在水中跃出,溪水边又有竹林一处,清风吹来,青竹左右摇曳,恰有两只白鹤从远处云端飞来,让整幅画瞬间添了几分仙气。

此画用笔细劲,洒脱飘逸,人物面部表情极为生动,巨石楼阁好似实物,甚至是松竹枝叶也是脉络清晰。

画上有诗词一首:

竹树日已滋,轩窗渐幽兴。

人间与世远,鸟语知境静。

春光霭欲布,山色寒尚映。

独收万籁心,于此一枰竞。

除此之外还有“书画双绝,画中神品。”八字草书。

草书下有钤印两枚,因为太过于模糊,沈愈根本看不清是什么。

围着玻璃展柜转了一圈,沈愈来到对面继续观看这两枚钤印,哪知道手刚一碰触画绢,手指就感觉一阵清凉,一团没有看清颜色的宝光就顺着右手钻进了体内。

沈愈只觉双目一阵冰凉,不是清凉,是冰凉,难道又碰到宝贝了?

如同刘寀那幅《戏水游鱼图》一般,这幅松下对弈图也是没有作者署名,是一副佚名画。

既然没有作者名字,钤印也看不出来,那只能从画中的家具与人物的穿着分析画的年份。

一般来说,画中人物坐在家具上的,那这画基本可以确定是宋画或者宋以后的。

这画中的椅子沈愈认识,叫作交椅,也就是坐头把交椅的交椅,也可称为宋代太师椅。

这种椅子有托首荷叶可供人仰首休息,其造型简单实用,更是可折叠,在古代达官贵人出行郊游时可以随身携带很是方便,但看上去并不那么的牢固。

一般来说有这种样式椅子的多为宋画或者说多为南宋画家的作品,因为这种椅子在宋代佚名画《春游晚归图》中出现过。

到了明清,太师椅经过改良,造型大变,去掉了托首荷叶。

明代的太师椅多为圈椅造型,而得到了清代彻底成了一种扶手椅,有靠背板,并且扶手与椅面间成直角,用料多,看起来厚重无比。

而另一位老者坐的圆墩,全名应该叫作“七开金漆彩绘墩”,这样的圆墩在南宋苏汉臣《秋庭婴戏图》有出现过。

“这幅佚名画很可能是南宋的。”沈愈对自己这样说道。

默念一声鉴宝,一团金光在画上三寸缓缓凝聚,先是蚕豆般大小,最后定格为核桃般大小。

“真的是宋画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