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玉堂春赏瓶(2 / 2)

因为称老板,哪怕叫错了也没事。

但是对本身就是店主的,你称呼人家为掌柜的,人家可能就不乐意了。

“姐夫,这难道不是玉壶春瓶?”裴玉安小声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沈愈笑笑,“赏瓶这个名字你应该听过吧,它就是赏瓶。”

裴玉安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赏瓶啊!”

沈愈对裴玉安把玉堂春瓶认作玉壶春瓶并不意外。

首先不管是玉壶春瓶的名气还是历史都是大大胜于玉堂春瓶的。

玉壶春瓶起始于唐代,而玉堂春瓶烧制于清代。

很多人可能连玉堂春瓶的名字都没听过。

第二则是这两种瓷器的器型外观大差不差,说是双胞胎也不为过,所以经常会被认错。

玉堂春瓶的造型是著名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

瓶子设计出来后,也起过其它名字,最后被定名为:玉堂春瓶。

其中的参古今之式说白了也没参照别的,就是照玉壶春瓶烧的。

从它与瓷器传统经典款式“玉壶春”瓶只差一个字也能知晓个大概。

至于为什么仿照玉壶春还要说参考古今呢?这是因为玉壶春瓶在历朝历代也是有微小差别的。

唐代有玉壶与春,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以及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名句,这证明玉壶春瓶在唐代就有了。

到了宋代更是大受欢迎,《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里酒保端上来的就是玉壶春酒,说明玉壶春瓶在宋代就是装酒的瓶子为实用瓷器。

到了明清两代玉壶春瓶又不装酒了,变成了观赏瓷器。

唐英找了一番还是觉得玉壶春这个瓶子好看,于是就拿来用了。

“姐夫,这瓶子为什么叫赏瓶呢?是赏玩之瓶吗?”

沈愈笑着摇了摇头,“玉堂春赏瓶中的‘赏’字,其表达的意思不是欣赏,观赏,而是赏赐。

“这种瓷器是清代雍正皇帝用来赏赐大臣的,属于一种高档官窑陈设器,逢年过节,有功之臣往往能为得到这么一尊官窑玉堂春瓶而倍感荣耀。

“因为赏瓶是青花瓷,所以取青花的‘青’字谐音为‘清’。

“而赏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纹饰都是绘的缠枝莲纹,而缠枝莲纹中的这个‘莲’字又与清廉的‘廉’同音。

“玉安我问你,‘清’与‘廉’合在一起叫什么?”

裴玉安马上道:“这还不简单,就是清廉啊。”

沈愈点点头,“赏瓶的来历就是如此,是皇帝对臣子的一种期待,就是为官一定要清廉。

“自雍正把玉堂春瓶专用于赏赐大臣后,以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宣统每朝相袭,从名称再到器形以及用途从未改变。

“所以自雍正朝后,青花缠枝莲纹的官窑玉堂春瓶就成了‘赏瓶’的专用名。

“也就是说只有绘制缠枝莲纹的玉堂春瓶才叫赏瓶,其它的瓷瓶纵然也是皇帝赏赐下来的,但并不能称其为‘赏瓶’。”

解释完,沈愈再次扫了几眼架子上的玉堂春瓶,在征得店主同意后,用双手将瓶子在博古架上轻轻拿了下来。

“咦,竟然真是个老物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