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我感觉不是很难鉴定(2 / 2)

“3此画刚刚揭裱重装过,之前保存的应该不是很好。”

“第三点我们都能看出来,只是不知道前两点,你有何依据啊?”冯老这样问道。

沈愈坦然道:“诸位前辈在此,晚辈也只能实话实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鉴定切入点,我鉴定佚名古画主要依据时代风格和画家的个人风格。

“因为字画鉴定主要为目鉴,这东西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太一样,比如一幅画,张三看了会感觉笔墨淡雅,而李四看了就会觉得张三在说瞎话,这幅画笔墨已经够浓重了怎么还淡雅呢?

“但其实两个人都没有乱说,因为他们说的仅仅是各自的感觉,所以晚辈只能表达一下自己的浅薄观点,对与不对还请诸位前辈多担待。”

冯老与吴老,还有柳东阳与董鹏程等人闻言皆是彼此看了对方一眼,然后会心一笑,这个小滑头,先把自己撇清了。

冯老故作不耐的道:“你说你的,就是说错了,我也不担待,那还能打你一顿不成?”

沈愈轻咳一声,“李成师于荆关(荆浩关仝,后来自成一派,据宋元古籍记载,李成作画,淡墨如雾,石如云动;气象萧疏,秀润不凡;墨法细腻,笔笔清劲,所画之树,松干劲挺,枝叶郁然中竟然有阴影在。

“他的画风,可说直接改变了北宋山水画的画法。

“虽然宣和画谱中记载《晴峦萧寺图》确实有两幅,但此画并不是一画两张,此画看似一笔一点,一丝不苟的写就,实际上却充满了肆意狂放,严格来说,与李成之笔有着很大的不同。

“所以此画当是一副摹本。”

“摹本?那又是谁的摹本?”冯老根本不给沈愈思考的时间。

沈愈早已成竹在胸,马上答道:“到了北宋,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导致艺术品市场异常火爆,而且自宋高祖起,宋代皇家一直优待文士,也就是文彦博说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代设画院,给了画家很高的社会地位,这很大程度促进了北宋书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北宋皇室喜欢收藏,民间私人收藏也十分活跃,当时赝品伪作之普遍,水平之高超,亦是令人叹为观止。

“因为当时的作品都不留款识,所以伪作很多,作伪者除了职业画师以及古董贩子外,甚至有皇室贵族也参与其中,比如驸马都尉王诜。

“那时候市场上画马的古画,一水的全是韩干作品,因为韩干画马天下第一。

“而画牛的则是戴嵩,当时有传言,世间所传画牛者,戴嵩独步天下,

“这不是随便说说,当时的大书法家,画家、收藏家,大鉴定师米芾在所著《画史》有写:今人以无名命为有名,不可胜数,故谚云:牛即戴嵩,马即韩干,鹤则杜苟,象即章得,也就是说一个人去买画,不管是谁画的,一律往名人身上靠。

“而山水画仿李成的就更多了,因为李成名气最大。

“晚辈熟读宋元名家所著古籍,若没有记错的话,《五代名画补遗》与《圣朝名画评》的作者刘道醇有言:宋有天下,画山水者,唯有范宽与李成可称绝妙,但范宽亦是学李成之笔,虽得其精妙,范宽当在李成之下。

“北宋著名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其著《图画见闻志》中,直接尊李成为北宋三大家之首。

“到了宋徽宗编写宣和画谱时,李成地位就更高了,‘至本朝李成一出,虽师法荆浩,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范宽、郭熙、王诜之流,虽已各成名家,而皆只得一体,不足以窥其堂奥,凡画称山水者,必以李成第一。

“元代《画鉴》这样写到,凡烟云变灭,水石幽闲,平远险易之形,风雨晦明之态,莫不曲尽其妙,李成古今第一,这直接都不是宋代第一了,而是古今第一。”

“所以在整个北宋时期以及明代以前,李成的山水画被誉为第一,无人反驳,也没有任何争议。

“既然是第一,仿效着自然众多,师承者亦是众多,有许道宁、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诜,燕文贵等众多知名画家,所以此画当是其中一人所绘。”

冯老还是那副淡然的表情:“不知是出自李成画派具体哪一位啊?”

沈愈很干脆的说:“我个人认为是有‘醉许’之称的北宋山水画大家许道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